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生产品设计课程创新研究

2018-09-15 08:51胡欣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课程创新问题研究

胡欣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艺术教育中对实践教学课题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如何在艺术实践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当前艺术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在科技创新型教育战略的驱动下,通过艺术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艺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生产品设计课程创新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产品设计;课程创新;问题研究

在产品设计课堂教学中,教育目标应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设定,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产品设计技能和在产品制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艺术课程设置并不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产品实践课程无法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新要求。但是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只依靠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是不够的,必须根据大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建设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一、当前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层面缺乏创新实践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从实践角度出发,与实践教育目标结合,促进大学生形成艺术创新能力。在以科技创新、创新实践为导向的艺术专业学科设置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是高等院校的教学任务。根据社会需求,向以艺术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提供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但目前众多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课程体系设置中缺乏具体的目标导向,无法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实践意识。

2.课堂实践作品机制不完善。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以实践操作为主,培养学生形成与专业需求相符的产品设计能力。但在目前的课堂实践练习中,很多教师没有重视课堂实践作品机制的构建,导致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学习态度,很难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实践作品。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学生作品的工艺达不到标准要求,经常出现制作工艺不佳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的参与热情逐渐降低,丧失了实践学习的兴趣。

3.过度重视实践成果的艺术表达性。在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产品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往往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商业意识的培养较少。这就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作品缺乏市场导向,缺乏必要的商业化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对作品艺术效果的追求固然是好的,但也要重视实践作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围绕市场需求进行艺术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作品艺术性与市场性统一的目标。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1.专业化实践教学。专业性、科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实现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要方式。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实践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引导机制,是培养学生掌握产品设计技能、提高艺术素养的重要平台。因此,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产品设计课程创新应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产品设计实践中,才能形成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

2.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准确运用所学知识,根据事物特性,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创新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强调的是技能素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学生能力建设中,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根据既定知识、既定方法、既定模式,发挥创造能力,制作出具有创意且符合市场主流趋势的产品。

3.专业化实践教学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形成的基础。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就无法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有益经验,更无法用实践经验进行创新实践。学生没有掌握产品设计的工艺特性,难以设计出成功的作品,创业也就无从谈起。创新实践知识能拓展大学生的精神视野,提高专业素质。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产品设计方法、知识理论,还要具备创新思维,这样才会使设计作品富有生命力。

三、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生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创新的主要方法

1.实践教学中加强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意识。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结合优质的教学资源,以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为根本,完善课堂组织架构,促进大学生形成创新实践意识。创新实践教育应贯穿整个实践教学架构,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要主动融入与创新实践相关的知识理论。例如: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创意比赛、产品设计展示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热情,引导大学生形成创新实践精神。

2.构建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中,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构建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实践。按照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学体系所包含的各学科知识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中要将创新实践理论与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实践中尊重学生意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使其学会创新;要将具体项目赛事作为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实战演练;在每个学期中设置不同的实践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形成创新实践能力。其次,要重視学生的专业实习。实习作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渠道和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有益经验。最后,在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制作。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展示渠道。通过毕业实践,可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使其找到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对于产品设计专业大学生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企业合作进行毕业设计,解决产品设计中制作工艺落后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实践成果转化,促进大学生收获创新实践方面的有益认知。

3.完善基础教学条件。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生产品设计课程创新,要有充足的物质保障,有较好的软硬件设施,能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平台。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需要技术设备作为支撑,需要专门的实验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只有学校领导转变教学思路,重视对产品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才能保障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

综上所述,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生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创新需要从课程设计、专业实践、空间环境方面予以支持,既要找到产品设计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也要优化课程体系,重视教学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晓蕾,易晓.从设计教育看中国产品设计的创新实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1(9).

[2]李筠.产品设计教学反思[J].艺术教育,2011(1).

[3]李永锋.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高教论坛,2010(4).

注:本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17年课题“艺术设计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措施研究”(课题编号:MBXH17YB24)的成果。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课程创新问题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革与创新
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妙招”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发现内化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索
单位犯罪疑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