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衬砌混凝土工程温控应用研究

2018-09-13 08:26辜振睿方博陈伟侯维红纪宪坤
商品混凝土 2018年8期
关键词:温升测温隧洞

辜振睿,方博,陈伟,侯维红,纪宪坤

(1. 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83;2.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结构物的尺寸增大、强度等级提高、胶凝材料用量增多,很容易引起混凝土早期水化反应集中放热,热量快速蓄积于混凝土内部,且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使得混凝土内部升温过快、过高,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不同部位的混凝土结构物,其外部存在各种不同的约束条件,内外温差过大会在混凝土中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温度裂缝随之产生。温度收缩容易引起混凝土结构物早期、后期非载荷裂缝的增多的现象的发生[1-3],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防水性和耐久性。

隧洞衬砌混凝土,其底部受既有混凝土和岩层接触面的约束,加上隧洞中通风条件有限,内部环境温度较高,在高温季节施工,很容易由于温度应力过大在被约束的条件下产生裂缝,因此,本研究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调整,掺入水化热抑制剂 HHC-S,以及对现场混凝土温度数据监测,对比其温控效果;并进行同期试验,对比掺入外加剂后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混凝土凝结时间差以及不同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比等性能。

基于此,通过调控混凝土温升历程降低混凝土结构物早期温升,以减小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的风险[4-7]。

1 工程信息概况

本次工程应用部位为浙江省某引水隧洞工程,项目地点位于杭州市富阳区,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衬砌,模板采用台车钢模板,每段长度为 12.0m,单段总共约140~150m3混凝土。

隧道衬砌混凝土等级为 C30W8F50。胶材总量为46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为 368kg/m3,水泥用量多,水化热大导致结构内部绝对温升值高;衬砌设计厚度为0.5m(由于爆破围岩厚度不同、导致实际衬砌厚度稍不均匀)。

2 试验原材料及方法

2.1 原材料

水泥:安徽海螺水泥厂,P·O 42.5 水泥。

粉煤灰:浙江富阳新洲建材有限公司,Ⅱ级粉煤灰。

砂:水洗砂,细度模数 2.1。

碎石:当地石灰石矿,级配良好,颗粒尺寸 5~20mm、20~40mm,混凝土配比比例 45:55。

减水剂:兰溪市科建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型号:ZP-Ⅱ,聚羧酸型。

引气剂:河北混凝土外加剂厂,型号:DH-9。

水化热抑制剂 HHC-S:主要成分为羟基羧酸类化合物,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2.2 仪器设备

预埋式测温线:参数符合 GB/T 51028—2015《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的要求;

建筑电子测温仪:北京海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JDC-2。

2.3 试验方法

2.3.1 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拆模时间

按 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中规定,检测各样品的混凝土拆模时间、抗压强度;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采用实际生产配合比。

2.3.2 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及其经时变化

按照 GB 8076—2008中规定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坍落度。2.3.3 混凝土温度测试方法

参照 GB 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中规定选用测温元件测试混凝土温度,包括混凝土入模—达到温峰—降温至室温的整个温度变化历程。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混凝土试配

相关混凝土各项物理性能试验均采用现场混凝土实际生产配合比,设计坍落度 190mm,具体配合比见表1。HHC-S 的掺量为胶凝材料的 1.0%。由于掺量较小,掺入方式为直接外掺。

表 1 混凝土配合比

空白混凝土与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保持不变,通过调整减水剂的用量调节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控制在 (180±20) mm,具体见表 2。

表 2 混凝土坍落度及抗压强度

3.2 试验测温设备的准备

温度监控仪为建筑电子测温仪,为确保监控数据的准确性,正式使用前对每一根测温线进行了校准,以保证后期数据的准确性。校准过程为将温度线的传感器与标准温度计(已经过计量检测部门校准)同时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读数后记录二者的差值(温度计读数减测温仪器读数)。

各测温线之间区别较小,误差范围大致-0.3~+0.5℃,符合 GB 51028—2015《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中 5.1.3 中要求的“温度监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其允许误差不应大于 0.5℃”

3.3 混凝土内部温度历程测试与结果分析

隧洞衬砌的混凝土设计及埋线见图 1 所示,测温线的埋设参照 GB 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埋设部位选在隧洞的垂直方向的中心部位,分别埋设了距岩层侧 5cm 处、距空层侧 5cm 处以及中心部位 25cm 处。

混凝土温升试验数据见表 3 所示。空白、掺HHC-S 水化热抑制剂混凝土中心部 25cm、岩层侧5cm、空层侧 5cm 的温升曲线见图 2、图 3 所示。

图 1 隧洞衬砌设计及埋线图

进行试验段工程应用时,隧道未完全打通,所以隧道内部的环境温度较为恒定,工作时间段 31.0~32.0℃,非工作时间段 28.5~29.5℃;空白混凝土试验段 10h 时撤去模板,掺水化热抑制剂 HHC-S 较空白混凝土有 6~7h 缓凝,HHC-S 混凝土试验段 17h 时撤去模板,较空白延迟 7h。

温峰出现时间,空白为 14~17h,较拆模时间晚4~7h;掺 HHC-S 为 19~22h,较拆模时间晚 2~5h,具体见表 4。在混凝土尚未到达温峰之前,且混凝土强度已满足拆模强度时,拆模带来的散热条件,有利于早期温升的降低,但是要注意控制里、表、环境的温差,须满足 GB 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的规定;且在混凝土达到温峰且内外温差较大,超出规定值时,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

表 3 混凝土温升试验数据

4 结论

(1)在混凝土工程应用试验中,对比空白混凝土,掺 HHC-S 水化热抑制剂,通过调控混凝土的早期水化进程,避免了胶凝材料早期水化反应的集中放热,混凝土温升降低了 10.4~11.5℃,温峰时间延迟约2.4~7.2h。

(2)掺入 HHC-S 的混凝土对比空白混凝土,3d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其后强度增长稳定,7d与空白混凝土近似、28d 混凝土抗压强度略有提高。掺HHC-S 的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初始坍落度及 1h 无明显影响。

(3)掺入 HHC-S 的混凝土对比空白混凝土,初凝时间相近,终凝时间差在 7h 左右,其凝结时间差较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胶凝材料中 C3A 等矿物早期先行水化放热,其后提供散热区间,避免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矿物集中水化放热。

综上所述,掺入水化热抑制剂 HHC-S,能降低混凝土结构物内外温差,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的风险,但需要注意提前作好混凝土试配,控制、协调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拆模时间与现场施工进度。确保混凝土的里、表、环境的温差满足 GB 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的规定,在混凝土达到温峰后内外温差超出规定值时,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避免降温速率过快。

图 2 空白混凝土温升曲线

图 3 掺 HHC-S 混凝土温升曲线

猜你喜欢
温升测温隧洞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风摩耗对温升的影响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超前预报结合超前探孔技术在隧洞开挖中的应用
硬线测温探头在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应用
LED照明光源的温升与散热分析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降低某核电650MW汽轮机盘车轴瓦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