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归因论的言语交际研究

2018-09-10 02:35李婷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言语交际

李婷

摘 要:在日常交際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言语。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日常交际中语言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交际双方对言语的理解也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关键和前提。归因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强调人都有探索其行为根源的倾向。文章把归因论和言语交际结合起来,总结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做出语言选择以及进行言语理解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而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交际。

关键词:言语交际;语言选择;言语理解;归因论;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182-03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both speakers and listeners not only need to use language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ccurately and properly, but also need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speakers correctly.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e is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selection which is existed everywhere and every moment in daily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is the key and premise for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t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theory of social psychology, emphasizing that people all have a tendency to explore the root causes of their behaviors. This paper combines attribution theory with speech communic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why people make such language choices and understand speeches in such way, so as to help people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Keywords: speech communication; language selection; speech comprehension; attribution theory; reasons

一、导论

人类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方面:发话人恰当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受话人正确理解表述者的语言及表达意图。Verschueren在其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阐述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1-2]。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内、外动因的驱动下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选择体现在语言结构、语言策略等方面,是发话人和受话人共同参与下进行的活动,选择过程也并非完全有意识的。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由语言的顺应性、商讨性和变异性来决定的。顺应性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以达到交际意图;商讨性保证了交际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可选择多种语言手段,选择不是唯一的;变异性为交际者进行语言选择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可能性。

交际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言语交际能否顺利进行,除了发话人本身的语言选择之外,受话人对言语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也很重要。受话人对客观事物、语言符号以及社会环境的全部认识,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认知数据库。在进行言语理解时,人们会有意或无意地调动“认知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类比分析从而达到理解发话人的目的。针对具体的言语理解不一定调动全部的“认知数据”,不同言语,调动的“认知数据”也不同;同一言语,不同个体调动的“认知数据”也会不同。

本文拟从归因论的角度解释言语交际中语言选择和言语理解这两个环节,总结出发话人做出语言选择和受话人进行言语理解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从而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交际。

二、理论介绍

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1958年,心理学家F. Heider 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归因现象[3-7],揭开了归因研究的序幕,F. Heider成为归因理论的奠基人。作者认为,人的行为原因从其来源上分为个人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个人内部原因是个人自身的原因,带有倾向性,如动机、人格、品质、情绪、能力、态度等;外部原因是环境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周围环境、奖赏和惩罚等。1965年,D.F.Jones和K.Davis在《从行为到倾向:人际知觉的归因过程》一书中提出归因过程的“相对推断理论”[8-9],即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往往不能直接得知其内在倾向或属性,需要一个归因推断过程。D.F.Jones和K.Davis扩充和发展了F. Heide的归因理论。1967年,H.Kelley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问题》一书中,提出了方差归因分析模型[10],进一步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人行为归因总是涉及刺激归因、个人归因和环境归因。其中,个人归因是属于内部归因,刺激归因和环境归因属于外部归因。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一致性、区分性和一贯性。心理学家韦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11-13],即行为的成功与失败是按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个因素进行归因的,按经验对其进行逻辑分析确定其部位、稳定性和控制性。韦纳对归因理论的概括和研究将其推向了心理学研究的顶峰。

三、语言选择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 交际者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指的是人所占有的一定的社会地位及这个地位所要求的规范的总和,它预定了处于该位置的人言谈举止的基本准则和角色规范,人们只能在所允许的范围内说话或者做事,否则将会破坏正常的交往与人际关系。

一个人在社会上同时承担着多个角色,是一个角色的集合体,如一个女教师,在学校,对学生来讲,她是老师;在家里,对丈夫来讲,她是妻子;对儿子来讲,她是母亲;对公婆来讲,她是儿媳;对父母来讲,她是女儿。角色对语言交际有制约性,针对不同的角色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沟通。这位女教师不能用对丈夫讲话的口吻来对学生讲话,也不能用对儿子讲话的口吻来对父母讲话,否则就不得体了。

由此可知,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往往决定了他(她)的语言选择的趋向,符合自己社会角色的语言,往往表现为礼貌语言,即交际双方在语言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谦虚、恭敬和涵养,这些都是言语交际的润滑剂,有助于言语交际成功进行。

