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路径探析

2018-09-10 00:22王攀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监督责任两个责任主体责任

王攀

摘 要:高校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职责。高校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个根本问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需要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负其责”,可以促使高校站在管党治校的高度来审视学校的改革发展,帮助高校切入新的视角完善大学制度建设,为高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原始动力。

关键词: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176-03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nstruction, universities are responsible for talents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ternationalized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n universitie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ssential issue of "cultivating what kinds of persons, how to cultivate them and for whom to cultivate them" and "what types of universiti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run, and how to build a good university." In order to take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arty's self-governance exercised fully and with rigor, the vast majority of members and cadres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in universities are required "to act in their positions, to shoulder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fulfill their missions a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any outcomes", which can prompt universities to examine their own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enforcing strict Party discipline and administrating the universities to help universities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from a new angle and providing universities with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ly.

Keywords: universities; full and rigorous self-governance of the Party; main responsibility; supervision responsibility

“世間事,做于细,成于严”。自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摇船上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有治党建党、从严要求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委履行好主体责任是核心,纪委履行好监督责任是关键。将“全面从严治党”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放在一起,明确回答全面从严治党谁来抓、怎么抓、谁来负责、谁来监督、谁是第一责任人等重大问题,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坚持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韧的态度,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就能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全局之要、根本之策、关键之举。

一、主体责任,牵住“牛鼻子”

全面从严治党说到底是个责任问题。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只要牵住了牛鼻子,小孩牵着牛绳也能让水牛这个庞然大物跟着自己走。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中,党委主体责任就是“牛鼻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既是政治责任、政治担当问题,又是政治态度、政治立场问题。[1]只有主体责任到位,管党才能做到真管,治党才能做到严治。

(一)党委扛主责

顾名思义,主体责任就是主要责任人是谁或者谁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由党委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班子其他成员共同承担,党委履行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他成员履行好共管责任。作为基层党组织,高校党委是把握办学方向、凝聚师生人心、引导学校发展的主心骨,组织赋予责任,群众给予厚望,应自觉扛起主责。

1. 构建责任体系。应坚持以责任清单明晰责任主体,以问题导向推动专项整改,以巡察督查督促任务完成,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构建明责、确责、履责、追责的完整责任链条。建立自上而下的责任架构,解决“架构不清”问题;科学明确责任主体,解决“主体不明”问题;细化责任清单,解决“清单模糊”问题;建立巡查督查考核机制,解决“履责不力”问题。高校应出台《党委班子和班子成员、学院和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细则》,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界定校、院两级党委班子的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和班子成员责任,制定了保障机制和协调机制,并明确对班子和班子成员违反或未能正确履行本办法的行为进行严肃追责。通过构建责任体系,告之领导干部主体责任是什么,履行责任该干什么,不履行责任后果是什么,形成主体明晰、责任明确的完整链条。

2. 实施“三项清单”。“三项清单”指的是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重在明晰权责,给权力划定边界,对每项权力运行程序进行公开;责任清单重在明确岗位职责,厘清相关的职责边界、明确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做到权责一致,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从而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负面清单重在对明令禁止的事项上划条红线,明确不能做的事,理解“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含义。高校应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按照学校党委、学校纪委、党委主要负责人、班子其他成员、二级党委、二级纪委6个层次,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逐一编制完善“三项清单”,实行“一主体一清单”、“一人一清单”。通过以单明责、据单履责、依单考责、依单问责,切实解决“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

3. 细化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党管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上,高校党委应做到“七个坚定不移”和“四个同步”。所谓“七个坚定不移”,就是坚定不移地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定不移地执行和捍卫党章党规党纪;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定不移地深化作风建设;坚定不移地匡正選人用人风气;坚定不移地为纪委撑腰壮胆;坚定不移地以追责倒逼责任落实。所谓“四个同步”,即党风廉政建设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在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上,按照“落实主体责任、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能”的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双一流建设)、突出“两个功能”(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建设“三型组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注重“四项保障”(队伍、经费、场所、责任)、实现“五个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学校有品牌,院系有特色,支部有亮点”的党建工作格局。

在落实党管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上,高校要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自觉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做到党政同责、敢抓敢管。在师生中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师德师风纳入教师日常教学管理和年度考核内容,管好教材、管好课堂、管好教师。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文件,全面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的领导。

(二)书记挑担子

高校党委书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带头传导管党治党压力是核心任务,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是职责本分。一个好的党委书记就应该当好婆婆嘴,敢于板起脸来抓管理抓监督,善于运用谈话批评、函询诫勉,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打打“预防针”[2],使党员干部时时处处感受到纪律的约束,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葬送干部前程,贻误事业发展。

党委书记要毫不动摇地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当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明白人、清醒人和局中人。明白人,就是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自觉以上率下、率先垂范;清醒人,就是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但“自廉”,还确保“他廉”、“群廉”;局中人,就是做到“四个亲自”,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三)成员齐担当

作为高校党委班子成员,工作干得再多再好,一旦分管领域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出了问题,也就前功尽弃了。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任其职,就得尽其责。党委班子成员要及时与分管部门和联系学院逐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及时督促、检查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分管部门、联系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完成工作的纪律保障,作为对党员干部的硬性约束,一并进行要求。要把班子成员的共管责任纳入《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考评,抓好责任细化、制度落实和监督管理,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同时,班子成员要自觉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讲党课,带头作出《廉政承诺》,带头参加过好组织生活,带头参加责任制检查考核,带头廉洁自律、主动担责。对分管领域可能出现的不廉洁问题,特别是“七个关口”,提前做实做好廉政风险防控。

二、监督责任,“攥紧拳头”抓主业

纪委管纪律,这是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也是必须担当的责任。只有找准纪委的职责定位,才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实现主业正位[3]。

