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9-11 09:45董秀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观察方法观察能力高中生物

董秀娟

【摘要】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形式,人们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并善于思考,才能更好地进行观察。生物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生物体、生命现象及其本质并不断思考的能力。觀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观察兴趣 观察能力 观察方法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标的持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仅限于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而更多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已经成为众多教师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实验能力是学生多项能力综合的表现,其基础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其他各项能力。高中生物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升学生们的观察能力,生物教师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是和思维活动联系紧密的一种主动知觉,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人的大脑不会对任何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都做出知觉,只有在对一些客观事物产生兴趣的前提下,才会对其进行观察并产生知觉。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事物,首先需要设法让学生对这个事物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去加以观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们的学情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容易被学生们接受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疑、合作探究、小组竞争、趣化知识等各种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但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让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事物的观察中,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观察,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必要前提,也是生物学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为未来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需要观察的事物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物体的形态、颜色、位置,实验中气体的吸收和释放,沉淀情况、挥发状况等,如果学生们不能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那么在学习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为了保证观察效果,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第一,观察之前要明确观察目的,从而确定观察的方向和方法。第二,选择观察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观察活动。第三,观察之前学生们要明确观察顺序和各个环节中所使用的观察方法如验证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循序观察法、动态观察法等,从而确保观察效果。第四,学生们要能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记录,并通过记录来分析观察结果。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才能提升观察的有效性,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不断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三、明确实验仪器原理及实验药品特性

明确实验仪器的原理和试验药品的特性是学生科学、有效展开观察活动的前提,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不了解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那么就只能盲目进行操作且无法抓住观察的重点,只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强调下来观察实验,这就无法真正提升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此外,由于对仪器和药品的不了解,学生更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或观察对象错误等诸多问题,从而不利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开展。

例如,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了解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原理及特点,只是直觉认为高倍镜的倍数高观察起来会更加清楚,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验中一味地使用高倍镜。但实际上,高倍镜由于其倍数大、分辨率太高的特点,不适用的实验现象也有很多。学生在一些不适用的实验中使用高倍镜,就会导致自己的视野变小,不能观察到想观察的现象,这种盲目的选择就是由于学生对实验器材没有充分了解所造成的。因此,在实验开展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认识实验器材的原理并掌握实验药品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实验活动,提升学生们的观察能力。

四、带着问题进行观察

生物教学过程中,同一个实验会出现多种试验现象,如果试验的目标不同,学生们需要观察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为了让学生们在实验课程上能够准确观察实验现象,提升观察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实验之前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设疑并由教师加以指导,这样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展开观察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观察目的

的实现,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之前,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设置几个问题:(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用无水乙醇来进行色素的提取,如果采取其它的试剂来取代无水乙醇可不可以,如果可以能用什么?(2)在实验中,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3)实验中是否必须要加入二氧化硅,为什么?如果不加又会出现什么情况?(4)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可以使用滤纸进行过滤?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试验步骤、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中来,从而有利于观察活动的高效开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五、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学生开展观察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实验现象并获取实验数据,通过对现象和数据的分析来获取一定的实验结论。但是,高中生物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只是在用眼睛进行观察,并没有认真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和结果,没有做好观察记录。这样即便学生认真观察了整个试验过程,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分析时也难免会忘记一定的关键数据。因此无法有效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观察活动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活动过程中要手眼并用,随时都要客观、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以利于在实验完成之后进行分析。

六、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学生完成观察活动之后,老师应当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开展讨论,这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纠正,帮助同学们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此外,学生们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通过相互补充得到更加准确的观察结果,有利于观察结果的分析。最后,学生们还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同学的观察方法,积累经验并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

七、总结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高中生物所需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更好地观察事物、获得知识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在观察过程中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观察能力,为生物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裴银龙.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16,(12) :47.

[2]丁亚军.论高中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成才之路,2017,(30) :41.

[3]金雪花.浅谈观察能力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246.

猜你喜欢
观察方法观察能力高中生物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感悟传统 心存真挚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观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