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建产技术研究及实践

2018-09-19 05:40王碧涛陈建宏贺海洲仵中卫
石油化工应用 2018年8期
关键词:侏罗系高点砂体

王碧涛,陈建宏,贺海洲,曹 丽,张 斌,仵中卫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1 侏罗系油藏特征

1.1 侏罗系油藏的形成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时期延10+富县组古河下切延长组地层,河道两翼斜坡及高地向河道凹槽向倾斜,形成了姬塬、靖边、定边古斜坡、吴起古残丘等古地貌单元。燕山运动以及上覆地层的差异压实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西倾,形成各种鼻状构造。延10+富县组沉积的巨厚砂体为延长组长7层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油气沿古河天窗由低点向高点(由西向东)侧向运移,在古河两翼斜坡、丘嘴及两河间的古残丘聚集成藏。

1.2 侏罗系油藏特征

侏罗系油藏为一套沟谷充填式的辫状河沉积,河流边滩、心滩亚相为主要储集砂体,岩性以含砾的中~粗石英砂岩为主,孔隙度为18%~20%,渗透率为10 mD~50 mD,储层物性好,单井产量高。受沉积相带的影响,油藏单期河流宽度一般在500 m~1 500 m,厚度小于20 m,摆动幅度大,相互切割,受上覆地层差异压实不均的影响,油藏构造变化幅度大,圈闭小,砂体薄,砂体和构造不易追踪,建产难度大[1-4]。

2 侏罗系油藏建产历程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开发始于20世纪60~70年代,老一代石油前辈在南下陇东、重上陕北方针下,快速进军宁夏侏罗系,自红A区块会战以来,相继发现和建成了以红A、王B、大C、摆D、马E、吴T等为代表的侏罗系油藏,70年代末以侏罗系为主产层系形成了5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进入21世纪,随着盆地内三叠系长6、长8优质储量的全面动用,侏罗系的滚动勘探开发再次受到重视并发挥重要作用。2010-2016年,通过深化侏罗系成藏富集规律研究,总结建产技术,相继扩大和建成了吴A、杨A、塞A、剖A等一批侏罗系油藏,年建成产能10万吨,累计建成产能73万吨,侏罗系油藏再次焕发青春。

3 侏罗系油藏建产技术研究

3.1 区域上精细古水系、古地貌刻画

找古河、找斜坡: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时期发育着自北向东向的宁陕、蒙陕二级古河和自西向东向展甘陕一级古河,古河初期以下蚀为主,下蚀至三叠系长1、长2地层,下蚀作用缩短了油气运移至侏罗系的距离。后期古河沉积了巨厚的砂体,为油气的垂向运移提供了畅通的通道,油气经过古河运移后向河谷两翼的斜坡、丘咀高部位聚集成藏。寻找古河、斜坡、丘咀等古地貌单元成为了侏罗系油藏找油的关键。近年来,先后开展了靖吴、盐定地区古地貌刻画,通过古地貌单元刻画发现三级古河5条,四级古河6条,寻找斜坡、河间丘、丘咀等古地貌单元8个,发现了杨A、塞B、新B、黄B等延9、延10出油井点64个。

沿着古河上岸探边:侏罗系成藏理论表明三、四级古河的源头是侏罗系油藏的落脚点,找到了古河的源头,意味着找到一个古斜坡。以延10+富县的砂岩厚度确定三、四级古河的源头,围绕三级古河周边“上岸探边”,落实三、四级古河延伸范围,明确有利区带范围。近年来,先后在三、四级古河的源头发现了塞A、新A、顺A等8个油气富集区。

3.2 精细区域构造刻画

受燕山运动的作用,盆地整体西倾,形成了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受上覆沉积地层的差异压实,形成了各种闭合高度不等的隆起或者鼻隆,各种鼻隆和隆起构造为构造-岩性油藏的成藏提供了场所。在区域上,通过精细区域构造刻画,寻找鼻状构造,寻找侏罗系油藏的落脚点。

实例:2013年,通过对陕北斜坡靖吴地区延8、延9及延10顶面构造刻画,分别在吴起及靖边地区发现了8条近东西向发育的鼻状隆起,鼻隆带的发现为寻找油气指明了方向。随后在地区鼻隆带上先后发现了31个出油井点,完钻油水井383口,建成产能42万吨。

3.3 区块上两找一打探边缘

找构造高点:侏罗系油藏为河流相沉积,储层物性好,平均渗透率在10 mD~50 mD,孔隙度在18%~20%,良好的孔渗条件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油气在排烃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大通道向上运移,向下充注,在构造高点遇到有效遮挡聚集成藏。侏罗系勘探实践表明,95%的油藏位于构造高点处,因此,构造高点是侏罗系油藏聚集区,找到高点就暗示着找到侏罗系油藏。

找录井显示:钻探录井显示可分为六级,分别为饱含油、富含油、油侵、油斑、油迹和荧光。含油性显示是油气运移、聚集的踪迹。特别是侏罗系油藏,一口井见到油气显示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从属于某一含油带的产物。因此,找录井显示是发现侏罗系油藏的重要手段。

