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联合体 概念还要内涵支撑

2018-09-20 09:05
中国卫生 2018年9期
关键词:联体联合体医疗机构

在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健康联合体建设正在成为新一阶段医改的热点,也成为一些地区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主要手段。然而,建联体涉及医疗、医保、医药及社会机构、政府部门等全社会要素的整合及理念更新,当前仍缺乏详细的指标评价体系。因此,提出概念容易,但要真正产生效果,还需要建联体不断发展完善,进而产生实质内涵。

以医联体为基础 但不同于医联体

在既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上,我国开始探索医疗机构间的联合与合作,始于医联体建设,并逐步确立了医联体的4种实现形式,即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跨区域的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这4种形式覆盖了我国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成为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特色。

然而,医联体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地区的龙头医院仍未摆脱“跑马圈地”的思路,名为建设医联体,实则通过机构合作“定向吸收患者资源”;一些地区的医联体建设“广撒胡椒粉”,对医联体的建设方向没有明确的定位,医疗机构的合作流于形式、名存实亡;还有一些地区的医联体工作虽在推进,但仍表现为上下帮扶、下派医疗专家坐诊等浅层动作,在医保控费、用药衔接、后续随访等环节缺乏紧密合作;许多跨区域的专科联盟存在于文件及网络上,缺乏合理的工作流程、激励机制,实际使用率低下。

总体来看,缺乏共同的利益导向、激励机制及统一的工作目标是医联体建设松散的主要原因。共同利益的缺乏,源于各家医疗机构仍是独立的法人,其所有权归属不同的主体;激励机制缺乏,源于医保基金的分散给付以及合理的分工设定、利益转移,许多医联体的运转仍是依靠人情往来;统一工作目标的缺乏,则是以服务人群健康为中心的导向缺失,各家医疗机构关注看病、治病,对防病缺乏手段与兴趣。

在此局面下,许多地方也在纷纷探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即在政府主导下,打破各家医疗机构的行政体制壁垒,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通过医保打包付费,使医疗机构间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根据这个逻辑,医联体如要获得更好的收益,就要想法设法节约医保资金,确保辖区内的人群少得病、因此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合理转诊就会内化为医联体的自觉行动。

在医联体的基础上,健康联合体有了可供运行的机制、可以实现的载体。然而,健康联合体并不简单等同于以往的医联体模式。建设健康联合体,在健康状态衡量上需要有成型的指标体系,在健康维护上要有更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在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上要有更明确的功能定位。以此展望健康联合体,路程还很遥远。

医保打包付费 各类机构参与其中

当前,在青海省西宁市、河北省黄骅市等地区,以健康联合体为方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再造正在进行。在发展思路上,均明确了医保打包付费的改革思路,提出将疾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机构纳入其中,以期能够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全方位、全流程的健康服务。

这些地方的试点还处于初始阶段,成效及经验总结尚待观察,但现实当中的一些客观状态还须引起注意。首先,政府意志强有力、各部门协同配合,是健康联合体建设的首要保障。在西宁市,政府推动破解了医疗机构紧密联合的体制壁垒,但已经成立的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至今仍未获得明确的法人地位。同时,要让政府关注及推动,健康产出就要更有说服力,从主观引导走向客观数据展示,这条路要走通,扎实的工作必须兑现。

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医联体或健康联合体建设,往往体现为一家医疗集团被赋予统一管理人财物、配置医疗资源、使用打包医保费用等诸多权限,龙头医疗机构及其负责人的权限骤然扩大,卫生部门、医保部门及属地政府原有的施政范围被压缩,产生了改革的内部“应力”,需要很好地进行消解。在此过程中,要对医联体或健康联合体、政府各部门的定位有明确的区分,理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能误解为医联体或健康联合体就是“第二卫生局”,代替原有卫生部门去管理卫生健康工作。

要对龙头医疗机构及其负责人有更严格的监督考核,防止一家独大、垄断经营、排斥竞争、医疗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工作目标“走样”;要设置适当的风险指标体系,及时预警可能产生的问题,防止因为工作失误导致社会矛盾产生及后期政府被动“兜底”现象的产生,避免一时的挫折导致工作全盘流产,重回起点。

对健康联合体既要积极鼓励,也要有充分耐心。从当前的现实而言,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始终存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对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仍有待解决,在医疗不足的情况下推进健康联合体建设,首先还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补短板、强基层、建机制,防止医疗资源投入重心偏移。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成立医联体或健康联合体之后,不能当甩手掌柜,投入责任、监管责任、帮扶责任,任何一项都不能松懈。

猜你喜欢
联体联合体医疗机构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EPC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合作体系构建
湖北省智能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宁波党建联合体创新基层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