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虚拟实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2018-09-19 09:33肖娟王嵩张雯雰谢慧
大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

肖娟 王嵩 张雯雰 谢慧

[摘 要]针对我国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不少问题,高校可以从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这个共建共享平台特点、共建共享实现方式、共建共享组织管理机制、共建共享保障机制、共建共享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改革研究。同时,也为其他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共建共享机制

[中圖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039-03

○、引言

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等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现实实验中的各个操作环节,包括模拟虚拟实验场景和环境、虚拟仪器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等,让实验者像在真实实验环境中一样完成实验的各个步骤[1]。这种新的实验方式能节约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并让实验的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实验的结果不受条件的约束,因此,这类实验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

一、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国内许多有实力的高校根据教学需求自主研发或购买了某类专业方向的虚拟实验平台,如清华大学的虚拟汽车发动机检测系统、中国科技大学的物理仿真实验平台、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开发的虚拟现实实验室、中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虚拟实验平台等。而大部分普通高校有的正在摸索建立某门课程的虚拟实验系统,有的只能望洋兴叹,没有建设资金和技术力量各方面的支持,举步维艰。

目前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市场采购,二是来自各高校的自主研发。来自市场采购需要经费的支持,来自高校自主研发则需要技术的支持,因此要建设某个虚拟实验平台必须要有经费或技术的支持才能成功。而虚拟实验平台资源自身的特性使其可利用互联网的连接和访问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实现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不仅能极大地节约高校整体虚拟实验资源建设成本的投入,提高虚拟实验资源的利用率,还能避免高校虚拟实验资源的重复建设,优化虚拟实验资源的建设,实现虚拟实验资源的平衡和公平分配,促进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实现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我国高校虚拟实验资源建设的必然趋势。

但是,目前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还在初步探索阶段,各大高校的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大部分还是各自为政,各高校自己购买和开发的虚拟实验平台资源仅供本校师生使用。

二、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13年8月发出了《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2]。在此通知中明确地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虚拟实验管理和共享平台,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虚拟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各类学校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2]。而目前我国在实现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这条道路上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缺少全国性的实现虚拟实验资源共建共享的开放平台

截至目前,全国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还没有统一的各高校都参与的开放的网络平台来进行管理。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不仅仅涉及一两个高校,或某区域内的高校,这个平台应该要容纳全省乃至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因此需要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平台来实现统一的管理。

(二)没有完善的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

我国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建设目前是各高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没有全局的观念,宏观调控薄弱,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机构实现统一的管理。

(三)没有足够保障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所需的经费

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建立在一定经费保障基础之上的,如虚拟实验平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都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各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开销等都需要一定经费的支撑。

(四)不能很好地解决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属于知识产权内的软件著作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而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和共享需要共享产权所有人的软件著作权。如何解决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与尊重知识产权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经过反复的调研论证,笔者针对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从共建共享平台、共建共享实现方式、共建共享组织管理机制、共建共享保障机制、共建共享激励机制这几个方面提出以下具体的机制研究方案。

(一)共建共享平台——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

要实现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首要条件是一个各高校都参与和开放的网络平台。目前,在云技术巨大的应用前景下,许多基于云技术的共享应用平台应运而生,而“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就是目前发展势头最好的一个全国性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世界大学城是基于云技术支撑的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虚拟大学社区云平台,此平台集成了互联网技术的各种功能,可以让全国乃至全球的每位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此建设自己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网络空间。此网络空间实行实名制认证,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此空间中建设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资源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音频,还可以是文档或PPT等。此外,在网络空间中教师和学生还能进行互动讨论、教研活动、布置作业、实施考试等各种现实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活动。

目前,世界大学城主要提供了全国院校优秀云平台和全国师生优秀云空间,实现了高职院校和高校针对教学课程中的教学文件、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这些简单教学资源的共享。世界大学城平台还提供了一些工具让教师和学生自己设计或设置自己的空间,其中包括空间属性设置、基础应用工具、教与学专用工具、作业考试工具、教学应用产品、通知管理工具、社交管理工具、财物管理工具等。在教与学专用工具中有一个仿真大厅的应用就是专门针对虚拟实验平台的共建共享所提供的接口。

世界大学城是由专门的技术公司支持维护,并有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还有3000多个高职本科院校加入,600多万名师生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型教育云平台,并且针对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还在教育应用产品模块中给出了特定的接口——仿真大厅予以支持,因此,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无疑是目前实现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最佳选择。

