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紧急对讲和列车广播功能设计

2018-09-10 13:49赵东霞蒋国华
计算机与网络 2018年13期

赵东霞 蒋国华

摘要: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全自动驾驶场景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乘客紧急对讲和列车广播2种业务,描述了乘客紧急对讲和列车广播的业务需求来源、业务实现的体系架构、具体的业务流程及技术难点。通过这2种业务的实现,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全自动驾驶场景下的应急处理能力、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全自动驾驶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全自动驾驶;紧急对讲;列车广播

中图分类号:TP39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739(2018)13-68-4

Design on Metro Emergency Call and Train Broadcast Function

ZHAO Dongxia1,JIANG Guohua2

(1. Zhengzhou Metro Group Co., Ltd,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2. Hebei Far-e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Shijiazhuang Hebei 050200, China)

0引言

近年来,国内较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始尝试全自动驾驶技术,今年开通的北京燕房线、上海8号线3期等计划在通车后实现“全自动运行”,南京7号线也按照全自动驾驶设计。

全自动驾驶是指将列车驾驶员执行的工作完全交由自动化的、高度集中的列车运行系统完成。在有人驾驶的情况下,司机不仅承担控制列车运行的职责,而且需要对列车内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同时向列车中的乘客广播通知信息。但是,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列车司机的存在,如何第一时间获得列车车厢内的实时状况,并同时对乘客进行通知和疏导,成为在无人驾驶情况下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应用场景。为了应对这2种可能的实际场景,设计了乘客紧急对讲和列车广播2种业务。

1总体设计

乘客紧急对讲是在密闭的车厢中,当发生意外情况时,例如火灾、投毒及暴力侵害等安全事件时,乘客可通过列车紧急对讲按钮与行车调度员通话联系,方便运营工作人员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及收集。

列车广播功能是指用户能够通过综合监控系统(TIAS)调度台对指定单个或者多个列车发起广播呼叫,在无线系统、车载PA系统配合下实现乘客广播,广播的对象是列车车厢内的乘客等人员。通常用于事件通知、危险预警及紧急疏散等情况。

乘客紧急对讲和列车广播功能涉及到的系统包括TIAS、LTE專用无线系统和车载广播系统(车载PA),如图1所示。LTE专用无线系统负责在TIAS和车载PA之间提供语音和信令通道,支持TIAS调度台对车载PA进行列车广播和乘客紧急对讲功能。LTE系统主要由核心网、基站及车载接入单元(TAU)等设备构成,核心网设备部署在控制中心机房,基站部署在轨行区沿线及车站机房,TAU部署在列车车头和车尾。LTE系统中,在中心侧由核心网负责对TIAS系统提供接口,在列车上由TAU负责对车载PA提供接口。TIAS和车载PA各自负责业务信令收发、解析及通话语音的编解码处理。维模型数据导入ANSYS系统,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1.1 TIAS调度台

TIAS调度台是一套配置有MIC、扬声器等音频附件的通用计算机设备,设备上安装部署TIAS调度台应用软件,具体模块如图2所示。TIAS调度台软件主要有界面模块(GUI)、呼叫处理模块、PA接口模块及音频处理模块4个功能模块,①界面模块为调度员提供人机操作界面;②呼叫处理模块为GUI提供接口函数,维护呼叫信息,控制音频处理模块音频处理开关,并负责完成本地录音;③PA接口模块负责与车载PA进行网络通信,传输信令及媒体流(数字编码);④音频处理模块负责模拟音频的采集、音频编解码、数字音频输入输出(与呼叫处理模块间)及音频播放等。

1.2车载PA

车载PA软件中主要由TIAS通信模块和音频处理模块2个模块负责处理乘客紧急对讲和列车广播业务,其中,TIAS通信模块负责与TIAS调度台进行网络通信,传输信令及媒体流(数字编码);音频处理模块负责模拟音频的采集、音频编解码、数字音频输入输出(与TIAS通信模块间)及音频播放,具体模块划分如图3所示。

2基本业务流程

2.1乘客紧急对讲

通过TIAS调度台进行列车乘客紧急对讲功能时,需要遵循1个调度台、1套车载PA仅支持1个列车乘客紧急对讲任务,即当某个调度台参与到乘客紧急对讲时,必须保证其他调度台没有对该列车执行上述操作。由TIAS调度台负责实现上述任务的闭锁,防止出现任务冲突。TIAS可以拒绝后发起的呼叫,也可以先结束正在进行的呼叫然后继续处理后续的呼叫。乘客发起的紧急呼叫请求可能同时呈现到多个TIAS操作台,当1个TIAS操作用户处理该请求时应该通知其他TIAS操作台,以保持该呼叫任务状态同步,防止其他TIAS调度台重复操作。

