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钳工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2018-09-14 10:50丁卫民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钳工项目教学法应用

【摘 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对钳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钳工的技能水平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培养钳工的中职学校应加强对钳工教学方法研究,应用项目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其更好的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本文结合钳工教学内容,探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钳工;教学;项目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014-02

钳工因在修理作业、机械装配、切削加工中用虎钳夹持工件操作而得名,是机械维修与制造的重要工种,在机械维修、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培养更多专业钳工人才,更好的满足钳工岗位工作要求,成为中职学校关注的重点。研究发现,项目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1 项目的设计

项目教学法中,以项目为依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钳工相关知识的学习。钳工教学中,为获得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应做好项目的设计,具体应注重考虑以下细节:

首先,明确项目目标。教师布置教学项目时应明确项目目标,有目的的巩固与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在项目驱动下,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操作,可避免学生的学习盲目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如为巩固学生零件测量、扩孔、钻孔、锉削等操作,更好的理解与应用公差配合知识,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制作桌虎钳这一项目。其次,合理安排项目时间。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使学生从项目中有所学、有所获,技能切实得到锻炼与提升,教师应合理安排项目实施时间。如制作桌虎钳这一项目,可结合项目内容,分配四周时间。再次,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是消化、吸收所学的过程,为加深学生对钳工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讨论、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不断尝试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针对难点问题,教师应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克服项目实施中的难点,提高学生完成项目的自信心。最后,做好项目结果评价。为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项目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项目完成结果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在项目中的做法,指出学生的不足,是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还是相关操作不熟练,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查漏补缺[1]。

2 项目实施前的准备

钳工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统揽全局,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项目教学法按照预期目标稳步推进,准备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内容:

一方面,合理分组。教师应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根据项目难度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巩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组时如项目难度较小,可要求学生自愿分组。如项目难度较大,教师应指定分组,每小组整体水平相当,确保各小组均能完成项目内容。另一方面,明确各课时项目任务。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教师应根据项目内容,确定总课时,明确各课时项目任务。以制作“一字榔头”项目为例,可安排12课时,项目内容如表1所示:

3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钳工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应认真分析每个环节,提前采取措施应对,保证钳工教学内容在项目实施中顺利完成。项目教学法实施中,教师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3.1 布置项目

实施项目教学法时,教师首先应做好项目的布置工作,要求学生明白:项目名称、项目内容、项目课时安排等。同时,鼓励学生根据项目内容,讨论项目实施流程,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另外,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分析项目应用的知识点。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项目,明确项目的难点与细节,与学生一起回顾完成项目所用的钳工理论知识。其二,展示项目最后结果。教师可向学生展示项目最后的结果,使学生向往完成的项目。同时,通过展示给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参考[2]。

3.2 合理分工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应根据项目内容以及学生掌握的钳工知识情况,对各组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如布置的项目难度较大,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为A、B、C三个层次,对应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学生,各组中A、B、C三个层次学生的组成比例相当。每组中由A层学生完成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项目内容,B层学生完成中等难度的项目内容,C层学生完成一些基础操作,要求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如针对制作一字榔头这一项目,各小组中由C层学生完成识读图样操作,并完成备料工作。由B层学生完成一字榔头的粗、精锉操作。由C层学生完成钻、锉腰孔,以及圆弧连接操作,最后将成品交给教师。分工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计划开展项目,期间教师应多走动、勤观察,及时干预学生的不良行为,准确掌握各小组项目进展情况,必要情况下给予学生相关指导。

3.3 探究分析

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应鼓励其相互讨论,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措施。如锯削操作时,部分学生锯缝总是出现歪斜,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与分析得知,引起锯缝歪斜的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造成:其一,学生姿势不正确;其二,工件夹持的位置不合理;其三,起锯姿势不正确。最终经过调整,学生顺利完成锯削操作,锯缝歪斜的情况得以很好的避免。钳工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究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在巩固所学、提升操作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项目评价

为提高学生参与项目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明确项目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教师应做好项目评价工作。具体可采用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首先,自评。项目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项目任务书,要求学生对自己在项目完成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其次,小组评价。通过小组之间的评价,使小组成员找到与其他小组间的差距,分析原因后有针对性的改进。最后,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各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的小组,以其为榜样,要求其他小组向其学习,提高优秀小组的荣誉感與自豪感,激发其他小组的斗志,为以后项目教学法更好的实施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委婉的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其积极改正[3]。

中职钳工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多而零碎,学生仅靠死记,不仅理解不深入,而且很难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无法满足钳工岗位要求,因此,中职教师应结合钳工教学内容,积极创设锻炼学生技能的教学方法。研究发现,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让学生在项目中检验所学、明确不足,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有助于其钳工技能的提升。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学,而且通过动手操作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符合钳工教学目标要求,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重该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为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钳工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应做好项目的设计,明确项目目标、完成课时等内容。同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学生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布置好不同课时的项目内容。另外,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做好项目的布置与学生的分工工作,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讨论遇到的问题。同时,做好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工作,让学生从评价中明确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学习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宗仁.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

[2]李文艳.项目教学法在模具钳工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3).

[3]刘继为.钳工实习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9).

作者简介:丁卫民(1960.7~)男,江苏省丹阳市,本科,实验师,主要从事钳工实训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钳工项目教学法应用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新时期钳工教学的几点分析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