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

2018-09-17 20:08耿波,赵翘楚
市场周刊 2018年5期

耿波,赵翘楚

摘 要:传统内河港口作为连接水路与陆路运输的纽带,只是交通运输业的一个节点,远不能适应当今经济产业的发展。文章在分析国内内河港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内河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思路及业务功能定位,并对各业务功能进行简要分析。为顺利推进内河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港口企业必须得到政府在规划用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科学选址,走专业化经营之路,且不能急于求成,应分步实施,呈现“滚动式”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内河港口;现代物流中心;业务功能;转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5-01-02

内河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一个主要的环节,在现代物流中的集散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内河港口作为重要战略资源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港口经济已成为体现城镇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指标。纵观港口城市发展的历史,由于港口未能及时转型而使城市的发展失去活力的港口城市不在少数,因此,内河港口功能的转变必然会影响到港口所在区域的经济活力。当今,经济的发展、科技与管理的创新为传统内河港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内河港口应根据自身核心货物的物流特性和区域经济物流需求,拓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的功能档次,促使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及时转型,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一、 内河港口发展现状

我国内河航道里程13.5万公里,通航里程为12.3万公里,主要有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黄河水系、黑龙江水系、京杭运河、闽江水系、淮河水系等。除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外,多数内河港口的传统功能定位就是接送旅客和装卸运送货物,运送货物以大宗散货、百杂货为主。随着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客户对内河港口提供的服务不断增加,除了完成运输功能外,港口还应具备存储、流通加工、商业、贸易和金融功能。然而,传统内河港口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提升和拓展,从而阻碍了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步伐。

(一)服务功能单一

装卸、仓储、运输是传统港口的主要功能,功能单一,缺少综合性的市场服务,难以满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的物流统筹规划、物流精细化管理等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

(二)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信息化水平低

多年超负荷运营使得码头设施陈旧,库场、生产及生活辅助建筑物等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缓慢,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不能满足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理要求。

(三)简易码头众多,无序竞争

由于进入门槛低、管理不到位,内河沿岸出现很多装卸机械简陋、安全性能差、污染严重的简易码头,造成装卸费用低、经济效益较低,制约了内河港口的规模和发展。

(四)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组织协调不畅

港口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和带动效应。物流中心的建设涉及口岸监管、商务、土地、税务和信息等其他相关部门,许多部门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组织协调不畅。

二、 现代物流中心内涵

现代物流中心是为了满足客户及时交货、降低物流成本、保证商品流通而建设的综合型物流服务体系。作为物流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衔接、调节、管理供应链物流活动的作用。物流中心上承物流基地或供应商,下接配送中心、用户或分销商,借助强大的信息网络,对供应链上的物流进行统筹计划、协调控制,整合物流活动,提高运作效率,降低供应链总成本。港口物流中心是借助港口健全的水陆空集疏运体系,物流从原来“港到港”模式向“门到门”的一体化物流模式转变,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向涵盖报关、加工、包装、库存管理、配送、信息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延伸,港口物流资源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物流系统朝着整体化、高效化、技术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三、 内河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思路及业务功能定位

根据内河港口转型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思路,港口应具备的基本业务功能包括:码头装卸、仓储保管、多式联运、流通加工、运输配送、采购代理、物流金融、市场交易和电子商务。

(一) 码头装卸

港口装卸是港区的主营业务之一,利用港口码头组织装卸大宗生产资料、集装箱及其他散杂货业务。

(二) 仓储保管

港区未来是作为区域性生产资料集散中心,应设一定规模的仓库;同时,物流中心还可接收一些社会物资的仓储和保管业务,仓储业务未来也是港口物流中心的主要业务之一。

(三) 多式联运

港区利用公、铁、水三路交通条件的优势,结合产品的流向,主要開展铁水、公水两种联运业务,主要服务于集装箱业务。

(四) 流通加工

港区作为大型经销户的分拨中心和外仓库,对材料进行粗加工,同时根据客户需要开展以客户定制加工为主的流通加工业,以满足未来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此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值。

(五) 运输配送

配送作为物流服务链的最后一环,将直接面对下游用户。港口周边的生产企业将是物流中心的主要配送服务对象。物流中心将加工包装后的材料或产品,根据客户的要求,准确、安全地送达目的地。

(六) 采购代理

在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的仓储、配送业务基础上,利用统一采购带来的成本节约,获得多家用户或经营户的采购代理权,同时结合自身物流中心和堆场的优势,开展统一采购代理业务。

(七) 物流金融

利用在银行中的良好信誉和合作关系,与金融保险业结合,融通资金,提供仓储质押金融服务,增强物流企业的资信度。同时作为单位担保,与银行联系,为港区优秀经营大户的生产资料——进行质押担保贷款,从而支持了港区优秀经营大户的发展。

(八) 市场交易和电子商务

收集分析国内外物资市场的信息、动态,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快捷、准确的市场信息服务,通过物流中心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组织大型招商会、展示会、交易会,开展网上、期货交易等,使市场的价格逐步成为所在地区的基准价格。

该业务为平台型业务,由港区负责平台的运营和维护,通过收取信息费和电子商务会员费来获取收益。

四、 促进内河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对策思考

(一)政策支持

一要优化港口物流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定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土地政策,保障港口物流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把港口物流建设用地列入工业用地范畴;二要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航道、港口公用码头项目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和水土保持补偿费,以减轻港航建设资金的压力;三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具备一定供应链服务能力的企业投资建设并经营港区,或通过成立政府融资平台等方式,以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帮助港口企业筹措建设资金,港城联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科学选址

现代物流中心应位于区位优势明显、综合交通网络发达之地,能充分保证用地规模且土地开发成本低。港口物流中心应与城市中心保持适当距离,减轻城市交通压力;且能便捷连接高速公路和铁路,以适应“铁水”“公水”联运原材料储运基地的发展趋势。选择具有铁路运输条件、辐射面广和优质岸线资源条件的港址,建设国内大型原材料或国外进口大宗原材料专业仓储集运基地,具备专业化程度、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大储量、流通环节少、战略地位重要等优点,保障原材料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三)专业化经营

在流通货物方面,与物流园区的综合性较强,专业性较弱不同,物流中心应建设成为在某个流通货物领域专业性、服务能力较强物流节点。内河港口运输货物以原材料、产成品如煤炭、矿石、钢材、油品、危化品滚装为主,港口企业应结合专业物流商贸综合体发展趋势,根据港口所在地及其辐射范围,选择某种或以某种原材料、产成品建设专业化码头,开展规模化高效经营,并将功能延伸至仓储加工、物流配送、市场交易、商务办公、电子交易、商务服务、生活配套等方面,形成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分階段实施

港口向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中心发展,投资规模大、建设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其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而要根据港口物流中心发展思路,各业务板块目标市场的成熟度以及各业务功能板块之间的内在发展次序,分阶段实施。一般将项目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在具体实施当中,各阶段之间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分割界限,而是呈现一种“滚动式”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笑笑,杨俊.新时期我国内河港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2]张绍杰,朱程.现代物流中心综述[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12):59-60.

[3]吴立人.内河港口物流园功能与定位[J].中国港口,2012,(08):48-51.

[4]邬志华,唐兵,李灼.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相关问题研究[J].水运工程,2012,(07):82-85.

作者简介:

耿波,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现代物流管理;

赵翘楚,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