广西钦州三娘湾景区游客行为调查研究

2018-09-10 16:23王飞区梦华
度假旅游 2018年4期
关键词:发展建议

王飞 区梦华

摘要:游客行为研究是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旅游线路设计以及景区升级的重要节点,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娘湾游客游前决策行为(动机)、游中活动行为、游后评价行为深入调查剖析,总结三娘湾游客行为的基本特征,为三娘湾景区旅游业发展和产品开发与规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旅游行为;发展建议;三娘湾景区;广西钦州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4-0031-03

游客行为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马里奥地[1](A.Marriott)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旅游现象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证;王继霞[2](2014)从游客旅游行为特征、旅游行为与旅游心理容量关系方面分析了游客旅游满意度;曾文锋[3](2011)、肖潇[4](2012)等从旅游行为的基础理论出发对游客游前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赵建华[5](2013)、王江[6](2013)等从旅游认知现状、旅游需求、旅游消费行为等方面研究了游客旅游的最后决策行为,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旅游动机、消费行为、消费评价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而对滨海旅游,尤其是北部湾地区滨海旅游景点的游客行为研究较少。

钦州素有“大蚝之乡”“海豚之乡”的美誉,是中华白海豚的故乡。白海豚是钦州三娘湾景区的核心旅游资源,2003年,三娘湾景区逐渐开发,2005年,荣获“广西首届十佳景区”称号、2006年荣获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荣获“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旅游景区”。2017年拟计划将景区纳入升5A重点打造景区,在钦州市旅发委和钦州市开投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推动下,已完成了5A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而升5A提升规划也正在编制过程中。近年来,景区的旅游经济效益逐年提升,2017年三娘湾景区接待国内总人数423.97万人次,同比增长13.02%,国内旅游总消费36.12亿元,同比增长19.9%。然而,从旅游接待人数和消费数据看,旅游接待人数和消费水平处于同级别景区的中低水平,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530万元,与2016年相比(2016年门票收入550万),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门票经济依赖严重,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而从2016年至2018年全区的游客满意度普查数据看,景区的游客满意度也比较低,旅游负效应凸显,因此,对三娘湾景区游客行为进行研究,从消费者维度找准影响景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意义重大。

1 问卷设计及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包括游客社会人口特征、游前决策行为(动机)、游中活动行为、游后满意度评价四个方面。采用抽样调查法,调查时间共一周(2018年3月26日至30日),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问卷481份,回收率96%,无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463份,有效问卷率92.6%。调查结果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问卷信度系数(克伦巴哈系数)0.86,信度系数高,可以用于实际调研。

2 社会人口特征分析

游客的社会人口特征包括客源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可自由支配收入等内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来三娘湾景区的游客多来自區内其他地市,比例占70%,区内的游客是主力,其中男性占43.15%,女性占56.84%,女性游客较男性游客多;年龄在16-24岁的青年大学生居多,占样本总量的66.31%,游客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或大专学历的游客占86.31%;游客以背包客最多,占样本总量的55.78%,团队游客少;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游客占45%,经济能力整体较好。整体上看,钦州本地的青年学生和其他地级市的青年学生占有一定比例。

3 游客行为分析

王国强(2009)将游客行为定义为旅游者在收集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进行决策、购买、评估等处理旅游产品时的行为表现,包括游前行为(决策)、游中的购买行为和游后评价,也就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全过程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7],周世强(1998)研究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季节、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的选择特征,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旅游意识、旅游效应和旅游需求等特征[8]。本文在调查过程中结合现有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将游客行为调查分为游前动机调查、游中行为调查和游后满意度评价。

3.1 游前动机及决策分析

1)动机分析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出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内容,是一种心理需要,主要表现为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9]。三娘湾游客出游的动机中观光游览占32.63%,看海豚占28.42%,娱乐休闲占20.00%,观光游览和看海豚是主要动机,增长见识、朋友交际分别占10.52%、5.26%,占有少部分比例。

2)游客信息获取渠道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三娘湾景区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以亲友介绍为主,占样本总量的48.00%,网络平台占33%,旅行社和户外广告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占样本总量的12.62%,短信、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随着社会进步,逐渐被新媒体替代,整体占有比例逐渐较少,仅6.38%。

3)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游客出游的因素分主、客观因素,其中足够的可随意支配的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和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个人的文化程度等是客观因素,旅游动机和需求是主观因素。根据调查结果,三娘湾景区游客的决策因素主要是景点吸引力因素、距离与交通,分别占25.97%、23.37%,闲暇时间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3.2 游中行为分析

1)空间行为分析

狭义的旅游空间行为可以理解为游客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空间位移,游客沿着一定方向的旅游流过程,具体包括选择组织旅游的方式和采用的交通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游客来三娘湾以朋友结伴为主,占43.15%,其次为聚会和家庭出游。乘大巴是游客来景区的主要交通方式,占56.00%,其次是自驾车,占29.00%,跟团车少,仅1.00%。

