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共享课程组织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8-09-15 09:46霞��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

邹 霞��

摘 要:目的:了解《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网络共享课程组织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选取某校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的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助学管理现状。结果:课程助学人员配备不足,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结论:第一,应增加网络共享课程助教数量,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第二,构建网络共享课程“开课教师-教师助教-学生助学者”三位一体助学群组,实施全方位助学活动,满足學生学习需求。

关键词:网络共享课程;教学管理;助学群组

2014年9月27日,苏州国际教育园课程共享联盟启动,我院急救护理课程组通过“智慧树”平台建设了MOOC式网络共享课程《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面向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内以及东西部联盟内全国各大院校免费开放。

截至2017年6月,课程运行共6学期,219所学校,360校次,90024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该门课程的学习。随着选课院校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课程开展也伴随了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如学习进度与学习计划不匹配,课程论坛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与课程运行管理不健全有关。

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从学生角度了解网络共享课程组织管理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方案,促进网络共享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一、 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选取苏州市某校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网络共享课程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问卷回收率为92.67%。

(二) 方法

1. 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网络共享课程组织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网络共享课程学习满意度、学习体验和组织管理需求情况。

2. 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结合方便取样的方法,每班抽取10人,共调查150人。

(三)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描述采用人数和百分比。

二、 结果

(一) 大学生对网络共享课程学习满意度、学习体验情况

在网络共享课程学习满意度的调查中,10.1%的学生表示一般满意或不满意(表1),对这些同学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在线答疑不及时,缺少拓展学习资源,与老师、学生互动交流少是主要原因(图1)。

在课程学习体验方面,有18.7%的学生最终没有完成课程的学习。针对此种现象,对未完成课程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图2),发现学习动力不足和自我约束能力差是主要原因。

(二) 大学生对网络共享课程组织管理需求状况

对网络共享课程组织管理需求,学生表现趋于一致。93.5%的同学希望平台运行稳定,视频播放要流畅。91.4%的同学认为老师和同学的反馈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希望课程老师能经常在线指导,及时解答学习过程中的问题。64.7%的同学认为在慕课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障碍,希望老师能在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

三、 讨论与对策

(一) 增加助教数量,满足学习需求

目前,《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网络共享课程的教学运行模式以纯在线为主,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注册并激活,完成报名工作,之后依据教学计划自行完成在线学习。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任务由各院校的助教承担,主要负责督促学生完成网上的学业进度和作业任务、在线答疑和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习进展等。

但是随着选课人数的逐渐增多,助教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学习进度督促不及时,在线答疑不及时,与学生互动不充分,学生出现的学习困难不能及时解决的情况,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另外,本课程属于医学专业课,而助教多为非医科类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素质,也不利于在线答疑和互动交流。

因此今后课程应增加助教的配备,并且要对助教进行助学管理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助学管理水平,及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组建网络共享课程助学群组,保证教学效果

具有“慕课”特点的网络共享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受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因此要想保证课程完成率,提高学习质量,需要一定的学习支持系统来适时督促引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因此,根据当前学生学习现状和对课程组织管理的反馈,网络共享课程的组织管理需要助学者参与,他们充当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讨论的促进者,信息的反馈者,资源的提供者,为学习者提供多方位助学活动。

并且,助学者不仅仅指教师助教,还应包括学生和开课教师。即应形成一个“开课教师-教师助教-学生助学者”三位一体的助学群组,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在线学习。开课教师能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上把握大局,并对助教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助学策略培训。

教师助教承上启下,在过程中适时帮助、引导和监控,指导学生助学者实施助学策略,整理、归类并上传优秀资源。学生助学者深入基层,在学生周围帮助、督促和引导。这样三位一体的助学链能覆盖到每一位学生,保证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艺,丛小玲,李璐寰等.《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网络教学运行现状及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6):805-809.

[2]明菲菲.基于MOOC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析[J].教育探索,2016(5):138-140.

[3]杨晓玲,曾建霜,杨微.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我国护理教育教学中应用的SWOT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15):70-72.

[4]邓康桥,宋晶.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高效教育管理,2013,7(4):100-104+110.

[5]况姗芸.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4):35-37.

作者简介:邹霞,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
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协同创新视角下学生实践教学管理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与改革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