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和他的“乌托邦”

2018-09-19 03:04茅蒲
文史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庄桃花源记桃源

茅蒲

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颇得老庄“见素抱朴”“平易恬淡”之真谛而“少怀高尚”,“颖脱不羁,任真自得”(《晋书·陶潜列传》),且心境平和。这位可爱的老人儿家徒四壁,有客来邀时,连見客的鞋也没有。那客人见了,便叫手下给他取鞋来。他竟不推辞,伸足就穿上。穷到如此地步,他还有闲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鲁迅先生在《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讲陶渊明的“清静无欲”的自然状态,一般俗人是模仿不来的。鲁迅写道:

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雇花匠种数十盆菊花,便做了诗,叫作“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觉得不大像。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还指出,陶渊明是一位“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但并未“超出于人间世”。“人间世”是《庄子》里的一个篇名,讲作者对人世的看法,寄托了他的人生态度与政治理想。不用说,深受老庄浸染的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是明朗的,而他的政治理想除了反映在某些诗歌(如《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里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于散文名篇《桃花源记》(有人称其为小说)并诗中。

《老子》中有所谓“小国寡民”(第八十章)之说,其状态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第十九章),“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庄子·胠箧》也有相同的话,并总结道:“若此之里,则治已。”老子、庄子身处春秋、战国诸侯连年征战争霸的乱世,面对“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的社会乱象,而提出绝圣弃知、无知无欲、返璞归真的治世之策,称只有这样才能“安藏人心”(即使人心向善)“而天下大治”(《庄子·在宥》)。陶渊明之世,亦是东晋后期政治纷扰不断之时。他“弱冠逢世阻”,后半生又当晋宋易代之乱,豪门贵族巧取豪夺,却以道德相标榜;底层人民颠沛流离,布衣贫士食不果腹……这就自然使他与老庄志趣相通,心声互鸣了。他最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以形象化、具象化的语言色彩将老庄、也是他自己的政治寄托、社会憧憬自然而优雅地勾勒出来,让他、也让广大与他一样的布衣寒士及贫苦百姓得到心灵的抚慰与生活的信心。看他下列文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则尘器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小国寡民,无君而治,不争不战,安居自乐,一直是老庄以来的道家—道教的最高政治理想或社会愿景。诚如道教典籍《抱朴子·诘鲍》所言:“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涅,恢而自得。不竞不营,无荣无辱,山无蹊径,泽无舟梁。川谷不通,则不相兼并;士众不聚,则不相攻伐……”陶渊明充分地吸收了道家—道教“小国寡民”的思想底蕴并以发扬光大,为苦难中的世人勾勒出一幅充满和谐、善良与希望的美好蓝图,抒发了当时普通知识分子及广大农民希冀社会公平公正,人民安居乐业的心声;所以千百年来,其文其诗一直不减魅力而光彩熠熠,且不断为人们玩味或演绎。陶渊明以后唐代有王维《桃源行》、韩愈《桃源图》、刘禹锡《桃源行》,宋代有王安石《桃源行》、苏轼《和桃花源诗》、汪藻《桃源行》,元代有赵孟頫《题桃源图》、王恽《题桃源图后》……文人雅士争相推毂解构,遂使桃花源故事及其所载人文理想日益深入人心。人们乐于陶醉于那种自助自力,自耕自足,平等友爱,少长和睦,桑麻闲话,樽酒消忧的陶氏“乌托邦”(也是道家—道教“乌托邦”)的梦境里而自娱自乐,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辛与烦恼,从而为回到现实后的人生跋涉与进取积蓄力量。如果从这一视角观察问题,那么,过去某些论者指责《桃花源记》并诗乃消极颓废、复古倒退,便过于严厉、苛刻了。当代文学理论有浪漫主义一说,或许我们可以将《桃花源记》并诗视为陶氏或道家—道教式浪漫主义,也是不错的。无邪、向善、纯朴、乐观与理想、憧憬、希望、浪漫总是于人有益,于社会有益的——无论其能否触及、能否最终实现。

猜你喜欢
老庄桃花源记桃源
大师道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桃花源记》
身在桃源 乐在天然
水调歌头·游桃源谷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谎言
搬迁十年访桃源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