当多个乘客操作车载PA发起紧急呼叫时,这些呼叫请求都将被LTE系统转发给TIAS系统,由TIAS调度席位选择先应答处理哪一个呼叫,其他呼叫继续排队等待。特殊情况下,TIAS调度用户也可以主动发起乘客紧急呼叫。乘客紧急对讲信息带有车组号、车厢号和话筒号等标识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列车车厢的同一个话筒只能有一个正在处理的呼叫,乘客紧急呼叫流程如图4所示。

2.2列车广播

列车广播呼叫对象可以是一个列车,也可以是多个列车,其通话语音总是TIAS调度台至车载PA单向传输的。根据该业务特点,列车广播呼叫的语音采用组呼方式发送至车载PA,列车广播流程如图5所示。

3关键技术与实现

3.1信令控制

3.1.1呼叫冲突

为了确保方案可靠性,需要考虑各种冲突情况下的处理办法,各种典型冲突情况及建议的处理方式如下:

①当车载PA接收到TIAS发起的呼叫时,如果车载PA设备当前正在进行高优先级呼叫,则向TIAS发送出错消息。

②当车载PA接收到TIAS发起的呼叫时,如果车载PA设备当前正在进行低优先级呼叫,则挂断低优先级呼叫,并接通此呼叫,之后向TIAS发送确认消息。

③当车载PA接收到同一个TIAS调度台发起的呼叫,且车载PA当前正在进行同等优先级的呼叫时,则向TIAS发送呼叫确认,防止呼叫确认丢失。

④当车载PA接收到不同的TIAS调度台发起的呼叫,且车载PA当前正在进行同等优先级的呼叫时,则向TIAS发送出错消息。

⑤当车载PA接收到TIAS发送的结束请求时,如果车载PA设备当前处于空闲状态(进行其他业务,并无相应呼叫),则回复确认消息。

⑥当乘客操作车载PA发起紧急对讲业务时,如果车载PA检测到中心侧TIAS调度台均未在线,则直接通过车载PA操作设备提示操作失败(出错提示音或指示灯)。

⑦在列车广播或乘客紧急对讲期间,如果未按流程接收到对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包,应自行播放静音数据包。

⑧TIAS检测到车载PA设备激活端切换时,应自动复位该列车的所有呼叫任务。

3.1.2超时保护

业务发起方应做定时保护,在发送业务请求后,如果在定时保护超时后仍没有接收到对端确认,应进行复位,并支持重新发起操作。超时处理流程如表1所示。

3.2音频编解码

在乘客紧急对讲和列车广播呼叫业务中,其语音编解码方式如表2所示。

PCM编码方式还原度高,音质好,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编解码压缩,所以占用带宽较大,实际使用中容易和承载在LTE上的其他业务抢占带宽。ACELP是TETRA标准定义的语音编解码,占用带宽较小,编码速率规定,无法灵活选择编解码方式,其应用范围较少,可能需要对编码数据进行二次转换。AMR编码方式是无线通信中广泛使用的语音编码方式,占用带宽较小,有多种可选的编解码速率,比较适合无线信道中的通话语音编解码。综上所述,在综合考虑带宽、技术难度、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建议优先采用AMR语音编码方式。

4结束语

在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的实现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各样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解决各种各样不同的应用问题。以LTE专用无线系统为传输通道,实现了TIAS系统和车载PA系统之间的车地语音业务,很好地解决了在没有列车司机的情况下调度台和乘客的沟通问题。在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系统中,利用现代语音通信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全面提升了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提高了轨道交通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Radio Equipment and Systems;Trans-European Trunked Radio(TETRA);Voice plus Data (V+D);Part 1:General Network Design:ETS 300 392-1[S].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2009.

[2]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Radio Equipment and Systems (RES);Trans-European Trunked Radio (TETRA);Voice plus Data(V+D);Part 2:Air Interface(AI):ETS 300 392-2[S].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2010.

[3]徐小濤.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郑祖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5]郭梯云,杨家玮,李建.数字移动通信(修订本)[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6]吴小旺,冯普恩.数字集群在城市轨道交通调度通信中的应用[J].移动通信,2002(2):48-49.

[7]刘立元,周承昊.轨道交通TETRA系统的二次开发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2009,45(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