(二)共建共享实现方式

实现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除了需要有云技术支持、有各大高校加入参与的开放共享平台外,还需要以一定的共享实现方式为依托,才能让共建共享活动有序地开展。各高校都是独立的经济体,有其各自的利益,如何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虚拟实验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关键在于用怎样的共享方式来实现各自利益的共赢。

1.以专业为准线,合作建设,共享虚拟实验平台资源

高校虚拟实验平台由于其专业性和针对性强,因此可以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中寻求高校间相关同一专业院系的合作,更全面地整合各自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共同建设,共享虚拟实验平台资源;还可以共同协商,统一购买,共同使用。这样既能保证满足各高校对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教学需求,还能大大地降低各高校在虚拟实验平台资源中的投入资金成本。这种共享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方式体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利用率。

2.以技术为准线,有偿建设,支付虚拟实验平台资源使用费用

高校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专业技术来实现,因此其建设开发过程必须要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力。若某虚拟实验平台是由某高校独自购买和开发建设的,为保护产权所有人的权利,其他共享高校科研需支付一定的虚拟实验平台的使用费用,有偿地实现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享。这种有偿建设、支付使用费用的共享方式不仅保护了虚拟实验平台所有者的权益,还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这样也解决了因知识产权等问题而引起的共享障碍。

(三)共建共享组织管理机制

实现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除了行之有效的共享实现方式外,基于世界大学城的网络空间这个资源,共享平台还必须提供一定的组织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宏观调控、相互协调,使各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

根据调研论证,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这个共享平台组织管理机构的职能可细分为日常管理、共享决策、共享监督、共享评测、共享调解等。

1.日常管理

包括高校虚拟实验资源共享平台的日常维护、更新和升级等,各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享主体院校和师生个人账户和密码的注册和发放管理,以及各类上线的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分类、测试、更新、调试、维护、使用指导等日常工作。

2.共享决策

通过征求各高校各专业的对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需求意见,对共享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的虚拟实验平台的上线计划,制定出相关的共享协议以及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日常管理维护制度、相关共享事项的激励和奖惩制度、共享经费的收取和使用制度等。

3.共享监督

全面地參与各类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制度的制定和监管,对虚拟实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共建共享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共享激励和奖惩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4.共享测评

测评各类共享的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各种共享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给出评价,对共享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规范性进行评估,对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知识产权进行检查认定,并对共享平台的运行情况做出评价,提出科学的评估意见和建议。

5.共享调解

协调高校虚拟实验平台各类利益主体,包括管理者、维护者、参与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其包括调解处理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在其共享过程中出现的争执和纠纷等问题,合理分配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享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共享成本和共享收益等。

共享组织管理机构各职能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共享平台的稳定运行,能促进高校虚拟实验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四)共建共享保障机制

在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还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建立健全其共建共享的保障机制。

1.应通过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规范,保障共建共享资源的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如软件著作权。

2.建立有效的行政干预机制指导、调节和规范高校间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还应该从宏观上对整个高校的虚拟实验平台资源进行调控、规划、管理、指导,并给出相应的规划和发展的宏观指导建议。

3.运用技术手段保障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使用,共建共享平台可以通过用户权限的设置让不同的用户对虚拟实验平台的共建共享拥有不同的权限。

(五)共建共享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各高校对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建设和实现共享的积极性,必须建立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享激励机制。各高校作为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参与者,需要平衡共享资源的成本分担,需要确定共享资源的利益分配。

在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各共享资源的主体都是经济独立的主体,其都希望追求其自身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化[5]。如果能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一定的经济约束机制,增加各主体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更有利于调动各共享高校的积极性,也更有利于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率。

四、结语

本文从我国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实现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为共享平台的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各种机制方案,为高校虚拟实验平台共建共享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方案。而目前在世界大学城教学应用产品模块的仿真大厅这个应用接口中,已有部分专业的虚拟实验平台资源上线,这说明高校虚拟实验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已起步并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总结、完善和建立健全其共建共享机制,以期为其他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胡今鸿,李鸿飞,黄涛.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140-144.

[2] 李平,毛昌杰,徐进.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5-8.

[3] 杨树国,武晓峰,闻星火.多赢的高校设备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209-212.

[4] 世界大学城合作中心简介[DB/OL].http://www.worlduc.com/SpaceShow/index.aspx?uid=506657.

[5] 杨树国,武晓峰,闻星火.多赢的高校设备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209-212.

[责任编辑 刘凤华]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
本期导读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美国网络空间军事战略演进脉络
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我国网络空间国家治理的难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