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第二期开讲

2018-09-13 04:53周滎鸿杨慧敏
现代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讲坛美术史四川省

周滎鸿 杨慧敏

2018年2月8日下午2时30分,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现代艺术》杂志社主办,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的“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第二期如期举行。本期讲坛主题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对四川历代大师绘画书法珍品的观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史》作者唐林担任文艺讲坛第二期主讲,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担任学术主持。

主讲人唐林从“中国绘画史上的四川名画”、“中国书法史上的四川书法名作”、“中国文人是中国古代书画创作的主要力量”“中国历代高僧是中国书画创作的重要力量”四个部分,对四川籍绘画名家黄筌、黄居宷、文同、苏轼、赵昌、石恪、法常、扬无咎、蒋兆和、张大千等,以及书法大师武则天、李白、李建中、苏东坡、无准师范、圆悟克勤、 兰溪道隆、郭沫若等人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了讲解和分析。本期讲坛从内容上看不是简单地分析艺术作品的鉴赏方式和审美情趣,而是对现场观众“猎奇”心理的一次极大满足。唐林在本次讲坛中结合作品讲述了大师们在创作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这些奇闻异事不仅拉进了我们与书画名家大师的距离,也更利于我们了解和赏析那些作品蕴含的深层意义。

据唐林介绍,“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出自苏轼《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一诗,以此句为题目,意在回望传统。“珍品”的界定标准是:(一)画作列入“100幅中国名画”或者叫“中国美术史100幅名画”,有的也叫“代表东方最高成就的99幅绘画”;(二)画作列入日本国宝。主讲人唐林妙趣横生的讲解方式、精彩丰富的故事内容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奇妙的文化之旅,让我们仿佛随着那些生动的故事回到古代,与大师们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讲坛最后,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作了总结。他对唐林关于“珍品”划分的标准表示认同,他认为唐林以史学家的眼光详细地分析了四川绘画家、书法家在四川和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他也分享了自己听完讲座后的两点感想:

一、潜心致至 静以修身。书法的标准应该是美,美是至高无上的准则,只有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书法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书法艺术。书法与人的气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审美修养、审美情趣等联系在一起,它是线条构成的一种瞬息万变的艺术。古代书法家以高僧居多,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能静下心来书写,能把他们的修养、情趣、爱好等融入到书法当中,因此书法也是一种修身的艺术,具有修养身心的作用。汉字是我们的根脉和精髓,汉字符号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我们不能忘本丢根。

二、顺乎自然 创新发展。巴山蜀水的自然风光给画家带来了很多启迪,今天的画家要不断地超越前人和自我,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笔墨表达方式,这就需要从自然山水中去吸收营养。如果一幅画能够在留白、虚实结合和艺术张力中给人以启示,那这样的画才是真正的艺术。今天唐林讲述的作品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他从美术史的角度讲了这些作品的历史渊源和馆藏价值等,告诉了我们如何在浮躁的社会中安静地欣赏艺术。

讲坛结束后,主讲人唐林在接受《现代艺术》记者采访时肯定了“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的这种形式,同时他对未来办好讲坛给出了建议:首先,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继承传统。中国传统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只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学习、领悟和理解,才能创造更高、更好的艺术作品。其次,艺術的发展要面向未来,勇于创新。艺术的创新,一方面要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不断创新。艺术只有不断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不断发现新的创作领域、新的创作题材,才能产生新的创作灵感和新的表现形式。在谈到如何推动艺术真正地繁荣与创新时,他表示,艺术的繁荣发展不但需要个人力量的推动,也需要官方力量的支持,并且从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官方力量的支持是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术主持李明泉在采访中表示,“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在艺术上、学术上和审美普及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讲坛这种形式,不仅能将《四川美术史》的作者唐林关于艺术的体会、感悟、研究成果以及美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向社会大众进行宣传普及,还能借助《现代艺术》的平台进行发声,让大众了解四川艺术家们的艺术思悟和艺术成就。其次,这是一个惠及大众的审美活动。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从广泛意义上来看,是审美生活的需要,没有审美生活的时代和民族是物欲化的,既美又好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美”需要靠艺术家、美学家们来传播和弘扬。尽管每个人的爱好有不同,但是通过这样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坛,观众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触动,对“美”及“美”这一艺术门类会有更全面的了解。我相信,在讲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素质和综合素质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讲坛的举办也是《现代艺术》杂志社走进社会、走进民间、走进群众、走进社区的一场文化艺术的审美普及活动,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条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下来,“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将继续邀请省内、国内知名文艺家,每月举办一次,每期讲坛内容将在《现代艺术》杂志上倾情呈现,为年底推出“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学术特辑奠定基础!2018年,《现代艺术》杂志社将策马扬鞭,奋勇向前,继续为推出优秀作品、推出优秀人才,推动四川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讲坛美术史四川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英山 组工干部上讲坛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321”模式构建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聆听花开静待绽放
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郭诗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