2. 交际者的情绪、情感

在人的所有心理现象中,情绪、情感是最复杂、极富变化,也是最难以说明、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一种现象,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交际双方,只要有一方的情绪、情感处于过激状态,如过喜或过怒等,都容易忽略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忽略时间、地点,以及对方心理的承受度,自顾自地将自己的过激情绪宣泄出去。

例如,一位女售货员上班前刚和丈夫吵了架,一位排队等了很久的顾客招呼她的声音大了一点,她便把对丈夫的余怒发在了顾客身上,“喊什么!我又不是伺候你一个人的!”本来就等得不耐烦的顧客,被售货员的话一激,马上回敬道:“不就是个卖东西的嘛,有什么了不起,让你的货存着生虫子吧!”

可见,交际双方的情绪、情感对其语言选择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交际中,双方轻松平和、稳定有节制、愉快而不烦躁的心境能促使双方都使用理智、谦和的语言,从而能对言语交际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反之,如果交际双方有一方有着焦躁不安、冷漠或者过激的心境就会使双方说出不理智、过激的话语,这样就对言语交际起了消极的干预作用。

(二)外部原因

1. 文化背景

言语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它要求交际者具备言语交际所必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因人而异地进行交际。不同的语言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道德观念,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际需要交际双方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语言选择。

一位去澳大利亚的中国青年,下机后住在当地人家里,主人问他饿不饿,是否想吃点东西,他按中国人习惯,客气地说:“No.”,结果,主人认为客人是实话实说,真的不饿,就没有为他准备饭菜,他只好饿了一夜。第二天早晨,主人再次问他,他只好痛快地回答道:“Yes!”,否则,也许还要继续饿下去。此例中,如果中国青年刚开始就有入乡随俗的意识,在澳大利亚主人家里饿了就实实在在地说“Yes!”,也就不会饿肚子了。

可见,在进行跨国交际中,必须对所交往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否则就很难把握住语言选择的范围,容易出现让人不愉快的局面。

2. 交际场合

交际场合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以及背景情况,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场合下进行的,要想使交际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注意语言形式和内容是否与交际场合相融,这就要求交际者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古时有个富贵人家给孙子办百日宴,邀请亲朋好友来捧场,其中有位客人说:“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必定能当大官!”博得大家一阵喝彩。另一位客人说:“这个孩子啊,你们看,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长大了肯定是发大财的料!”主人自然也是满心欢喜。这时却有个不识相的客人说:“哎,岁月不饶人,别看他还小,假以时日,将来也难免和咱们一样,老气横秋的,数着日子过活!”结果受到大家一致冷落。显然,在这个喜庆的场合,前两位客人说出祝福的话,是符合当时的场合氛围的,他们的语言选择是成功的,因此是受欢迎的。第三位客人所述是事实,但未考虑当时的场景,说出了不合时宜的话,就他的语言选择来说,是失败的,并且影响了交际效果。

四、言语理解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 受话人的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是人对客观事物认知所获得的结果,它是人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如观察、接触、遭受、体验、实验、发明、创造乃至破坏而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整体、部分、构成元素等各方面的认识成果,最终形成语言符号的语义内容或语言符号的所指对象。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知识的储存库,但其容量的差异却很大,有的人库存量很小,有的人库存量却很大。而这些知识是言语理解的基础,实践证明,在言语理解过程中,一个人具备的知识越丰富,其认知结构、背景知识等越完善,那么言语理解的准确率就越高。一个从未离开过大山的农民和一个大学生相比,前者所能理解接收的事物就少得多。

一个年轻人在电脑上玩游戏,奶奶走过来问:“还能上网吗?”年轻人想,老人家还懂得挺多。刚要回答,老人又问:“听说这电脑上有网,上了网以后就能下崽儿,想要什么就可以下什么,是真的吗?”年轻人回答:“能下载,但今天不行,不能上网。”奶奶又指了指主机,问:“是不是这个盒子里没猫啦?”年轻人点了点头,吃惊地看了一眼奶奶。对于一个已经80岁的老人,能懂这么多,他很惊讶。老人家又自言自语道:“这时代是不同了,我只听说过猫能捉耗子,想不到还能上网下崽儿。回头得让你爸爸多买几只装上。”年轻人听完,笑得差点背过气去。奶奶看着笑成一团的他,又问道:“得买母的吧?”明显,作为计算机专门用语,“猫”(Modem)不同于哺乳动物猫,无所谓雌雄(公母),也不能“下崽儿”。老太太不懂电脑,将拨号适配器(俗称“猫”)和“下载”误解为她所熟悉的猫和“下崽儿”并不奇怪。

