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数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的关系

2018-09-12 10:41马建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脉压动态血压

马建华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75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血压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根据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组,比较不同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与动态血压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以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中位数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病程、吸烟史、血脂异常发生率对比无差异,C反应蛋白高水平组患者24 hMDSBP、24 hMDBP、24 hMPP、PPI分别为139.8±12.5、89.6±11.8、71.6±7.8、0.66±0.08明显高于C反应蛋白低水平组患者IL-17高水平组患者24 hMDSBP、24 hMDBP、24 hMPP、PPI分别为137.9±12.7、88.5±7 .5、75.8±10.6、0.59±0.06明显高于低水平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IL-17均与24 hMDSBPP、24 hMDBP、24 hMPP、PPI呈正相關(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与患者动态血压指标密切相关。

【关键词】动态脉血压;高血压;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4..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5例,本研究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指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知情同意本研究;②依从性好,能完成随访;③患者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出现严重高血压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心脏病等;②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或孕妇、哺乳期不能配合研究;③发生过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④近期存在输血、感染或其他可能影响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疾病的患者;⑤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中男92例,女83例,平均年龄60.2±6.6岁,体重指数(21.6±1.8)kg/m2。所有入组患者均取得本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得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

1.2 动态血压检测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DS-250型全自动血压检测仪(日本尼式)进行血压监测,将血压监测仪袖带固定于患者左侧手臂,并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相关相关知识的宣教。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为白昼血压和夜间血压监测,白昼时间为6:00~22:00[2],夜间时间为22:00-次日6:00,均为每隔20或30 min测量一次血压,收集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血压测量有效率需达到80%以上(有效数据定义为测量结果在患者实际血压的合理范围内),由动态血压检测仪连接计算器直接计算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MSBP)、24小时平均动态舒张压(24 hMDBP),24小时平均脉压(P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动态舒张压,动态脉压指数(PPI)=24小时平均脉压/24小时平均收缩压[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4]。

2 结 果

2.1 不同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以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中位数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组[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病程、吸烟史、血脂异常发生率对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不同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以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中位数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组,C反应蛋白高水平组患者24 hMDSBP、24 hMDBP、24 hMPP、PPI分别为139.8±12.5、89.6±11.8、71.6±7.8、0.66±0.08明显高于C反应蛋白低水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L-17高水平组患者24 hMDSBP、24 hMDBP、24 hMPP、PPI分别为137.9±12.7、88.5±7.5、75.8±10.6、0.59±0.06明显高于低水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与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的关系

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C反应蛋白和IL-17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反应蛋白和IL-17均与24 hMDSBPP、24 hMDBP、24 hMPP、PPI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6、0.658、0.763、0.638和0.484、0.678、0.783、0.678)(P<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与患者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5]。高血压的发生可诱导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并发症。血压水平是反应患者高血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但是随机血压水平容易受患者心情、身体状态的影响。动态血压监测能反应患者血压动态水平变化,有助于反应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真实情况,能反应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高血压患者存在炎症状态,炎症状态程度与患者高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炎症反应程度能反应高血压病情,血压中C反应蛋白是重要的炎症因子,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与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与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IL-17是淋巴细胞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IL-17含量上升促进炎症瀑布形成、促进血管局部损伤情况。

动态血压是患者24小时血压的变化规律反应患者血压的临床特点,加强患者血压管理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内容,血压是由平均动脉压和脉压构成,平均动脉压主要受心室射血分数和外周阻力的影响,而脉压主要是受动脉弹性和脉搏折返波影响。脉压随着患者血管弹性变化而发生节律性变化与患者血管状态密切相关,脉压指数(PPI)作为反应机体患者血压的重要参数,是反应患者血压的重要临床参数,范围在0~1之间,数值约接近1于患者血管顺应性越差,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本研究證实了高水平C反应蛋白和IL-17患者PPI指标更高,这就提示患者炎症状态与脉压更高,这就提示炎症水平能较好的反应机体血管损伤状态,能反应高血压患者病情。

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和IL-17患者24 hMDSBP、24 hMDBP、24 hMPP均明显更高,24 h24 hMDSBP、24 hMDBP、24 hMPP能反应机体真实状态的血压状态。这就证实了炎症状态与血压水平的良好相关性,进一步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C反应蛋白和IL-17与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高血压病程成正相关。这就意味着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能反应高血压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是高血压的病情程度的重要表现,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证实患者C反应水平和IL-17水平与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密切监测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IL-17水平能反应高血压病情程度。

参考文献

[1] 索红亮,王硕仁,吴爱明,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炎症状态下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其相关中医证候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28(3):175-178.

[2] 李 华,龚艳春,郭冀珍,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亚临床炎症状态[J].上海医学,2004,27(6):386-388.

[3] 郑红梅,杜雪平.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29):3421-3424.

[4] 周艳英,江雪燕,马晓棠,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5,(7):406-408.

[5] 杨连招,杨 永,张 瑛,等.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9):3619-3623.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脉压动态血压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控制血压刻不容缓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