2)旅游偏好分析

旅游偏好是一种心理结构特征,可以理解为对特定产品的优先选择、偏好程度、购买次数等。三娘湾游客的到访频率以1次和2次居多,占36.00%、27.00%,游客的重游率普遍不高;游客选择周末和公共假日出游比较多,分别占43.15%、30.52%,其他节日或纪念日占23.18%;三娘湾景区主要客源市场是学生群体和家庭集体出游,选择在周末或公假日出游,占45.26%,在景区逗留时间短,多是一日游游客,占11.57%,过夜游客少,产品吸引力低,留不住游客是关键问题;游客来景区看海豚占65.47%,体验民俗风情的占26.84%,三娘湾渔家风情浓厚,有一定的吸引力。

3)旅游购物行为分析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对新产品会产生强烈的需求和欲望,会不按照计划而进行附加的旅游消费行为。三娘湾游客的消费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交通和门票,分别是42.00%、24.00%;游客在景区吃午餐相对较少,过夜游客少,住宿消费占比较低,景区产品单一,娱乐活动少,出海费用高,即使出海也不一定能看到海豚,没有看到海豚船票也不打折,且存在安全隐患,渔民非法载客,漫天要价,这些因素是游客消费欲望低迷的重要原因,三娘湾景区游客一次游览消费数额在50-250元之间。

3.3 游后评价行为分析

游后评价测评方法是满意度,以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旅游资源、旅游价格、服务质量为主要评价因子,按照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级评分,根据调查结果,游客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价格和服务质量等因子的评价一般,旅游资源丰富度的总体评价满意,对价格表示很不满意的游客占31.56%,而不满意占30.25%,景区内的旅游项目价格设置及门票价格设置游客满意度比较低,景区的消费价格体系存在一定问题。

4 研究结论及建議

4.1 研究结论

三娘湾游客的主要动机是观光游览、看海豚以及娱乐休闲;亲友介绍是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平台也是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景点吸引力是影响游客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景区的知名度、旅游资源、服务与设施直接影响游客出游,空间距离和交通的通达度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也是游客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乘大巴是青年学生群体主要的旅游交通方式,景区过夜游客少,逗留时间短,以一日游为主,消费水平较低;出海看海豚是游客最偏好的旅游资源和主要旅游动机,游客对景区的整体满意度评价都不高,对景区项目的定价满意度较低。

4.2 建议

1)策划旅游精品,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

尽快推进《三娘湾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和三娘湾白海豚海洋公园暨海洋生物繁育研究基地项目的落地。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策划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加旅游消费。通过策划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娱乐项目,推出海上团体拉网捕鱼体验活动,定期举办民俗风情篝火晚会活动等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加大自媒体广告、网络、微电影、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体对景区的宣传力度,充分借助2018年北部湾迷笛音乐节提高景区口碑和知名度,为景区造势。

2)完善旅游交通体系,规范餐饮和导游服务

不断完善原有的交通道路,增加道路标识和停车位,增加专用自行车道,规范包车收费和安全检查;增加餐饮住宿点引导标识,规范农家乐、渔家乐以及餐饮住宿收费,明码标价、增加特色菜肴,对营业者进行服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素质,尤其是渔家乐服务人员素质;加强导游培训,优化导游词,提供规范合理的导游服务;推进景区智慧旅游规划步伐,完善景区的自助导览系统。

3)规范管理,出台相关举措提高盈利能力

不断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改善并创新景区的运营管理模式,不定期的举办民俗风情文艺晚会和旅游节庆,增加游客数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过夜率;进一步推行旅游惠民卡优惠政策,严格核查游客身份,减少游客逃票现象的发生;根据旅游淡旺季时间,适时调整门票价格,规范门票管理,适当降低景区门票和出海看海豚的船票,将游客引进景区,可以通过收取停车费、增设旅游消费项目等方式减少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提高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里奥地. 旅游经济讲义[M]. 罗马: 罗马出版社, 1927.

[2] 王继霞. 宁夏沙漠旅游游客行为研究[D]. 宁夏大学, 2014.

[3] 曾文锋. 十堰市居民城郊旅游行为研究[D]. 湖北大学, 2011.

[4] 肖潇. 重庆市国内游客的旅游行为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5] 赵建华. 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3.

[6] 王江. 重庆农民旅游行为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3.

[7] 王国强. 秦皇岛市中小学教师旅游行为研究[D]. 燕山大学, 2009.

[8] 周世强.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社区发展相协调的旅游行为途径[J]. 旅游学刊, 1998.

[9] 陈琦. 旅游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发展建议
浅谈中国女子足球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技工院校的“双创”之路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