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探究指导点滴

2018-09-14 10:50阿依古丽·热斯汗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阿依古丽·热斯汗

【摘 要】活动探究是新课程下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发挥学习带头人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做好导演工作、精心设计课型来指导学生活动探究,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活动探究;指导工作;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137-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活动探究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实施”。活动探究主要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或从数学角度对日常生活中数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1 做好学生分组 加强活动探究的参与率

搞好学生分组,要多方位考虑,以前的课堂是以一个班级为一个活动单位,师生共唱一台戏。探究小组的划分一般要按“优、中、弱”来划分,根据学生的技能、心理特征、成绩、表达能力、性格等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分档、优劣兼顾。真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实质性的数学问题,既要符合个性又要达到全面发展的规律。全体学生共同树立好学、好问的态度和自信心,让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便于学生互助、互动、互学,使各类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气氛中共同进取。

2 发挥小组 带头人 加强活动探究深入开展

谁把活动探究的学习小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并坚持下来谁就能成功,在活动探究时学习小组做什么?它是课堂活动探究基本单元,好的学习小组带头人能领着本组成员积极参与、积极探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也可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无论从形式上、数量上和活动主体上来讲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课堂活动的效果也有天壤之别。带头人还可增进小组成员学习的持久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智力的开发、成长,人格的塑造,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到数学成绩都有加强。

3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 减轻老师的“负担”

充分放手让学生做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工作,甚至是新授内容,也可放任。不要以為学生做不好、不会做,老师要树立学生能行的信念,也要指导活动探究措施或实施方案。俗话说“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没有理由不信任他们,凭什么他们不能做,凭什么不给他们展现才华的机会呢?我们不必怀疑,大胆放心的交给他们,这样既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豪感、满足感,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4 教师做好导演工作 加强学生学习活动探究

课堂就好比几台戏,唱戏的主角应是学生,数学解题过程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演绎,让学生讲题,会极大的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解题的条理性,越讲越明白,越讲越有灵感,尤其是小学中段的学生。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讲题,不但不会耽误他们学习,反而是一种难得锻炼的机会。但老师要做好指导工作,一台戏没有导演,学生自主活动探究学习就不知道该怎样去做。老师不能随便看一看,转一转就行了,相反,老师的任务更重,备课时要把活动探究的目标精心设计好,把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全想好,把活动的任务细分,还要精心准备突发问题的解决措施,还要多想几种可能,多设计几种方案,这个活动不行,还有备用方案,这是一个艰辛的备课,所以说导演工作不好做,好导演就更难做。

5 精心设计数学课型

数学课上把预习题、例题、展示题、反馈题、样板题,及时投放到课堂教学当中去,是活动探究学习成败的关键,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老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经过讨论探究、学生讲题、评价题、再讨论、学生归纳总结。重头戏由“老师讲”变为“学生活动探究”,当然学生在活动时还需要老师巧妙的辅导、引导,用老师的智慧和技能为学生搭建天梯。那这个天梯怎样搭建,就靠老师精心设计活动探究的内容,运用得当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探究时有路可走,有手可抓。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活动探究可以大范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生,转化学困生,还可以发挥集体的优势,抛弃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新时代下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突出了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强化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题海战”解放出来,减轻学生数学作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促进班级形成好良好的学习风气。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