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产业化助推精准脱贫的实现

2018-09-20 10:31曹伟波于霞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精准脱贫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

曹伟波 于霞

【摘 要】 实现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的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决策部署,以农业产业化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的实现。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以农业产业化助推精准扶贫的实现。

1 农业产业化扶贫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一个或多个相关农副产品项目,组织众多主体参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活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新产业体系的过程。 农业产业化扶贫在扶贫攻坚发展过程中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农户在产业链条上的增值分享机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现状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分析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现状,为农业产业扶贫路径选择奠定基础。

2.1 农业产业化扶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扶贫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难以解决问题和矛盾,如发展不平衡问题、农业产业化规模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弱。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农业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总体改善,但在农业产业化扶贫过程中,表现在东、中、西部农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56.8元,中部地区8983.2元,西部地区7436.6元;2016年东部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8.3元,中部地区11794.3元,西部地区9918.4元。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部地区较中部地区高2873.6元,中部地区较西部地区高1546.6元;2016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部地区较中部地区高3704元,中部较西部高1875.9元。数据显示东部地区较中部地区,中部较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加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小。受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阶段主要是一家一户经营,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固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小规模经营,农民对市场参与意识差,导致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小,竞争能力较弱,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滞后,对农民持续性增收的红利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三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弱。贫困地区因缺资金、技术常出现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返贫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长出现的问题,返贫葬送了农民发展信心,加大了扶贫攻坚难度,制约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2.2 农业产业化扶贫出现问题的原因

所有问题的出现必有原因,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分布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背景相互作用,导致我国农业产业扶贫出现诸多问题。一是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分布。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8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析表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分布及规模对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生一定影响。二是生态环境环境脆弱。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第一产业——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难度比较大,加上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同时贫困地区防灾抗灾能力不足,稳定脱贫难度较大,在农业产业化扶贫过程中,生态环境成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发生返贫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普遍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新兴经济体已经逐步从高增长向稳定增长的趋势转变。

2.3 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的成效

随着农业产业化扶贫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显著成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41.7万个,比2015年底增长8.01%,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03万个,同期增长了1.27%,辐射带动农户1.27亿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3493元。

3 农业产业扶贫的路径

农业产业化扶贫是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3.1 农业生产专业化

各个地区都有各个地区的特色优势,贫困地区要依托地区间的特色和优势,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地区、企业间的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防止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片面化,强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专业化服务,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进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价值,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基础。

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是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改变农产品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相协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农区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并支持贫困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市场提供特色农产品,改变原来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让更多贫困户能够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带来的收益。

3.3 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变革贫困地区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变科技优势为竞争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支撑和引领作用。

3.4 培育龙头企业

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战略的重点,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到农业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龙头企业的培育,做大、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参考文献:

[1] 央广网.发挥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EB/OL].http://

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60802/

u7ai5892864.html.2016-08-02.

[2] 宋洪远.大国根基:中国农村改革40年[M].广州:广东经济

出版社,2018-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EB/

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邛崃市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