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边际贡献指标实现对医院床位和诊室资源的有效配置

2018-09-10 07:45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256603
商业会计 2018年8期
关键词:床位数诊室边际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滨州256603)

一、案例背景

某医院是山东省一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现有床位1 750张,2016年新建门诊医技综合病房楼,新增病床500张,新增诊室50个,新楼启用后将极大缓解医院目前的床位和诊室的紧张局面。财务部门需结合医院及科室往年运行数据,对新楼启用后的门诊和住院空间资源进行规划和配置,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建议。

二、床位配置

(一)根据资源紧缺程度配置床位

病床使用率是一定期间内的实际占用床日数与实际开放床日数之比。病床使用率反映了床位负荷情况和利用效率。医院可以根据床位紧缺程度分配新增床位。科室应配置的床位数等于科室实际开放床位数乘以病床使用率 (见公式1)。科室实际开放床位数与应配置床位数的差额是该科室的床位余缺数量(见公式2)。根据资源紧缺程度分配床位,科室应分配的床位数量等于科室床位短缺数量占比乘以待分配的总床位数(见公式3)。在分配原则上,只对床位短缺的科室进行分配,对床位富余的科室不予分配。

(二)根据资源紧缺程度和经济效益综合配置床位

医院还可以结合床位经济效益分配科室床位。本文采用本量利分析中的床日边际贡献指标代表床位经济效益情况。单位床日边际贡献代表单位床日收入弥补单位床日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见公式4)。只有单位床日边际贡献大于单位床日固定成本,每住院床日结余才为正数。单位床日边际贡献高的科室,每床日收入弥补床日固定成本的能力越强,科室住院床日边际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科室住院盈利能力。如果在新增床位分配时,同时根据床位紧缺程度和床位经济效益分配床位,需要设计一个涵盖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系数,根据此系数分配新增床位。床日综合系数可以根据科室床位紧缺数量占床位总短缺数量之比和科室床日边际贡献占床位短缺科室总床日边际贡献之比两个指标确定。本文对这两个指标权重均设为0.5,详见公式5。采用此种方法,科室应配置的床位数等于待分配的总床位数乘以科室床位综合系数占所有床位短缺科室总床日综合系数之比,具体见公式6。

(三)两种床位配置方法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6年某医院总共有29个科室床位紧缺,共缺少240张床位,9个科室床位富余,盈亏相抵共缺少245张床位。肿瘤科缺少床位数量最多,缺少52张,其次是儿科,缺少32张。床日边际贡献最高的是重症医学科1 678元,其次是心脏外科986元。可以发现两种方法配置的床位数差异较大,如果单纯依据床位紧缺程度分配床位,肿瘤科应分配的床位数最多,应分配108张床位,但是如果考虑经济效益情况,将床位紧缺程度和床日边际贡献权重均设为0.5,以此标准分配的肿瘤科床位数为62张,比第一种方法少分配46张床,造成此差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科床日边际贡献相对不高,床日边际贡献拉低了肿瘤科应分配的床位数。心脏外科由于床日边际贡献较高,采用床日综合系数法比单纯根据床位紧缺程度多分配17张床位。

表1 床位配置测算情况表

三、诊室配置

(一)根据诊室负荷程度配置诊室

科室日均门诊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室诊室负荷情况,医院可以根据科室以往日均门诊量情况分配诊室。科室应分配的诊室数量等于待分配诊室数量乘以科室日均门诊量占全院日均门诊量之比,如公式7。在具体分配时,诊室数量取整数,不足1的需将诊室数量调整为1,因为在实际开放门诊时,每个科室至少应分配1个诊室。由于计算时四舍五入的原因,总诊室数量超过待分配诊室数量,需对科室诊室数量调整,使总诊室数量等于待分配的诊室数量。

(二)根据诊室负荷程度和经济效益综合配置诊室

诊次边际贡献代表诊次收入弥补诊次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见公式8。只有诊次边际贡献大于诊次固定成本,每门诊结余才为正数。诊次边际贡献高的科室,每诊次收入弥补诊次固定成本的能力越强,科室诊次边际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科室门诊盈利能力,可以用诊次边际贡献指标代表科室门诊经济效益情况。如果根据科室诊室负荷程度和经济效益综合配置诊室,需要先确定诊次综合系数。诊次综合系数可以由科室日均门诊量和诊次边际贡献综合确定。在这里仍然对科室日均门诊占总门诊量之比和科室诊次边际贡献占诊次边际贡献合计之比两个指标权重设为0.5。

表2 诊室配置测算情况表

(三)两种诊室配置方法比较

某医院在两种方法下的诊室配置情况测算如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某医院2016年科室日均门诊量最高的是儿科534人次,其次是妇产科470人次。单纯以门诊量和按照综合系数法分配的诊室数量基本一致,只有儿科、妇产科、生殖医学科、皮肤科四个科室诊室分配数量不一样,差别主要是由于代表经济效益的诊次边际贡献的影响。在实际分配诊室时为了减少病人等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根据科室实际人员配备情况,相应调整科室诊室数量,以满足医院发展以及患者实际就诊的需要。

四、结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新增房屋建筑扩大后的空间资源进行提前规划和配置是摆在医院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也是体现医院管理人员决策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本文以某医院为案例,分别探讨了新楼启用时两种不同的床位和诊室分配方法,并引入经济效益指标边际贡献指标,对传统的资源配置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完善。通过对比发现:在床位配置时,两种分配方法差距较大,但在诊室配置时,两种分配方法差距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系数法下配置床位和诊室时,对于影响综合系数的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另外,医院在实际分配床位和诊室时,也应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学科发展规划、科室人员配备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医院新增空间资源配置。

猜你喜欢
床位数诊室边际
午后的诊室
学会坚持,学会放弃,理性行动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新开的诊室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边际环境污染效应
7万行业协会2020年完成脱钩
社区医生更应重视检测非诊室血压
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