实例:盘H侏罗系杨B区,对杨B井实施取心录井,在1 365 m~1 382 m段见到4段油斑显示,油味浓,荧光录井显示为暗黄,产状不均匀,含油面积20%~30%,点滴实验为Ⅱ级,系列对比10级,开发实践证明,杨B延10油藏为侏罗系规模整装油藏。

打两侧:在构造高点找到油藏,以构造高点为中心,向两侧持续拓展,摸清楚砂体走向和构造起伏趋势,用骨架井、探评井迅速甩开,兼探油藏边缘,控制和落实油藏规模。总结概括为沿着轴线找高点,找到高点打两侧。

实例:盘H侏罗系油藏发育着新A、新B、塞C、塞V、陕A等诸多侏罗系油藏,目前已建成产能50万吨以上。在油藏建产初期,通过沿着构造高点新A井向两翼甩开,西侧实施评价井冯A,东侧实施评价井冯B,迅速落实油藏规模3.0 km2,油藏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新A油藏累计建成产能6.0万吨(见图1)。

3.4 开展油藏早期预判

侏罗系油藏主要富集于古河两翼的斜坡部位,从古河向斜坡部位延伸,斜坡可进一步细分为下斜坡、中斜坡和上斜坡。其中下斜坡处于古河与斜坡交界处,沉积砂厚在60 m~80 m,边水活跃,含油面积一般保持在1 km2~2 km2,中斜坡处于斜坡中段,沉积砂厚在40 m~60 m,油藏底水活跃,规模适中,含油面积一般在2 km2~3 km2,上斜坡为斜坡发育的最远处,也是构造的最高点,沉积厚度小于40 m,油藏规模较大,含油面积一般大于3 km2。通过精细研究侏罗系油藏成藏规律,在建产前期准确预判油藏规模及类型,同时适度的甩开骨架井、评价井,落实油藏规模,提高油藏建产的前瞻性。

图2 新A区块测井旋回与单砂体关系图

3.5 开展油藏沉积旋回对比

沉积旋回是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表现为岩性岩相的交替变化,是反映砂体沉积变化趋势的依据。侏罗系沉积旋回有箱型、钟型、漏斗型三种主要模式。其中箱型自然电位上下幅度值相差不大,趋势平缓,电位梯度小,说明砂体发育稳定,为主河道沉积,可继续向外拓展。钟型自然电位幅度上小下大,形同大钟,说明砂体发育不稳定,已进入河道侧翼,油藏底部沉积有消亡趋势,建产风险较大。漏斗型为钟型的倒立,自然电位幅度相差较大,为上大下小型,代表砂体发育不稳定,已经进入河道侧翼,油藏顶部沉积有消亡趋势,下步建产风险较大。根据沉积旋回形态,可以预测砂体的变化趋势,提高钻井成功率。

实例:在新A延9油藏南部经过精细沉积旋回对比,冯A向南冯B处,自然电位曲线由箱型渐变为漏斗型,沉积砂体进入河道侧翼,产建风险加大(见图2)。

3.6 追砂体,打两翼,持续扩大油藏规模

在沉积旋回和精细砂体刻画的基础上,主向上沿着砂体持续向外滚动,侧向上兼探两翼,持续扩大油藏规模。

实例:靖安油田塞A延9油藏砂体呈北东向南西向展布。在建产初期,重点以追踪沉积的主砂体带为主,顺着主砂体带冯A-4井向东北方向一直延伸至冯A-9,油藏规模持续扩大。在沿着主砂体带持续追踪的同时,向油藏南部和北部谨慎探宽。通过追砂体、打两翼的建产方式,明确了该油藏河道延伸长度5.7 km,宽度仅为750 m,靖安油田塞A延9油藏经过两年的建设,建设产能5.0万吨。

4 认识与体会

(1)侏罗系古地貌是侏罗系油藏建产的基础,首先必须查清侏罗系延10+富县古侵蚀面形态,重塑古水系,确定斜坡、丘咀等有利古地貌形态,圈出有利储集层相带,筛选有利区带,打发现井。对古地貌的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不断的反复的重新认识,多次的刻画。

(2)将探评井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密切跟踪勘探、评价、滚动勘探动态,做到完钻一口,及时投产一口,并取全取准各项试采基础资料,保证新增储量的持续攀升和产能建设的持续开展。

(3)基础地质研究是油藏建产的根本。在区域上要抓住古地貌、沉积砂体、构造、油源四大关键因素。在区块上要开展油藏的精细解剖,在搞好地层/层位对比的情况下,注重油藏的单砂体、微构造、沉积韵律的细致分析和精细刻画,及时分析岩性、构造变化,提高油藏预见性和前瞻性。

(4)侏罗系油藏建产是一个不断进行地质研究和油藏再认识的过程,要加强油藏随钻分析,注重录井显示,要及时调整钻井部署和实施顺序,提高钻井成功率。

猜你喜欢
侏罗系高点砂体
尚代肯山脉高点风景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建湖:“乘风破浪”迈向高端装备制造“智高点”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井震结合砂体识别与含气评价技术在致密气井挖潜中的应用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西山窑组层序控制下的聚煤规律研究
阜东斜坡带侏罗系头屯河组地震沉积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
台北凹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天然气序列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