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2018-09-10 07:22王德生
南北桥 2018年5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王德生

【摘 要】随着新课改对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作为初中生必修的素质课程开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如何在紧张的初中升学压力中找到一丝放松的空间,让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成为了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反思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2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了响应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顺理成为初中的必修科目之一。而作为一门开启不久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方法尚且没有形成一个规律。所以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拨开云雾见青天”,探讨找出适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義所在,从而不断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一、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鼓励学生引起重视

相比较于小学和高中阶段,初中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思维模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应试科目上,对于其他素质教育课程显得不够重视。我们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先向学生明确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当今,各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除了在大学阶段接受专业培养之外,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小学阶段由于思维和智力上的局限,教授的内容往往十分简单。而到了初中,这门课程的知识点会显得相对多一些,除了具体操作,还有一些计算机文明的教育。而当今计算机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渐渐作为当代人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彰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所以初中阶段的上机课也成为学生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他们培养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步骤。

而计算机文明的教育则主要是针对现代的年轻人而设计的,很多计算机使用者或者网络言论的发表者认为自己不重视计算机文明也并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实则不然。随着国家对网络舆论监管的加强,不当言论和违法行为将会受到及时的制裁和处罚,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加入这些概念,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提前了解政策,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发表正确有益的言论,避免触犯相关的法则。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引导学生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通过各类画图软件学生可以画出立体生动的图画,固定课程也能帮助他们提高打字速度。

二、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创设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这样的道理。初中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之后,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想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不仅要新奇,还得有趣。但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来说,想要挖掘有趣的知识点还是非常容易的。比如教学生制作电子相册的时候,这个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本来就是非常有趣的。但很多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会对复杂的步骤产生畏难情绪,我们要做的是划分具体的教学步骤。首先向学生展示成品,展示的电子相册最好是贴近学生生活本身的照片,比如学校和教室的实景,让学生产生很强的共鸣。这样强大的好奇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他们的畏惧感,激发他们去尝试学习制作电子相册。

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挖掘,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些活动和比赛。就接着刚才的电子相册举例,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在这个阶段的课程完成之后,可以举行电子相册制作的比赛。让学生提交自己的作品,经过筛选后对一些完成质量较高的学生进行奖励。而这个奖励最好也是关于计算机的,比如付费图片制作软件的安装包,能让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又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二)分组教学的应用

而在某些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独立完成某项作业的难度较大,会占用很多学习时间。我们可以考虑将学生分成随机的小组。为了彰显分组的公平,也为了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我们可以利用智能技术进行在线随机分组。每个小组确定下来之后,我们可以安排课堂任务。比如协商制定团体的头像,对他们来说头像既要展现整个集体的共同之处,也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造力得以激发,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小组的协商和合作这个过程,充分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引导初中学生了解课堂魅力之后,在某些教学章节或者部分学生的身上也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我总结了一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点,在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可以核对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与其他学科积极合作

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都能成为有力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知识也能在初中学习的其他学科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和一些学科的教师协商,在假期为了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做一个关于下学期知识的大纲。比如历史这门学科,可以要求学生整理一份大纲,针对重要的年代和事件进行罗列等等。这样的作业布置既能让他们觉得新奇,又能间接让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巩固。

(二)定期召开公开课

公开课一直以来都是各个阶段、各科教师展现自己教学水平的重要环境。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学生独立性极强的学科,具备召开公开课的客观基础。在课堂环境创设的前期,我们可以经常邀请学校的老师进行观摩并提出一些专业的意见。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调整和改进,也能通过这样的形式与教师们相互探讨,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课后任务的合理安排

初中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信息技术虽然是一门必修课程,但其成绩占比和主要学科相比还是存在差距的。在课堂上我们尽心教学,课后我建议尽量少布置一些作业,以免过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我们可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为学生留出时间完成课堂作业。课后任务的安排可以创新形式,如之前提到的和其他学科合作,总之可以不必安排太“硬”的作业。

四、结束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如何在不占用学生其他学科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展现学科魅力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学科老师的合作、与同行的相互探讨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我们注重方法,相信初中信息教学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