(一)完善纪律检查机制

纪委要确保全身心投入执纪监督问责,必须大力推进“一规范两加强三转变”。一规范,即规范用权行为。两加强,即加强巡察和审计。三转变,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在转职能上体现“底线”意识,在转方式上体现“守底争高”,在转作风上体现“高线”意识。

高校要对纪委工作进行全方位支持,比如列支改革专项经费、纪检监察理论研究专项经费,制定定岗、定员、定责、定风险、定措施的“五位一体”的改革措施。改革机构设置,纪委办公室和审计处要分开单设,纪委办(监察室)主任要分别列席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按照“纪委书记聚焦主业”要求,校纪委书记只负责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监察室),不再分管和联系其他工作。校纪委办要从无关的议事机构中退出,把力量聚焦在监督执纪问责上。要改善纪检监察工作环境,做到硬件六有:有组织、有牌子、有队伍、有专用办公室、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工作经费;软件六有:有行为规范、有工作职责、有办案规程、有工作制度、有工作台帐、有良好形象。

(二)创新监督方式方法

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需要高校纪委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紧盯监督什么,特别是重点监督谁和监督什么事的问题;紧盯怎么监督,特别是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方式的问题,大胆开展工作。比如,制定出台二级纪委工作办法,建立二级纪委书记培训制度,实现监督全覆盖;出台加强高校同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监督的实施意,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报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制度,强化党内监督;出台关于开展校内巡察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党内监督落实到末端;实施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党的六大纪律情况年度报告制度,督促领导干部自觉守纪律讲规矩;建立以二级纪委书记、委员为骨干的监督干部库,对权力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开展监督。

(三)强化廉政风险防控

高校纪委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关键少数”,即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执行党的“六大纪律”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三重一大”、“七个关口”廉政风险情况的检查。制定专项纪律检查工作方案,强化关键点提醒,注重明察暗访。强化事前审查,建立和完善重点领域备案制度,学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部门均在重大执行权事项执行前向校纪委申报。如各类招标活动的招标审查备案制,由“跟着走”转为“随机查”。强化事中监督,减少跟踪式的监督,加大主动监督的工作范围,根据事前审查中发现的疑点,决定是否派人参与监督。强化提醒式监督,完善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提醒谈话制度,对新提拔的干部进行任职廉政谈话,对同级和下级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廉政提醒谈话。对七个关口等重点领域强化风险防控,设立廉政风险防控高风险点、中风险点、低风险点等。

三、从严执纪,用好“四种形态”

高校党委、纪委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四种形态”正“歪树”、治“病树”、护“森林”,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约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一)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

抓早抓小是避免党员干部走向违纪道路的有力抓手。高校要建立健全提醒谈话制度,在信息获取、廉洁预警、提醒谈话、督促整改和快查快结上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早追究。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尤其是要开好民主生活会,指出问题要一针见血,批评意见要不留情面,推动新老问题一起解决。谈心谈话要做到“三个全覆盖”:校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的交心谈心全覆盖,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联系学院负责人的谈话全覆盖,全校中层干部的述廉述责全覆盖。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约谈等日常监督的手段,真正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二)问题导向,让严管厚爱成为常态

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管早、管小、管在平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表面上看是套上紧箍咒,实际上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坚持早发现、早处理,对轻微违纪的党员干部及时处理,能及时警醒和挽救干部,防止干部滑向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的深渊。高校党委、纪委要克服“只盯违法不盯违纪”倾向,完善信访举报受理、问题线索管理和纪律审查制度,对党员干部一般的违纪问题,及时棒喝和敲打,把对干部成长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造成疏于对违纪党员的处理,使党员处于纪律“脱管”状态。对反映的一般性问题进行函询、谈话、诫勉,对反映不实的应予以澄清,如实说明且反映问题并不严重的予以了结,以便有关同志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要综合运用干部管理、监督手段,对领导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书进行抽检,对推进工作不力、不按程序办事、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干部给予谈话诫勉。同时,要抓紧抓实纪律教育,发挥好高校“廉政大讲堂”、“纪律教育基地(高校)”等教育平台,合理搭配“廉政教育套餐”,使高校党员干部心中有规矩,脚下有底线。

(三)失责必问,让“动辄则咎”成为常态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解决管党治党责任落实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无疑是问责。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高举问责的利剑,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才能以强力问责倒逼行动自觉。

高校落实“两个责任”,既要注重全面管住“大多数”,也不忘重点管住“关键少数”, 既要盯工作表现也要盯思想动态,既要盯工作作风也要盯生活作风。要从严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问题入手,用追责来倒逼责任落地生根。从管住“关键少数”入手,对失职失责的党员干部,严格依照党规党纪进行处理。对严重失职失责和损害师生利益等行为的党员干部,严格依照党内规章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要紧盯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不放,依纪依规严查严办,以雷霆手段,下重手、拔烂树。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发生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不论何时暴露出来,也不论其岗位是否发生变化,都追究其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守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J].求是,2016.

[2]張莉蓉.高校纪委深化“三转”要体现“底线”和“高线”意识[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6.

[3]魏磊,王丽萍,单际国,等.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与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辩证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4]蔡德仁.构建完整责任链条拧紧管党治党螺丝[N].广西法治日报,2018.

[5]张占奇.关于对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

[6]段小申.抓住“牛鼻子”种好“责任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

[7]孟性荣,郑林华.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制度保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N].毕节日报,2018.

猜你喜欢
监督责任两个责任主体责任
高校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意义与困境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学院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问题刍议
国企纪委“监督责任”的研究探索
宜宾县:定责夯责追责 层层压实“两个责任”
严守纪律规矩画“红线” 强化监督责任正“衣冠”
互联网负面内容治理需各方合力共举
浅析如何实施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检查
高校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内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