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018-09-10 06:14王永
南北桥 2018年5期
关键词:科学方法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王永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强调了现今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思想发展及学习特点,展开有效的语文教学。文本细读意在使学生细细品味文字,感受语文魅力,它贴合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可有效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 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85

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思想和感情的有效途径,在用该途径催发学生语文感情的过程中,从学生阅读时散发出许多的积极因素,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文本细读是基于文本深度分析的阅读方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语文,保证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形成既广又深的知识面。这种阅读方式深入挖掘语文内涵,改善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常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在了解现代小学生语文情感的发展特点后,结合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开启有效语文阅读教学。笔者从文本细读的概念、运用及作用等方面,介绍文本细读和它在语文阅读中的作用。

一、文本细读主要概念

文本细读是通过多次、多角度、深层次的阅读文本,是一种可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深层情感和探析文本深层次内涵的阅读方法。文本细读主在强调“细读”,教师通过细读深化语文教学讲解,学生通过细读深化自己的学习内容。文本细读的重点不仅在文字上,文本中除文字以外的内容,也是细读的重点,比如标点符号和文本结构。标点符号和文本结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因为在文本阅读中,标点的使用可使语气和情感的表达更加明晰,而结构让表达更显文本整体流畅,构建了文本的主要骨架,语文阅读理清文本骨架,就可以顺着骨架找到理解线索,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如果说文本是一栋建筑,那么文本结构便是构建文本建筑的主架,文字是填充在建筑各处的水泥砖石,标点符号是美化文本建筑的石灰油漆,只有将它们一一仔细分析理解,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这种语文阅读方式只有在教学的时候,被教师带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在他们的日常阅读中,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掌握能力。

二、文本细读增强学生阅读意识

文本细读与一般的语文阅读方式不同,它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更高,也更加注重文本深处的内涵理解和内容与背景的联系。当然,因为阅读能力的要求很高,所以文本阅读对阅读产生的教学作用也就越大。文本细读对小学生意识有很好的作用,它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文阅读基础。小学生处于意识成长期,意识活跃,但是缺少定性,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稍稍对学生有一点束缚,同时运用严谨但不失活力的意识锻炼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意识需要严谨、深入、注意整体、不漏细节,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本意义。现今应试教育过度重视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获得的成绩,导致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潜藏着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在小学语文中表露出的意识不强,本该在小学阶段建立学生独立意识和引导学生主动表达的教学工作不到位,最终导致学生在语文阅读时形成“光听不想”的习惯,学习无法向着正确方向前进。意识影响学生行为,同样地,行为也会对意识产生影响。如果学生在学习时,一直按照正确、有效的阅读方式进行文本阅读,那么他最终会拥有极具效率的阅读意识。比如学生在要阅读一篇文本,并且理解它的时候,先要做的不是直接拿着文本,立刻将全文通读一遍,而是要先去理解文本背景,了解文本背后的创作故事,看看文本内容是直接表达还是具有隐藏的含义。当学生将这些背景一一了解清楚之后,才开始阅读文本文字,进行阅读分析。这样,学生可以在边阅读的时候,边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想要表达出的内容。有的时候,作者文本中描述的场景,看似欢愉快乐,但是却是在表达自己心中的哀愁。这类文章如果不清楚背景,学生很容易理解不了或者理解错误其中的情感。但当学生经过文本细读的学习,开始有了重视文本背景的意识,便避免了这种错误发展,可以在阅读时快速找到正确的理解方向。

三、文本细读奠定阅读基础

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还未成型,教师用文本细读来奠定学生的阅读基础,可以使学生阅读基础稳固。从教学中教师的文本细读到学习中学生的文本细读,教师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一直都在做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从教师教学到学生养成细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对学生语文阅读保持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其中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要落到实处。因为在教学中,教师越是强调的内容,学生越能够形成思维印记。比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课堂上要求学生注意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带领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在标点之前稍稍停顿,那么当学生读文章、分析文章的时候,因为形成了思维印记,能够轻易找到该停顿的地方,那么他们便可以更好地剖析文本,理解文本内涵。

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未来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面对一篇阅读文本的时候,能快速反应出来自己应该做什么。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阅读时,可提供给学生一个细读文本的步骤模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便按照模板的步骤,落实所有阅读时需要做的工作,最终教师和学生一起验收成果。当效果不好或者学生阅读出现了问题,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狀况进行调整。学生熟悉文本细读之后,逐渐产生了自己想法,那时教师不需要再让学生按照模板上的步骤阅读,而是将模板作为教师给出的一种意见,再依据他们自己的学习特性,参考模板,对自己文本细读方式作出正确调整。学生阅读基础打得好,那么语文的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好。文本细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独立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对自我学习进行剖析,逐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是要教师做好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当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能力,那么学习上的问题学生都能独立解决。

总之,文本细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它在语文教学中,着重于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通过对文本的多角度理解,引导学生认识语文阅读的深层魅力,从行为入手,规范学生学习意识,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科学方法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四个全面”蕴含的科学方法对政治工作的启示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