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风险集成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018-09-10 22:27马有才李金枝牟俊玲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聚类风险管理分析

马有才 李金枝 牟俊玲

摘 要:使用Citespace 5.0.R4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从中国知网上以“风险集成”和“集成风险”为主题词精确检索全部来源期刊和博硕士论文得到281条有效数据来进行网络知识图谱分析,发现风险集成的整体研究状况,以及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

关键词:Citespace 5.0.R4;中国知网;风险集成;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C 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8)03-0260-07

Abstract:Using Citespace 5.0.R4 analysis software for visualization,the paper used the theme “risk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risk” to retrieve all source periodicals and theses accurately from the CNKI and get 281 valid data to analyze the network knowledge map,and discovered the overall research status of risk integration,research hotspots and research trends.

Key words:Citespace 5.0.R4;CNKI;risk integration;research focus;research trend

0 引 言

日益復杂的社会环境使我们身边的风险越来越多,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或政府,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对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风险不仅包括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还包括发生盈利机会的可能性。已有很多学者对风险管理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如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等方面。现今对风险的管理已经进入了全面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阶段,但国内从集成的角度研究风险却起步很晚,杨乃定(2002)最早提出了企业集成风险管理(Enterprise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即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分析、识别、评价企业面对的所有风险并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1]。文中基于Citespace软件来分析国内的关于风险集成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文中不区分集成风险与风险集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中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知网(CNKI),登录中国知网通过期刊高级检索,搜索主题词“风险集成”或含“集成风险”来精确检索全部来源期刊,得到从1995-2016年的191篇期刊;为了增加数据又进行了博硕士论文检索,得到从2004—2016年的92篇论文。在导出数据之前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删除例如报告类、征稿类或者文摘等期刊。最后导出从1995—2016年22年间的有效数据281条,并且文献输出为可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的Refworks类型,命名格式为download_xxxx.txt.在使用Citespace进行分析前,需要将导出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这样就完成了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工作。

1.2 研究方法

文中使用Citespace 5.0.R4软件来进行网络知识图谱分析,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Chaomei Chen)教授研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通过共引分析理论和最小生成树等算法,分析特定领域的文献并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呈现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和知识转折点,以探求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与研究前沿[2]。

该软件可以对文献进行主题词、关键词或者共被引分析等。关键词是作者对整篇文献的总结,是文献的精华,通过对文献关键词做词频统计与中心性(Centrality)分析能够得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心性可以衡量关键词的重要性,在图谱中通过带有紫色圈的节点来显示的。并且,通过对关键词做突现词探测(Burst Detection)可以发现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突现词即在不同时间段被引频次变化率比较高的词。作为一种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能够绘制共词聚类图谱和时区视图[3],优点在于它能够通过对前沿术语进行算法运算,动态识别共引聚类和研究热点。另外,还可以统计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研究机构和地理分布。通过显示出可视化知识网络图谱,使我们更直观、形象的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Citespace软件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了分治策略,即将1995—2016年这22年分成时间段。在做网络知识图谱分析时,文中选择的时间分片(Time Scaling)为1,即按1年为一段进行切割。分治策略的思想就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各个击破,分而治之[4]。使用这种时间分段的方法可以使分析更加精确,更加便于发现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2 整体状况

2.1 时间分布

图1为从CNKI数据库中以“风险集成”和“集成风险”为主题词检索到的从1995—2016年发表的281篇有效的期刊和博硕士论文。从图1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国内关于风险集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最早关于集成方面的风险研究从1995年开始,但是1996—2001年却没有进展。直到2002年开始,相关研究才逐渐起步,但总体来说研究成果比较少。从图1中的趋势线可以看出虽然总体对于风险集成的研究在逐年上升,但是近两年又有下降的趋势。

2.2 地域分布

由表1可看出发文前三的是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最高产的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累计发文27篇。可以看出,对于风险集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管学院。通过发文高校网络知识图谱分析,得到201个节点,72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 6.由此可见,网络密度非常低,说明高校间关于风险集成研究的合作非常少,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的科研群体。

2.3 高产作者

通过对发文作者进行知识网络节点分析,可以看出发文前三的学者为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杨乃定和姜继娇,上海复旦大学的吴庆晓,发文量分别为25,24和6篇。上海交通大学的刘海龙、广西大学商学院的张文星等都属于集成风险方面的高产学者。由上文可知,最早对集成风险的研究是从2002年开始,所以结合表3可知杨乃定和姜继娇是国内最早研究集成风险的学者。他们为集成风险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学者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得到的网络知识图谱中,网络节点数为406,连线数为190,网络密度为0.002 3,网络密度相对较低。所以学者间对于集成风险方面的研究合作比较少,研究比较零散。

