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三农”不放松 扎根乡村不动摇
——湄潭农商银行金融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2018-09-10 09:13安甜甜丘柯秦涛
当代贵州 2018年31期
关键词:湄潭人居农商

文_安甜甜 丘柯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秦涛

湄潭农商银行围绕湄潭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典范”的主题,不断探索支农新路径、新办法,为支持湄潭县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这是驾车驶入湄潭县境内时,出现在视野里的一句标语,道出了当地破解“三农”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丰富内涵。

湄潭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湄潭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典范”为主题,着力打造“特色、富裕、乡土、整洁、文明、活力”的美丽乡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湄潭农商银行咬定“农”字不放松、扎根乡村不动摇,为支持湄潭县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信用工程打牢信贷基础

2006年以来,湄潭县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县域发展主战略之一,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村庄整治为重点、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通过10余年的持续发力,目前全县已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206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20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65000户,全县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68%,黔北民居建设和村庄整治已经从10年前的“星星之火”变成而今的“燎原之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湄潭农商银行不断探索支农新路径、新办法,累计投放各类贷款33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30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湄潭的新农村建设。

通过持续深化农村信用工程,湄潭农商银行对全县10.75万户农户开展经济档案调查,建档评级10.07万户,农户建档评级面达94%;评定信用农户10.75万户,信用农户占比达100%;农户综合授信总额达53.37亿元,成功创建信用组834个、信用村107个、信用镇12个,筑牢金融业务基础。

在此基础上,累计发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贷款157.13亿元、累计支持“四小”建设贷款38.3亿元、支持“黔北民居”建设23.02亿元、支持妇女小额贴息贷款1.20亿元、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46亿元、支持青年创业贷款23亿元、支持农村危改和棚改16.35亿元,为人居环境改造、农民创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扶持茶产业助推绿色发展

茶产业是湄潭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地群众因茶而富、环境因茶而美。

湄潭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总思路,把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于一体的茶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从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支持,助推湄潭建设“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国家生态县”。

生产环节,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抵押、担保等方式,累计支持茶农生产加工贷款75.28亿元,同时对全县528家茶企1.48万户茶农每年发放超过10亿元的流动资金贷款以提高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能力。

采购环节,在每年茶青收购资金需求高峰期时,积极组织资金发放茶青收购贷款,及时解决茶企和个体工商户季节性收购资金困难,累计发放春茶收购贷款87.46亿元。在湄潭茶场改革改制期间,通过发放社团贷款为茶场解决了1.1亿元的改制资金。

在“中国西部茶叶第一村”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湄潭农商银行每年为村里的868户农户提供1亿元的茶叶贷款。在全县范围内,累计先后对254家农家乐、186家茶庄、2家生态餐厅、84家酒店驿站,新农村建设样板七彩部落、田家沟、中国茶海等景区发放贷款20亿元,大大推进了当地的绿色旅游进程。

通过创新打造“惠茶贷”金融产品,湄潭农商银行全面覆盖茶产业链条的金融服务需求,鼓足了茶农的“钱包”、点亮了茶企的“钱景”、唱兴了乡村旅游。

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依山傍水、村庄城镇、自然村寨”三种村庄模式,围绕“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黔北民居七大核心元素,湄潭县涌现出田家沟、七彩部落、偏岩塘等一批“看”有形象、“学”有榜样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其中田家沟更被誉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封面”。

金融活水润村庄。湄潭农商银行倾力支持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民建房等资金需求尽最大努力满足,通过“致富通”农户贷款全力满足农民建房的资金需求,累计发放贷款52.5亿元支持6.5万户黔北民居建设,其中2017年发放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改造专项贷款2.5亿元,有力助推全县推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群众由“要我建、要我改”向“我要建、我要改”的转变,湄潭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通达城乡”为目标,组建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普惠金融工作队伍。

截至目前,湄潭农商银行累计开展“金融夜校”1700场、“蒲公英”金融志愿者宣传活动118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惠及6万余群众。在全县118个行政村设立121个“村村通便民服务点”,安装自动柜员机70台、消费POS机552台,实现乡镇自助取款全覆盖。普惠金融工作队成员每天深入各村寨设置流动服务站为村民办理业务,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

在推进各项惠民措施加大“外力”支持的同时,通过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也必不可少。湄潭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改革任务,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在农村产权融资贷款产品上,结合“两权”试点工作对已试行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进行优化,推出全新的“两权贷”信贷产品,累计发放两权贷416笔,金额19501万元,余额13332万元。其中通过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累计向流转土地2500亩发展花卉苗木种植的湄潭卉之丰公司发放贷款3500万元,余额2000万元,有效带动220户贫困户就业。

湄潭农商行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图为湄潭农商行金融支持的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时杰 / 摄)

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贷款抵押手续难办的实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湄潭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房地产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商标质押”等多样式的抵质押贷款方式,同时创新担保方式,发放组合担保贷款,全力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为进一步满足农户生产经营方面的信贷资金需求,湄潭农商银行还结合地方实际推出农户联保贷款,采取“自愿联合、多户联保、依约还款、风险共担、责任连带”的管理办法,解决了农户大额贷款无抵押、无信用担保贷款难的问题。

针对不断涌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湄潭农商银行量身定制信贷产品,结合“债权贷”“两权贷”等产品,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与金融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湄潭人居农商
太原农商银行支小再贷款利率仅5.5%
最美城市“绿化带”
县域金融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湄窖酒业大事记
胡锦涛三到湄江
倾情农商银行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黔北湄潭翠芽 明前品质最佳
兴文农商银行获团省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