2. 受话人的精神状态和心情

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中《捉放曹》的故事讲述,曹操刺杀董卓未遂, 改装逃走,逃至曹父故友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亲自外出打酒,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潜入后堂窃听,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以为吕伯奢欲加害自己,便杀死吕氏家眷,直到在厨房发现一头绑着待宰的猪,才知自己错杀了人。对于曹操来说,当时所处的特定情境下,那种惊弓之鸟般的精神状态和心情,将吕伯奢家人的好心误为恶意,造成滥杀无辜的惨剧。吕伯奢虽然知道了曹操的情况,他对曹操那种惊弓之鸟般的精神状态和心情却并不清楚。

三国时期的经典例子告诉我们,受话人所处特定情境下的精神状态和特有心情会直接影响他对言语的理解。同样,发话人不清楚受话人的精神状态和心情,即便言语表达的本意是友善的,也可能会出现言与愿违的情况。

(二)外部原因:语言环境

言语交际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言语交际离不开语言环境,亦即语境。语境包括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两大类。其中,语言性语境指的是文章或言谈交流中言语表达的上下文或上下句,包括主题、风格、衔接等语篇特征;非语言性语境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是在交际过程中特定的语言表达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非语言因素:包括交际的目的、交际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双方的身份、關系、熟悉程度及交际双方共享的背景知识,例如某种文化中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一般的背景知识等。言语交际必然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所以说,任何言语都是一定语境中的产物,语境是受话人正确理解发话人传递过来的言语的基础和前提。

受话人只有充分考虑到交际时的语境,才能确定话语的具体含义,使句子的意思具体化,并推断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从而准确理解说话人的言语。例如:“饺子包好了”,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家包饺子,饺子皮里包上馅这样包好了,也可以理解成为了把饺子带到某处,要打包。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我们就无法理解究竟是包饺子,还是要把饺子打包带走。但是在“饺子包好了,可以给爸妈送了”句中,根据“给爸妈送”这几个字,“包”只能理解为打包,不能理解为包饺子。再比如说:“起沙尘暴了!”此句的字面意思是非常清楚的,但对此句的理解至少有四种:如果一个人看见窗外尘土飞扬说:“起沙尘暴了!”,这是在自言自语或告诉他人一种客观事实;如果此时窗户是开着的,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关上窗户;如果这时孩子想去院子里打羽毛球,这句话的意思是此刻不适合打羽毛球;如果此时客人要离开,这句话则是挽留。可见,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理解这句话的确切含义。

五、结束语

本文把言语交际和归因论结合起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着手,总结出人们在交际中做出语言选择以及进行言语理解的原因,内部原因主要针对交际者双方本身,包括社会角色、情绪情感和知识储备,外部原因指不能为交际者左右的客观因素,包括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交际场合。作者总结出日常言语交际中做出语言选择和进行言语理解两个环节的原因,旨在为人们提供交际背后的一些理论知识,从而促进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 Limited,2000:F21.

[2]吴亚欣.含糊的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6(1):17.

[3]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

[4]肖巧玲.喻宝华.归因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双语学习,2007,4.

[5]王哲.语言理解的心理过程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6.

[6]崔竹朝.论语境对语言理解的作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

[7]田美.略谈影响语言交际的几种因素[J].语言文字(基础教育版),2006(2).

[8]薛克英.暂时性社会心理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干预[J].修辞学习,2000.

[9]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0]顾思佶.浅谈归因理论[J].教育教学,2004.

[11]范媛媛.浅谈语言的理解[J].教学研究,78-79.

[12]骆小所.语言交际和社会角色的关系[J].语文建设,1996(8).

[13]胡佑章,吴媛媛.语言理解差异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猜你喜欢
言语交际
浅谈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侧重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研究
如何运用语境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
从顺应论视角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汤姆的言语交际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与言语交际策略分析
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主观语境对言语自在表达的影响与制约
关联理论下的语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