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2018-09-11 09:46岳守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岳守忠

摘要: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语文教学改革是关系着整个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集结心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且保障改革结果的切实有效。这需要我们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改进我们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面对教育改革,教师要正确审视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各个方面教改的落实。教师赋予了很高的期待,希望能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实。好的教师,需要专业的技能,懂得怎样去教书。但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和身心健康,而我们现在仍未全部摆脱过于功力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当成学校竞争、教师竞争、学生竞争的工具,因此教育出现严重的异化。在严重的异化过程中,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理想追求。首先,教师对教育失去了爱。在现在的评价体系下,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分数和名次,从整体看,教育队伍更多的是关注怎么对学生进行功利的教育。对应这样的社会状态,教师要自觉地去思考,懂得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关注孩子的兴趣,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和终身学习及成长,不能围绕分数,让孩子从小背负沉重的学习压力,这就摧残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而真正有多少教师能够坚持和坚守。改变这样的现状是教育改革制度提出的必要性,制度不改,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会在教育工作中感觉很痛苦,而放弃了教育理想的教师就没有那么扭曲和纠结。很多教师知道不应该这样对待学生,但是现实对他们要求分数,制造分数,最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享受各种各样的待遇。因此,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理想的回归。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样的理想存在,并不断推动这样的改革。

二、用活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

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但这种语文知识不再是过去所做的那样机械地从语言学教科书或语言学专著中搬来,而是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出来的活的、动态的知识,以利于指导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这样的知识短文要编得好不容易;但总要试着去做。北京的章熊和江苏的柳士镇、朱泳燚等几位先生,在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诸位前辈的鼓励下,已先后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志于此的同志应当在此基礎上继续探索,使长期以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脱离生活中语言的实际应用的状况,在世纪之交能有所改变。语言的实际应用的练习,最好与阅读课的“思考与练习”分开来编,因为二者各有训练任务,不宜纠缠。语言的实际应用,在现代语用学中称为“言语”训练,我们过去在这方面研究不够,今后需要加强。

三、创设课堂多媒体情境教学

情境教育的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那么,在教学中怎样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情境,寓情于教,以促进学生素质的主动协调发展呢?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以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诗歌《瀑布》一课时,在初读课文时,我先借助音乐形象渲染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课堂气氛随着声音的变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学生们被深深吸引住了,整个思维仿佛都跟着作者走在参观瀑布的路上。接着,“山路忽然一转”,便利用多媒体将瀑布的画面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让学生们在动的画面中从视觉上感受“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随着参观队伍的走近,将画面由远渐渐拉近,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这样,不但让学生懂得作者是“先听其声,后见其形”,而且知道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同时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气氛既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做了较好的情感铺垫,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通过生活来理解课文

文章的作者在创作时离不开生活,文章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看法以及情感的寄托,如果老师能带着学生返璞归真,必将收获颇多。

很多文章的创作背景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如果学生不能将这一点弄清楚,在理解文章时肯定会遇到困难。例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反讽性很强,充满时代气息。如何让学生深刻而形象地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老师起着重大作用。老师在讲课文前,有必要先为学生讲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作者有了这样的情怀而创作了这篇文章,也让学生对隐藏在文章后面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对全文就有了正确的感情基调,在理解句子的含义时就有了大方向。

五、引导发现,激活创新思维

第多斯惠说,科学的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种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我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揭题后,我让学生据题发问。学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我又启发学生:能否据此发现提问的一般方法?学生思考后回答:提问就是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我便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去文中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使学生在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小学730700)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