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内初班”国家通用语言读说实验及结果分析

2018-09-20 10:49黑姝媛
西部学刊 2018年6期

摘要:笔者通过读说实验,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某内初班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问题进行实验调查,发现内初班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声调读音的难度顺序一般为:上声、阴平、去声、阳平;同时不同年级、不同民族和不同性别学生的发音偏误有所不同,建议在实际教学中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内初班;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偏误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6-0069-03

人耳听辨在判断被试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的准确性上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从人耳听辨和计算机语音识别统计结果对比看,在阴平、阳平、去声这三类字的本调读音上,人耳听辨比例在数值上要高于计算机识别比例数值。”[1]而在上声调的读音上,存在“基频值经测量和换算后,曲线、调值、调域都与标准音相符,但在汉语为母语的人听感上不认可”[2]的现象,可见人耳听辨对上声发音的判断可能更为准确。据此,笔者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内初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班级化的国家通用语言声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通用语言读说实验

(一)实验对象

实验以石河子市A中的内初班作为依托,以年级为单位,根据民族和性别分类随机抽取了38名学生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读说实验的研究对象。这些学生多数来自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以及乌恰县,少数来自阿勒泰地区的富蘊县、吉木乃县、福海县以及布尔津县。其年龄分布在12-16岁之间,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三个少数民族。

被试学生无明显听力障碍,口齿清晰,多数是从学龄前起就开始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少数从一年级或二年级开始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这些学生没有在疆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小学阶段多数以国家通用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二)实验材料

本次读说实验,选取了32个《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二级》常用汉字中的甲级字,每个声调各8个,轻声不在本次实验的考察范围之内。

(三)实验过程

首先向被试者发放读音材料,在被试者熟悉读音材料之后再进行录制,以减少因读错而产生的偏误;其次,实验在安静的实验室内逐一进行,使用语音软件将实验结果录入电脑。

(四)实验结果

1.不同调类单字调读说实验

我们首先统计了三个年级的被试者对四个声调的读音偏误情况,具体如下:

根据表2,被试者不同调类单字调读音的偏误情况如下:

①上声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43%;阴平次之,为27%;去声再次之,为25%;阳平的读音偏误率最低,为9%。

②上声的偏误情况中,七年级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54%;九年级次之,为49%;八年级的读音偏误率最低,为25%。

③阴平的偏误情况中,七年级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46%;八年级的偏误率最低,为13%;九年级的偏误率居中,为22%。

④去声的偏误情况中,七年级最高,九年级居中,八年级最低,读音偏误率分别为38%、23%、15%。

⑤阳平的偏误情况中,七年级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19%;九年级的偏误率最低,但与八年级较为接近,为4%;八年级的读音偏误率为5%。

⑥七年级学生中,上声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54%;阴平次之,为46%;去声再次之,为38%;阳平的读音偏误率最低,为19%。

⑦八年级学生中,上声的偏误率最高,其次是去声和阴平,阳平的偏误率最低。读音偏误率依次为25%、15%、13%、5%。

⑧九年级学生的读音偏误情况与八年级基本相同,也是上声的偏误率最高,去声和阴平居中,阳平最低。

2.不同民族单字调读说实验

由于内初班学生的民族有所不同,故进一步统计了不同民族被试学生的读音偏误情况。

根据表3,不同民族单字调读音的偏误情况如下:

①三个民族中,读音的偏误率差距较大,维吾尔族学生的读音偏误率最高,柯尔克孜族学生次之,哈萨克族学生的读音偏误率最低。

②维吾尔族学生中,三个年级的读音偏误率较为接近,依次排列为:七年级、九年级、八年级,读音偏误率分别为:59%、28%、15%。

③哈萨克族学生中,七年级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19%;九年级次之,为18%;八年级最低,为16%。

④柯尔克孜族学生中,读音偏误率的差距较大。其中,九年级的偏误率最高,为26%;七年级居中,为20%;八年级最低,为6%。

⑤七年级学生中,维吾尔族学生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59%;柯尔克孜族学生和哈萨克族学生的读音偏误率较低,分别为20%和19%。