3 研究热点

对收集到的关于风险集成方面的281条数据,选择关键词(Key word)来做网络知识图谱分析。在进行参数设置时,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下选择“Top N per slice”,并設置为30,即提取每个时间切片内,排名前30的节点来形成网络。然后选择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来优化网络结构,它的优点是使运算简洁,能够更快地得到结果,其他设置按照系统默认。

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到图2,如图中左上角所示,节点数为811,连线为849,网络密度为0.002 6.图中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次数的多少,节点中的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年份。图中带有紫色圈的关键词表明该词的中心性较高。同样,图中字体显示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通过统计关键词词频得到表4,在表中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风险管理”,出现了60次。其次是“集成风险管理”39次,“集成管理”和“风险评估”都分别为25和19次,“风险控制”“风险”和“项目风险”都为12次。并且,中心性排在前七的分别为“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集成管理”“集成风险管理”“风险集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风险管理”“集成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集成管理”“项目风险”“风险集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

对图2继续进行聚类分析操作,聚类是将关联性比较大的关键词聚为一类。聚类的命名从关键词中抽取,最后通过过滤掉较小的聚类得到如图2所示的聚类图谱。如图3左上角所示,聚类模块性(Modularity)指数Q为0.873,通常Q的取值在[0,1)内,所以该聚类效果比较好;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S为0.947 3,表明聚类效果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最大的3个聚类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和风险评估,但是每一聚类中的S值都比较低,表明每一聚类的同质性较低,即聚类内部的关键词的相关性较差。所以笔者将根据聚类结果与个人总结从以下3个研究领域分析风险集成的研究现状。

3.1 对煤炭领域风险集成的研究

我国煤炭企业风险问题一直令人堪忧,每年由于煤炭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率相当高。国内学者对煤炭领域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关键词“风险管理”、“集成管理”、“风险集成管理”等展开研究。国内学者就煤炭行业对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一方面是从构建风险集成管理模型展开研究,例如郭凯(2015)依据集成管理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从事故原因、事故内、外部影响3个层面全面分析煤矿事故风险的集成管理整体框架[5]。另一方面是从风险集成管理的评价指标展开研究,例如刘广平等(2013)采用目标-手段-分析-评价与优化逻辑框架方法,构建了包含组织保障、管理机制、管理方法、资源投入、人员能力和安全文化6个维度和35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6]。杨金廷(2008)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综合评价,从煤矿外部监督机制、风险管理信息传递体系、人文保障机制3个方面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机制评价的指标体系。有的学者则是从这2方面对煤炭进行了研究[7],尤荻等(2011)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理论演绎等方法,提出以全过程、全要素和全员安全风险管理为目标,风险管理为过程,组织保障、管理机制、管理方法、资源投入、人员能力和安全文化为管理要素的煤矿安全风险集成管理系统,并基于网络分析法(ANP)建立煤矿企业安全风险集成管理水平测评模型[8]。

3.2 对金融领域风险集成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金融领域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风险集成”展开研究。一方面是从集成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展开研究,例如,郭清等(2003)从集成风险管理目标、组织、系统和方法4个方面分析了中资保险公司集成风险管理[9]。张星文等(2007)在研究集成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理念集成、财务风险管理过程集成和组织集成的财务风险集成管理框架体系,提出了相应的运行机制[10]。陈玮(2008)提出采用集成方法对跨国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11]。吴庆晓和刘海龙(2008)构建了商业银行集成风险管理模型,并指出了商业银行集成风险管理研究的不足[12]。吴钧(2012)从中国跨国公司内控、政府宏观支持保障和行业协会指导协调3个层面构建中国跨国公司境外投资集成风险管理系统[13]。另一方面是从集成风险的度量方法展开分析,吴庆晓等(201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Gumble Copula函数比其它连接函数更适合度量2种风险之间的相关结构,并且基于此函数的风险集成模型更能精确度量商业银行风险[14]。张金清和李徐(2008)使用Copula函数度量资产组合的集成风险[15]。严太华和韩超(2016)实证研究表明基于极值统计的高维动态C藤Copula方法可以用来风险集成计量,并且研究行业风险比较有效[16]。集成风险量化研究比较复杂,国内对于风险间关系的度量的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3.3 对项目领域风险集成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项目领域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项目风险”、“项目风险管理”和“集成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一方面是从基于项目的集成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杨乃定(2003)提出了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由由企业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系统方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组织及企业文化5要素构成[17]。杨乃定等(2004)提出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6要素:企业风险管理目标、文化、组织、方法、信息及过程系统,并据此提出了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模式[18]。周福洲等(2004)从业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型项目风险集成管理机制[19]。向鹏成等(2009)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出了工程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机制[20]。另一方面,学者从具体的项目对集成风险模式进行研究,例如,姜继娇等(2005)、张春勋和黄琼思(2004)、高军和王睿(2015)分别对航空企业、产品开发项目、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21-23]。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集成风险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应针对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研究出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集成风险管理框架。并且在集成风险的度量方面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4 研究趋势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进行关键词膨胀词探测(Burst Detection),通过词频变动显著的主题词来得到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将出现频次变化率比较高的词探测出来,这些变化率高的关键词就是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趋势。图4中有3个节点显示为红色,说明“集成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和“风险评估”为突现词。结合图5可知,这3个词分别在不同时段成为研究趋势。突现率最低的“项目管理”在2003—2005年被引量突然增加,突现率第二的是“集成风险管理”,其在2004—2006年被引量突然增加。所以,2004—2005年的研究趋势为“项目管理”和“集成风险管理”。突现率最高的“风险评估”在2012—2016年成为研究趋势,但是近2年的被引数量还是比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所以,关于风险集成的研究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5 结 语

