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学习的思考

2018-09-11 09:45相龙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堂学习教学思考生活化

相龙艳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当前的重要问题。由于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数学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低质量状态。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实例,能够简化数学知识的难度,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学习,主要从教学情景、教学语言、实践体验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课堂学习 教学思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何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交流活动,笔者在教学中有一下几点看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难以提升,严重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教學方式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开展数学教学,只是将教学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严重阻碍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教师认为一些数学教学知识较为简单,不需要备课的在课堂上以参考教材为依据,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不仅无法提升课堂质量,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的计算知识均涉及了数学公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若是教学课堂过于枯燥,将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事务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不愿意主动记忆公式。

(三)教学目标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借助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就当前教学现状而言,数学教学过于依赖教学工具的应用,只重视教学结果的精准性,忽略了解题过程教学。例如:在九九乘法表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并没有重视计算过程的讲解。这些教学方式与新课改教学理念偏离,严重影响着计算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学习方式应用

(一)创设生活化数学情境

在新课改下,生活情景化是首要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乎所有的站各级均有情景主题图。例如:在小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数字”章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熟知的情境图,例如:可以数铅笔、水果、动物等。在第六章节中的“购物”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文具商店货架视频,教学情境图可以更好的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创建与学生生活相符合的情景,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可以创设生活情景的教材内容,在实际的案例中引入数学知识,促使数学知识生活化。随堂问题而已需要以生活问题为主,促使学生能够依据所学内容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

(二)数学语言生活情景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中也应该加强生活化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不少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数学教学其实是数学语言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为题交通就是语言交流,使得学生能够接受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将数学语言进行加工简化,使得语言更加的有趣、丰富,例如:可以将数字比较换成大小排对,将货币元、角、分转化为小小售货员。还可以将顺口溜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顺口溜能把数学知识形象化,提高趣味性,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认识“<”“>”,的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知识充满好奇,学劲十足。

在8的进位算法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建简单的生活情景,才能够引导小学生探索生活情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融合。老师分别准备了两筐葡萄,其中一筐6个葡萄、另一框6个葡萄,那么老师总共准备了多少个葡萄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就会主动去思考,使用凑十法能够发现,从6个葡萄的框子里拿出4个,放入6个葡萄内,那么一筐中有10个葡萄,另一框里则只有2个葡萄,进而能够得出老师总共有12个葡萄。

(三)生活化的实践体验

只有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学习流程,才能够确保学生获取更多趣味性的数学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解决能力。重视学生的体验、经历,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学习了“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或说一说生活中的图形。再如“认识人民币”,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实际购物体验,这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下,学生能够获取到需要的知识,进而实现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不仅要紧扣课程标准,还需要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实现学生认识、解决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教学资源。“认识图形”“认识人民币”以及数的认识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形式,使学生多方面感知数学知识。这样做到了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四)生活化的课堂练习

数学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课堂的巩固练习十分重要,教师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关联度高的练习题,如认识图形一课设计人的身体图形的练习,数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数一数课桌或数一数教室里的花盆等。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够体会数知识的真实性,明确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客观存在,且能够看到、摸到的,数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也需要明确只有将数学知识引入生活中,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了解数学,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数学生活化的思考

学习数学并不是简单地将数学生活化理解生活就是数学,不能为了数学生活化而忽视数学的教学本质。教学中创设的学习场景、问题的设计都要利于教学重点知识学习,而不能流于形式,没有为学生设计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以及学习场景,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如果学生具备认识纸币的能力,就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认人民币面值。教学中不能数学知识的学习完全寄托于生活,要依托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总结出数学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其应用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教师必须要不断将数学知识引入生活中,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张建伟.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

[3]许桂兰.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函数奇偶性教学为例[J].学周刊,2015,10(18):182.

[4]陈建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16(22):127.

猜你喜欢
课堂学习教学思考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