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比里亚种地的日子

2018-09-14 04:48大海
看天下 2018年25期
关键词:老黄利比里亚木薯

大海

到非洲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这个中非小混血。他五六岁的样子,长着中国人的脸型,头发比黑人软和长,有中国人没有的卷曲,皮肤是棕黑色,比当地黑人还是稍微白一点。

他非常调皮,整天手脚闲不下来,一口非洲英语,可是除了“爸爸”,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由于我会说英语,与他很快便熟悉了。后来才知道,他是我们公司在利比里亚农场负责人老黄的儿子。

上世纪末至本世紀初,利比里亚前后经历两场血腥内战。战争结束后,中国为利比亚提供了一系列援助,农业援助是其中一项。于是,原本在国内中部地区一个基层农技站担任干部的老黄,和其他同事一起,被调到利比里亚工作。

内战以后,利比里亚粮食多依靠各国援助和进口。但事实上,这个国家其实很适合耕种——有着大片肥沃的土地,降水也很丰富,粮食低产的主要原因还是缺少农业技术。因此,中国的农业援助更像是“授人以渔”,通过在当地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培训和交流等方式,教会当地人更为先进、高效的农业技术,从根本上改善当地人的生存状况。

老黄所在的援助队刚到利比里亚的时候,面临许多挑战。内战平息后不久,利比里亚又遭遇肆行于西非的疫情——埃博拉。由于战争与疫情的破坏,利比里亚国内基础设施崩溃,腐败猖獗,安全形势堪忧。更重要的是,教当地人科学种地几乎需要从零开始——这里的人还停留在“刀耕火种”时代,把种子丢下去就等着收了。

此外,语言也是个问题,至少对于老黄来说——因为整个援助队,只有他不会说英语。其他人揶揄他,找个当地女朋友学起来就快了。当时,队里的年轻男同事基本都找了当地姑娘恋爱。

老黄还真的在当地找了个女朋友,名叫Lily,当时还在上中学。于是,老黄白天让同事每天教他10个单词或者短句,下班后约会时就使用这10个单词,日积月累,他跟当地人沟通也就越来越顺畅。后来,陪老黄练英语的Lily成了他的妻子,在他的支持下读完了大学,两人还有了个儿子。

随着时间推移,老黄的同事陆续回国,而他却留在了利比里亚,还做起了“地主”。那时,有许多中国人看好利比里亚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和当地人开设合作农场,我老板就是其中之一。

只有老黄能用一口流利标准的“非洲英语”跟当地工人沟通,带他们干活。用老板的话说,要是没有老黄,农场根本开不起来。

开始的时候非常不容易。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旧时的耕地早已杂草众生,想要种田,就要在丛林和大草原里开荒。老黄他们就和当地人一样,住在茅草棚子里,吃的也是当地的木薯糊糊浇上汤,每日饱受蚊虫侵扰,疟疾发作是常事。

不过大半年后,农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建越好了。这里养了猪,种了如青菜、黄瓜、萝卜、豆角等蔬菜,还有甜瓜和深受当地中国人喜欢的西瓜。

这时候,老黄和Lily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农场建好之后他们都搬了进去。农场里其实住的条件还是很简陋,不过在村里已经算是豪宅,还有彩电冰箱。

远处的草原山坡上种着大片用作猪饲料的玉米和木薯,木薯才刚刚长出来,但是原本十分耐旱的玉米在这里几乎都要干枯了,青菜、甜瓜等虽然天天浇水还是晒得叶边枯黄,而西瓜有些还没成熟就在沙地上被阳光烤爆了。手一摸,便能感受到沙地上的滚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板正研究给菜搭荫棚。

中午休息时,我们在遮阳棚里一边欣赏着大草原的美景,一边讨论着农场的发展计划。

老板感叹道:“当初在这个国家搞农场的中国人可不止我一个,但是一来环境恶劣,二来条件落后,有的租了地,两三个月什么都没种出来就回去了。像我们这样这么快就种出这么多菜、养出这么多猪来的,屈指可数啊。”

摘自公众号“地球知识局”(微信号:diqiuzhishiju)

猜你喜欢
老黄利比里亚木薯
嘴碎的“老黄”
两个人的车站
忽如归
柬埔寨马德望省木薯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利比里亚新总统就职用中文说“谢谢”
挖木薯
“亲戚”老黄
尼日利亚木薯农民合作联盟签署协议促进木薯生产
木薯的味道
他信现身利比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