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氨肽冻干粉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09-20 01:04徐珊珊闫丹丹赵学良李金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研究组

王 红,徐珊珊,闫丹丹,赵学良,李金贺,王 叶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支气管哮喘多由肥大细胞、T细胞等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变态反应性疾病,IgE是介导反应的主要抗体。近几年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主要发病机制包括辅助性T淋巴细胞比例的失调、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国内研究认为哮喘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体液免疫中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状态,外周血T淋巴细胞则低于正常[1,2]。近年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都有所上升,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助组对我国区域2000年6月-10月儿童哮喘患病率进行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3]。哮喘给患儿、患儿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多种因素均可诱发哮喘发作,有调查显示,中国区域儿童哮喘诱因中呼吸道感染占94.6%[3]。因此有效的控制呼吸道感染,可减少哮喘发作。国内多篇文献报道关于脾氨肽冻干粉在治疗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能增强患儿免疫功能[4,5]。本文就我院采用脾氨肽冻干粉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病例60例,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6]。所有患儿均处于非哮喘急性发作期,经规律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反复喘息发作患儿。观察前1个月内均未接受过激素(静点或口服),6个月内未使用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及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无药物过敏、肿瘤性疾病,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及其他重要脏器病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11个月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5.43±4.16岁,病程在6个月到5年之间,平均病程2.5±1.8年,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口服(2 mg/支),隔日一次,凉开水冲服,疗程3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需要酌情应用β2受体激动剂,观察期间有感染时积极查找病原,并给予抗病原对症治疗。病原体阳性患儿共46例,其中属于治疗组26,对照组20例。2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IgG、IgA、IgM、IgE、CD3+、CD4+、CD8+水平。

1.3疗效判定

显效:相对于进行治疗前,临床症状有很明显减轻,两肺无哮鸣音出现;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听诊偶可听见哮鸣音;无效:哮喘发作症状及肺部听诊无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计数资料、疗效采用卡方检验,两组计量资料治疗前后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3.33%,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6.6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研究组的消失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2.3两组患儿治疗前以及进行治疗后免疫功能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IgG、IgA、IgM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相比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 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CD3+、CD4+、CD4+/ 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4+/ CD8+升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 CD8+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8+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8+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和对照组免疫功能实验室检查结果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为气道的一种慢性炎症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本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现代研究认为哮喘患者存在免疫状态异常,存在一定的免疫功能紊乱[7]。常表现为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CD4+/CD8+细胞比值下降[8]。一些研究表明[9-11],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为支气管哮喘的基本,而IgE水平升高与哮喘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脾氨肽作为儿科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是一种从动物脾脏中提取的多肽及核苷酸复合物,可在免疫信息传递、淋巴细胞活化和受体调节三个环节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12],通过活化T淋巴细胞,增强其杀伤吞噬能力,激活单核巨噬系统的活性,发挥平喘作用,通过受体调节功能可增强受体细胞免疫体系,本研究中将脾氨肽应用于哮喘常规治疗的辅助治疗中。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发作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脾氨肽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辅助治疗有较好疗效。研究组及对照组免疫球蛋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梁美静[13]报道不符,考虑不除外样本容量小,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脾氨肽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利于控制哮喘发作。研究组治疗后Ig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IgE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经过脾氨肽辅助治疗后,患儿IgE有明显下降,具有减轻变态反应的作用。综上,考虑脾氨肽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分析减轻喘息发作的可能原因有两方面:其一,脾氨肽能增强免疫功能,能有效的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14],从而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其二,本研究表明,脾氨肽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使CD3+、CD4+、CD4+/CD8+水平升高,降低IgE水平,改善免疫平衡,从而有效改善喘息情况。且与同类别增强免疫力注射制剂相比,应用途径方便、安全,依从性良好。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口服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且能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降低IgE水平,调节免疫平衡,利于控制喘息发作。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研究组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