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2018-09-10 06:14刘明建
南北桥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刘明建

【摘 要】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清晰的目标管理意识,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有效的分组教学,打破学生学习的错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隐语言。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86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数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科目,不管对于学生的升学还是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学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引路人,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关注学生学习上的误区,排解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索和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要有清晰的目标管理意识

教师就像一条船上的船长,学生是船上的水手,对于下一个即将达到的目的地,船长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达到目的地的征程中,需要准备的东西船长必须有明确的意识。目标有利于教师掌控教学进度,提高教学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教学管理中,很少有教师运用目标管理系统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或者一些教师有目标管理的意识,可是不能灵活的运用目标管理。首先,目标管理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管理意识,即Smart Goal。Smart Goal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具体,设置的教学目标不能模糊、空洞。比如,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个目标过于概括,显然,让全班的平均分提高5分,这更为具体。第二,最终的结果可以测量,教师在设定的目标最后能够得到一定的反馈,这需要教师长期以目标为努力的方向。第三,这个教学目标必须是教师能力范围内的,不切实际的目标会让教师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因此,目标必须做到量力而行。第四,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在设置学期目标时要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跃,就必须设置一个自己有挑战的目标。第五,要有一定的截止日期,这个目标不能遥遥无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可控范围内达成。

其次,教师在设置目标时,要随时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跟踪与调查,在一定时间里,积极的监测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所反应的状况。比如,教师设定的目标是在下一次的月考中,全班的数学平均分要达到106,而在这个月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练习反映出的问题较多,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一个反思,考虑其中的各个因素,查找问题的关键,以此让自己的目标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

另外,教师设定的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改变,因为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教师需要积极的应变,灵活的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时间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也可以以改变学生的某一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完成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目标是教师教学方向,它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天对教学充满激情,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工作内容。

二、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有效的分组教学

学风是评估一个班级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班级的学风较为散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所处的环境就像温水煮青蛙,缺乏危机意识和警惕感。最终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越来越糟糕,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努力建设一个优良的学风,让学生处于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之中,形成一个相依为强,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就像灯塔,照亮的地方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需要发挥学生自己的光芒。分组教学是打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利器,它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的减轻教学压力,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但是,分组教学模式常常被教师滥用,无效的分组和小组之间缺乏竞争都是教师常常犯的错误。教师在分组时,一定要注意小组的成员构成,需要将优等生与差等生进行一个有效的配比,比如,一个小组中必须要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优等生,才能形成优等生之间的竞争,还必须要有与优等生同等比例的学困生,这样才能形成优生带动差生的局面。另外,教师在每次的测试后,需要将每个小组进行一个排名,并且进行奖励,以此刺激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全班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竞争情景。有效的分组能够带动班级整体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打破学生学习的错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隐语言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内容后,对教师讲的重点画了记号,甚至还整理了一份自己的笔记。做完以上工作后,他们多数认为自己对知识点已经了如指掌,但如果让这个学生合上书做个简单的自我检测,他们瞬间就会忘掉三四成。这种学习错觉(误将熟悉当知道)是内隐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差异造成的。语言分为内隐语言和外部语言,通俗讲,内隐语言是我们自问自答或心中默念的言语,外部语言就是我们正常交谈或读出声音,小声默念的语言。内隐语言过于隐秘、快捷、破碎,而外部语言(或者书写表达)是逻辑、完整、成体系的,但如果一个知识点能用内隐语言描述,我们就会误以为自己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利用外部语言,将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外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在讲解谋道题时,教师可以邀请某个学生上来为学生讲解,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饱满、形象的语言将题讲解清楚。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引导学生测试自己是否真正的掌握知识。一是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讲给其他学生听,在解释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组织知識,构建出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完善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是让学生进行自我问答,将高中数学书上的例题全部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写一遍,然后比对例题的解题过程,查找自己的问题,在看解析的过程中,不断向自己提问。知识点不是孤岛,而是由逻辑关系构成的,这需要学生通过外部语言去描述、串联,唯有经过外部语言检验,才是对知识真正的掌握与理解。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指导者、教化者,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文化观,让学生能够有条理、有层次、有逻辑的思考问题,并且能够领悟到数学的神秘之美、科学的奥妙之美、数字的逻辑之美。从而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树立一个高远的人生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