⑥八年级学生中,哈萨克族学生和维吾尔族学生的读音偏误率较高,分别为16%和15%;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读音偏误率较低,为6%。

⑦九年级学生中,维吾尔族学生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28%;柯尔克孜族学生次之,为26%;哈萨克族学生最低,为18%。

3.不同性别单字调读说实验

根据表4,不同性别学生单字调读音的偏误情况如下:

①男生读音的总平均偏误率为30%,女生为22%,男生的读音偏误率高于女生。

②男生中,七年级的读音偏误率最高,为43%;九年级居中,为28%;八年级最低,为19%。

③女生的读音偏误次序与男生一致,七年级偏误率最高,八年级偏误率最低,九年级居中,其读音偏误率分别为36%、10%和21%。

④三个班级中,男生的读音偏误率均高于女生。

二、内初班读说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读说实验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内初班学生读说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不同调类发音的难度不同。在被试的学生中,上声的总平均偏误率最高,学生正确发音的难度最大。阴平次之,且与去声的总平均偏误率相近,可见学生正确发阴平和去声的难度也较大。阳平的读音偏误率较低,且远远低于其它三个声调,学生发阳平调的准确率较高,难度较小。据此,我们认为内初班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的难度顺序为:上声最难,其次是阴平和去声,阳平的发音难度最小。值得注意的是,被试过程中存在将不能准确发音的单字调误读为阳平的现象,不论是阴平、上声或者去声。

二是三个年级的发音存在差异。综观三个年级四个声调的读音偏误数据,我们发现在阴平、上声和去声三个声调中,八年级的读音偏误率都最低,其次是九年级,七年级的读音偏误率最高。可见,八年级的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准确率最高。从语言学习时间的方面而言,这一现象可能与内初班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声调习得的外部因素有关。除此之外,九年级被试者阳平的读音偏误率低于八年级,可见九年级学生的阳平习得好于八年级。

三是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发音存在差距。从整体上看,维吾尔族学生的读音偏误率最高,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最不标准,习得难度最大;柯尔克孜族学生的总平均偏误率次之,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较为标准,难度较小;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读音偏误率接近,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最为标准。据此,我们认为在内初班学生中,不同民族国家通用语言声调读说的难度顺序为: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

四是男生的读说问题比女生更严重。将三个年级男生与女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声调读音偏误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男生的总平均偏误率高于女生,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问题更为突出。这一现象在三个年级中表现相同。

三、实验结论

根据前文所述,内初班学生在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习得中具有以下问题:从四个声调方面来看,上声的发音难度最大,其次是阴平和去声,阳平的发音难度最小;从不同年级方面而言,八年级的声调发音最为标准,九年级次之,七年级的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问题最为突出;从不同民族方面来看,哈萨克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最为标准,其次是柯尔克孜族学生,维吾尔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声调发音难度最大;从性别方面来看,男生的发音偏误率要高于女生,声调习得问题更加突出。建议内初班语言课教学中,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注 释:

① 为縮小新疆边远贫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让广大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同样享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资源,为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提供高质量的生源,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参照内高班的办班模式,从2004年秋季开始,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奎屯、昌吉、哈密、库尔勒和阿克苏8个城市开办新疆区内初中班(以下简称内初班)。2011年自治区新增喀什、伊宁和库车3个城市承担办班任务,办班城市增加到11个。内初班主要招收对口地区的农牧区乡(镇)、村小学或贫困、边境县城市小学的应届毕业生。招生计划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0%,汉族学生占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生计划占总招生计划的5%。招生工作坚持向农牧民子女倾斜,不断加大农牧民子女录取比例,到2011年农牧民子女录取比例连续4年达到90%。各少数民族的招生比例,原则上按各民族的人口比例确定,并对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给予照顾。参加内初班报名的学生在当地参加自治区统一组织的内初班摸底测试,由对口办班城市负责预录取,预录取结果报自治区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核。

参考文献:

[1]朱学佳.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语使用声调变异状况的声学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7(03).

[2]刘岩,李玲,倪娜,范丽君,陈华琴.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实验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6(2).

作者简介:黑姝媛,河南三门峡人,单位为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