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研究

2017-03-20 23:32冯馨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

摘 要: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言语交际,还包括非言语交际。其中,非言语交际是通过非语言行为来完成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只重视言语交际的内容,却经常忽视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良好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交流的顺利进行,还能增进交际双方的了解,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56-01

1 引言

一直以來,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言语交际上,也就是所谓的能被人听到的语言,而忽视了对非言语行为这个无声言语的研究。但是,人类运用非言语交际的历史是很久远的,其实我们可以推测出非言语行为应该是在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人们日常是通过言语进行交流的,但无形中也伴随了很多非言语行为,这些非语言的行为很多是人们无意识的表现出来的,但却能表达人们一些潜在的意识和感情。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可以通过交流对象的一些举止和行为,或者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得出结论,可以使交际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非言语行为能够弥补言语交际的一些不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2 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是语言反应连续发生的必要条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可以将非言语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

2.1 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体势学或态势语,是一种非言语行为的交际,它涉及到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如手势、身势、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等。通过这些体态语的表现,能充分表达我们的意思。摇头就是表示不同意,点头表示同意或赞许,皱眉表示疑惑或不满,鞠躬就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体态语作为非言语行为的一种,与言语行为一样,都是在交际中进行的,是传播信息的途径和方式,能否合理地利用体态语进行交际影响着双方交际的发展,在跨文化交际中更要注意不同国家的不同体态语的含义。

2.2 副语言

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主要是包括沉默、声音修饰和各种非语义声音。沉默在交际中的作用很奇妙,有时表达默认,有时表达不满意,根据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声音修饰是人们对声调、音速、音量、音高、音长等的改变,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教师在上课时对一些词语加重语气,就能表示这些词语是应该着重关注的。非语义声音也被有些学者称为功能性发声,如嘴里发出“嘘”的声音就能给对方传达此时不能说话的含义。副语言是辅助性的交际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加上副语言的运用更能清晰地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2.3 客体语

客体语包括一切有意的和无意的展示的物件,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不同国家的人身上所带有的气味也是不一样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正确对着不同气味的人,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气味,不要因为奇怪的气味影响到交际的进行。外貌和服饰也是十分重要的客体语,人们往往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外貌和服饰推断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品位,良好的外貌和服饰在交际中可以为交流增光添彩,发挥良好的作用。

2.4 环境语

环境语也是非言语行为的一种,研究的是人们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对交际的影响,而不是自然环境的作用。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环境是交际环节中最细微一部分,比如跟小孩子进行交流,就需要周围环境是温馨可爱的,这样最能调动小孩子的积极性,方便与他们沟通;在商业会谈时,双方座位的合理安排能体现出对此次会谈的诚心。环境语体现在细节上,在跨文化交际中,重视环境语必然会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3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3.1 化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最难的部分就是由于交际双方文化的差异带来的文化误解,言语上一点点的失误就可能带来误会和冲突,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当言语交际不能顺利进行时,利用非语言行为进行交际,就能够很好的对此进行补救或者替代,从而化解误会,使得交际能够继续。毕竟交际双方可能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国家,从小受到的文化影响也不一样,言语差异很大,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而通过体态语、副语言等非言语行为的融合,会化解文化误解,增进交际双方的感情。

3.2 促进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辅助,在多方面中起着语言交际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跨文化交际在很多情况下言语是不通的,这时就需要非言语行为发挥作用,比如即使语言不通,但儒雅的行为举止会给交际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表现出个人的修养与素质,从而帮助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通常就是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混合交际,通过非言语交际行为加强言语交际的内容和重点,往往就能促进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与发展。

4 结语

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重要交际方式,就像言语交际一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独特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的不同,其非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且非言语交际行为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文化性和民族性,所以我们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各国的非言语行为,注重文化差异对非语言交际所带来的影响,尽量避免产生文化误解与冲突,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李冬娟,马东.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J].理论观察,2011.

[3] 钱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作者简介:冯馨培(1991-),女,汉族,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
如何运用语境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
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与言语交际策略分析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主观语境对言语自在表达的影响与制约
关联理论下的语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