文中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关键词“风险集成”和“集成风险”进行了网络图谱分析,来研究国内风险集成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

1)国内关于风险集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直到2002年开始,相关研究才逐渐起步。虽然总体对于风险集成的研究在逐年上升,但是近2年又有下降的趋势。发文前三的是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主要集中在经管学院。最高产的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累计发文27篇。并且,高校间关于风险集成研究的合作非常少,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的科研群体。发文前三的学者为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杨乃定和姜继娇,上海复旦大学的吴庆晓,杨乃定和姜继娇是国内最早研究集成风险的学者,为集成风险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学者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2)国内学者对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为“风险管理”“集成风险管理”“集成管理”“项目风险”“风险集成”“风险预警”“财务风险”“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国内关于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风险和信用风险领域,并且该领域对集成风险的度量研究较成熟。笔者认为应针对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研究出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集成风险管理框架,并且在集成风险的度量方面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对国内风险集成的研究前沿趋势进行分析,得出2004—2005年的研究趋势集中在“项目管理”和“集成风险管理”方面,“风险评估”在2012—2016年成为研究趋势,但是近2年的被引数量有下降的趋势。国内关于风险集成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大量的空白,例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外投资风险成为阻碍该战略实施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对海外投资的集成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另外,在进行集成风险分析时,将人的行为因素考虑在内,分析人对风险的感知,可使风险分析更加全面。风险预警已经成为风险管理的新趋势,已有学者将集成风险与风险预警联系起来,但研究领域还存在局限性,比如在医疗、体育、公共设施方面还没有相关研究。大数据已经深入到各个研究领域,风险集成结合大数据会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例如,在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方面,有充足的数据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来估计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1] 杨乃定.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软科学,2002(06):54-57.

[2] 陈 悦.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Chen C.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03):359-377.

[4] 趙蓉英,王 静.社会网络分析(SNA)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1(01):88-94.

[5] 郭 凯.煤矿事故风险集成管理研究[J].中国煤炭,2015(07):30-33.

[6]刘广平,戚安邦,李素红.煤矿安全风险集成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05):244-250.

[7]杨金廷.煤炭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机制综合评价[J].中国煤炭,2008,34(09):98-101.

[8]尤 荻,戚安邦.煤矿企业安全风险集成管理系统及其ANP测评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01):60-65.

[9]郭 清,樊治平,王建宇.论中资保险公司的集成风险管理[J].保险研究,2003(08):13-15.

[10]张星文,韦军宁,桂新胜.浅析企业财务风险集成管理机制[J].财会月刊,2007(02):75-76.

[11]陈 玮.试析跨国公司财务风险集成管理[J].财会月刊,2008(21):88-89.

[12]吴庆晓,刘海龙.商业银行集成风险管理研究[J].上海金融,2008(01):49-52.

[13]吴 钧.中国跨国公司境外投资集成风险管理研究[J].学术论坛,2012(11):149-152.

[14]吴庆晓,刘海龙,景 平.商业银行集成风险度量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04):67-72.

[15]张金清,李 徐.资产组合的集成风险度量及其应用——基于最优拟合Copula函数的Var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06):14-21.

[16]严太华,韩 超.基于极值统计和高维动态C藤Copula的股市行业集成风险计算[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35(06):1098-1108.

[17]杨乃定,姜继娇,蔡建峰.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框架研究[J].管理评论,2003,15(03):40-43.

[18]杨乃定,姜继娇,蔡建峰.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9(02):6-10.

[19]周福洲,柴国荣,高 旭.业主视角下的大型项目风险集成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4):142-143,151.

[20]向鹏成,区明德,陈 圆,等.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9(05):516-518.

[21]姜继娇,杨乃定,祝志明.基于项目的航空企业集成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01):116-120.

[22]张春勋,黄琼思.基于知识与过程集成的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3):290-293.

[23]高 军,王 睿.文化产业项目风险集成管理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36(01):164-167.

(责任编辑:张 江)

猜你喜欢
聚类风险管理分析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数据降维与聚类的车联网数据分析应用
分析:是谁要过节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回头潮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搜索增量聚类法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