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语用的英语课堂的思考

2018-09-13 11:20张建民
创新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上学交际

张建民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笔者通过这三次试上观察发现,教师有时过分追求教学活动的表面形式,而不关注语言内容的学习,有时仍停留在机械操练句型,枯燥讲解语法的层面,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较少,只注重让学生模仿,虽然学生表面上能够互动交流,但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并未在听说上得到独立的训练和提高,语言的运用也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缺乏灵活性。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缺乏独立思考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把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文本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无论是课前导入、创设真实的情景,还是学习新知、巩固新知以及结果设计,教师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听说思维训练,使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二、课例背景

1.课例内容介绍 (见图1)

本课是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第二

单元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中第一课时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故事内容为:Yang Ling和Su Hai谈论Su Hai的新家,由于Su Hai家距离学校比较远,她们讨论到了如何上学的问题,最后Mike、Liu Tao也加入到谈话中,互相询问对方如何上学。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My new home已经了解到Su Hai搬家这个故事的背景,为学生学习新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学生在接触到五年级新的单元时,对新故事并不感到陌生,能够很快融入故事情节。由家的远近讨论到上学的方式,过渡自然,易被学生接受。

三、故事文本教学实例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英语教学活动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通过故事文本教学以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故事情景,让学生在立体、多维的情景中,听说运用语言材料,获取知识和体验真切的情感。它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悬念、乐趣和挑战,能有效拓展学生英语思维和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听说技能,以及在语境中的语用体验,实现真实意义上的语言建构,形成能力。

1.情景铺垫,层层紧扣

故事文本围绕Su Hai的新家展开,Su Hai与Yang Ling从谈论自己的新家、家距离学校的远近讨论到上学的方式,引出这篇文章的主题“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案例1】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展现Su Hai新家的图片,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储备来说一下对Su Hai新家的感受,学生能够各抒己见:Her home is big./Her home is very clean./Her home is nice and tidy./…

【分析】

真正的语言交际是建立在信息沟的基础上的,没有信息沟就不可能有真实的语言交际。教师的教学既有生动的图片,又有丰富的语境,不仅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在形象思维的助推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顺畅且高效。

2.逻辑串联,交际技巧

在完成文本的初步整体感知后,教师应顺应故事脉络,引领学生细化文本学习,把零散、易忘的英语对话还原成一个直观化、生活化和逻辑化的意义框架。文本的故事性梳理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别和记忆语言。

【案例2】

教师教学的第二个步骤就是顺着故事的发展往下拓展。学生在得知了Su Hai上学的方式后,也想知道Yang Ling是如何上学的,那么如何询问Yang Ling上学的方式呢?这个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再次回顾本课的重点句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还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个交际技巧,就是在询问别人的信息之前,先要介绍自己的情况。这个问题抛出来后,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先介绍Su Hai的信息,所以笔者在第二次试上的过程中降低了难度,让学生先来扮演Su Hai,介绍自己的信息,再给出Tips,如果你想知道别人的信息,请先介绍自己的信息。这样学生在一开始已经扮演过了Su Hai,那再让他们作为Su Hai,询问Yang Ling的信息,就简单多了,学生就会根据刚刚教师给出的Tips,先介绍Su Hai自己的信息,再问Yang Ling的信息了。

【分析】

Ellis指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扮演语言使用者的角色,他们所进行的互动应与真实生活中的互动过程相一致。交际和实践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应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参与真实互动的机会,使他们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体会、理解并运用语言。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是想要承接文本之前的内容,和之后的内容得到逻辑上的串联,并且教授给学生一个交际技巧,一箭双雕。

3.顺应文本,完成任务

【案例3】

教师根据文本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把文本制作成一幅地图,将文本中的语言转换成学生一目了然的地图,让学生能够将文本语言,转换成地图信息,最后输出信息。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根据地图完成几项任务(见图2)。

【分析】

语言的习得是以理解意义为中心的。让学生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景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案例1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理解之前,做好了情景的铺垫,详细介绍了故事的背景。所以教师在案例3中,利用地图,融合本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将课文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地图中将文本的部分信息展现出来,还需要学生根据自读课文,找出教师所给任务的答案,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渴望和学习热情,引领学生带着猜疑进入文本的整天认知,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同时,学生的猜测和想象力也得到了训练。

4.学习迁移,情感升华

此文本主要是讨论以何种交通工具上学,教师借助板书用简单、标准的语言结束文本故事:

Su Hais home is far from school, so she comes to school by bus. Yang Lings home is near school, so she comes to school on foot. Mike comes to school by metro. Liu Taos father is a taxi driver, so he comes to school by taxi.

之后,教师提纲挈领地导出:Every road leads to Rome, but choose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environmental way to come to school.

【分析】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他们的思维活动比较粗浅。教师应层层引领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文本所传递的内涵。课本内容看似简单,但仔细研读教材,完全可以挖掘并逐步提炼和概括出它所传递的深刻的情感价值观:对于交通方式的选择不仅要选择最便捷的方式,还要低碳环保出行。可见,文本解读不是冷冰冰的分析,而是要读出文本的真正價值。教师要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读出文本的真谛,应该从文本出发去设计教学,同时也要从能力出发,设计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素养。

总之,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具体实施者,应该了解学生,悟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和科学整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教师假设的情境中交流出有意义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上学交际
情景交际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交际羊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上学啦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