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力及其作用途径

2018-09-10 15:18熊卫华
中国商论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中国

熊卫华

摘 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完善,国家也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是国家经济战略目标发展的产物,为国家长远的发展与规划提供服务。当前经济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力及作用途径展开分析,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关键词:中国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动力 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a)-036-02

随着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方式逐渐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确保实现在2020年国内的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经济增长模式也要进行转變,从资源要素型转变为生产率驱动型,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确保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也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加大了对科技研发,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对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了不断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就从市场改革、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因素

1.1 市场改革

通过市场改革可以对要素市场,激励机制、产权结构进行完善,培育竞争性产品,激发民间投资意愿,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相关经济学方面专家提出,可以从市场发育、经济非国有化、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和政府干预等各项指标来对领域的市场化水平进行衡量,其中健全的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较大的贡献。实际上来看,市场化水平与多方面改革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对市场化水平的衡量可以反映出市场中经济资源配置程度[2]。本文从非国有企业规模,劳动力人员数,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等方面来对各省市场,要素市场领域,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程度和经济组织进行反映。

1.2 对外开放程度

外商投资通常会伴随着技术流动和人才流动,虽然受到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对引进国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使引进国的创新水平得到提高,而经济贸易的自由化使参与国的市场潜力提高,可以扩大产量来获取经济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根据辅助贸易潜力模型来看,对知识溢出强度和贸易量之间关系进行了揭示,经观察研究发现,知识溢出水平并不随着贸易总量的增长而提高,关键是取决于双边贸易结构和紧密程度,进而对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全要素增长是否有溢出效应也作出了探讨,对我国各省对外开放程度的衡量可以从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外商投资总额在地区中所占生产总值等方面来入手。

1.3 产业结构

在主导产业和技术创新的交替作用下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增长向高生产率增长转变,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为了克服成本上涨,规模报酬效益递减等移速,企业户通过对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促进区域生产率增长,制造企业的份额下降,服务产业集聚化,从而导致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转变[3]。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共同作用下使国内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产业结构变迁水平的衡量可以从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来实现,通常产业结构升级要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在衡量过程中仅体现出劳动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却忽略了产业结构升级所做出的贡献率,因此在对各省份产业结构衡量中还要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进行综合反映。

1.4 城市化水平

在全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中,还会使城市的集聚水平和人口规模提高,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使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均收入都得到明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改善,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通常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医疗水平,使劳动者收入和技能提高,同时也加快了知识扩散速度[4]。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对服务需求和消费品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人均收入为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发现,对城市化水平的衡量还要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人口规模和集聚水平来进行分析,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因素的考虑中需要从城镇人口密度,人口比重及人均收入总值来反映。

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途径

2.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可以促进拉动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促进投资需求增长,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需求产生刺激作用,在经济下行趋势改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5]。此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可以通过收入效应来体现,其中最大的表现为拉动了消费增长,在新时期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刺激了消费水平,而为了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对老工业基地进行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2.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服务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本质上来看是产业的调整与整合,未来在产业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打破传统制造业一味的复制粘贴发展模式,提高产品价值和档次,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在传统产业结构中工业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在工业空间优化中还具有提升的力度[6]。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中国制造”虽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还要采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改变我国传统落后的局面,对产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从而更好地稳固我国的工业产业在国际中所占的地位。

2.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创新驱动效应

与旧发展相对来说,新改革是填补新旧改革之间所存在的空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产业提升与改造的过程,而并不是对传统产业的优势进行彻底否定,因此经济改革还具有创新驱动效应[7]。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继续发扬和传承传统工业,但需要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在改革过程中工业产业的商业模式、技术方式、挂历模式和发展方式都会产生新旧交替的过程,在交替过程中会产生短暂的技术空白、管理模式空白、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式的空白,而这些方面的空白会产生创新驱动效应,在创新驱动效应的发挥中可以实行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联盟,完成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开放与创新,凭借各自企业的优势,互惠互利,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才能对改革创新驱动效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仅是要实现技术创新,同时还要实现以技术创新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使各个区域之间得到协同发展和改革,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得到真正转变,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创新推动,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当前经济新形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改革升级,充分把握机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与平稳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及作用途径分析,发现各个动力因素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根据其作用途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邓荣荣,陈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降低了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基于IO-SDA模型的分析[J].科学决策,2017(5).

[2] 李家祥.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深入探索——读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国际比较[J].理论与现代化,2017(3).

[3] 张旭.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战略的调整与实施[J].经济纵横,2017(3).

[4] 饶龙先.供給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6).

[5] 王旗.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视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3).

[6] 薛继亮,张建武.中国人口转变、技术选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6,18(1).

[7] 张敏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J].知识经济,2015(19).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中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