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器官系统改革的护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9-17 06:45张黎黎郭蕾蕾崔慧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护理学人文

张 林 ,李 丹 ,刘 堃 ,张黎黎 ,郭蕾蕾 ,张 佩 ,崔慧霞

(1.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护理学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及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2008年,教育部制定教育认证制度,2010年,启动护理专业认证[1],目前已经有6所院校参与护理专业认证。我校自1996年在本科护理学专业实施器官系统教学改革以来[2],取得了以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代表的多项教学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3-5],目前改革继续推进。以2016年启动护理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我校组织了教学一线教师、实验教学人员、临床护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相关领域专家等,经过多轮论证、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在器官系统教学改革框架下,形成了目前的护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介绍如下。

1 护理学本科专业培养对象、目标、要求

1.1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的护理学和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及初步的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与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及专业发展潜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1.2 培养要求

1.2.1 总体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愿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医学人文与职业素质:具备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热爱医学,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护理人文精神、良好的护理伦理观念和护患沟通能力;崇尚科学,实事求是,依法行医,具有终身学习、不断创新、团队合作、科学分析与批判的职业精神。

(3)身心素质:了解体育和军事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具有自控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与环境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2.2 专业培养要求(1)专业知识要求: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护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识,掌握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原则、护理抢救技术及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生命各阶段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熟悉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有关知识,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2)专业能力要求:掌握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技术;具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具有为护理对象提供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的能力;具备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能为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与其文化相适应的保健服务;具备与护理对象、其他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及协调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与不断完善自我和推动专业发展的能力;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初步的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1.3 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护理学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最长不得超过6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1.4 学分要求

护理学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要求修满最低学分196分。其中,必修课40门,124学分;限选课15门,18学分;跨专业选修课10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44学分。

2 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构建包括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选修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见表1、2。

3 讨论

创新护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目前,护理专业认证由教育部牵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实施,组织专家实地走访,针对本科护理职业性教育的专门性认证,采取“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方法[6-7]。我们以专业认证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构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护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促使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我们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就开设社会医学、护理学导论等专业课程,并设置相应的临床见习课;第二学年学生进行基于器官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并开设护理伦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等课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行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并且让学生在第一、二学年进行两周的早期临床实践。

3.2 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

采用PBL、CBL、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实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使学生反复接触临床病例,培养临床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3.3 加强人文教育

开设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等护理人文课程,将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列为必修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以人文讲堂、博雅读书、艺术赏析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3.4 强化护理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为1∶0.48,实践教学中可采取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3.5 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设两门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两门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在网络平台开设20余门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

表1 课程设置

3.6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丰富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

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教学可采用小班授课模式,结合PBL、CBL教学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临床思维与批判能力。此外,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7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表2 集中性实践教学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应用于课程评价中,及时反映教与学的问题。

3.8 注重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注重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工具应用能力、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等)的一致性。

目前,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如何更好地衔接、基础医学课教师如何与专业课教师协作教学、如何将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等。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护理学人文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四)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辩伪
人文绍兴
磁场基本知识汇总
人文社科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