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主题公园化现象探析

2018-09-20 05:26朱芡芡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主题公园效应趋势

朱芡芡

摘要: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正以强大的带动作用促进着旅游业的发展。所谓泛主题公园化现象,就是一般景区借鉴营建主题公园的方法和手段,人为设定专门为旅游服务的设施。文章主要对借鉴主题公园发展模式的“泛主题公园化”现象进行研究。从泛主题公园化产生的原因、效应和趋势等角度对泛主题公园化现象进行阐述。

关键词:主题公园;泛主题公园化;原因;效应;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高,旅游已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为大众化的消费,日益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刚需”。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成为旅游产业规模最大的6个国家之一。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通过旅游放松身心、增长见识以及开拓视野成为人们外出游玩的迫切需要,个性化、创新性、参与感强、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旅游产品成为现阶段游客新的需求。其中,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新兴旅游方式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主题公园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整体化的娱乐方式,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普遍喜爱。泛主题公园化现象在主题公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主题公园的定义与特点

(一)主题公园的定义

关于主题公园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保继刚(1994)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董观志(2005)认为: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楼嘉军(1998)认为:所谓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边际资源、信息资源与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是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从保继刚、董观志、楼嘉军等学者的观点中,不难看出,“人造景观”以及“主题”是主题公园定义的核心词汇。综合以上学者的观念,本文对主题公园的界定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定的内容为主体,以现代科技、文化手段作表现形式,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人工景区。

(二)主题公园的特点

关于主题公园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主题公园的一些本质特征。这些特征是主题公园区别于一般旅游景区的标识,也是主题公园与其他人造景观的不同所在。主题公园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 集中性。这里提到的主题公园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公园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北上廣等大城市;二是主题公园项目内容相对集中,主题公园所有项目的开展都需围绕主题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集中在一起,便于旅游活动的开展。

2. 参与性、体验性强。主题公园是体验性很强的旅游产品,能够让游客更好的感受、体验、享受旅游过程。主题公园这种旅游产品满足了现今游客对个性化、高体验旅游产品的需求,这也是主题公园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3. 重视IP的打造。主题公园通常都带有自身的IP文化或者主题故事。实际上,当今主题公园竞争的核心就是主体化IP,通过对现有IP的分解和转化,形成游客可体验、可感受的文化娱乐创意体验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可以说,IP的打造对主题公园的发展至关重要。

4. 设定休闲内容和方式。在游客进入主题公园游玩之前,主题公园的项目以及游乐设施就已经确定。换句话说,游客是在主题公园设定的休闲内容和方式下,开展旅游活动。主题公园各种活动项目的设计和配置,都需要围绕着主题进行;景区的游客容量、活动的吸引力度、步行距离的长度,都是主题公园休闲内容的组成部分。

主题公园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和强大的娱乐功能,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和现代旅游产品中一个重要类型,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主题公园接待量约二亿人次左右,位居全球第二。知名咨询公司欧睿国际发布的《世界旅游市场全国趋势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主题公园零售额将达到120亿元,日均游客量将超过3.3亿人次,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主题公园市场。

二、泛主题公园现象的出现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大型主题公园的蓬勃发展,除主题公园这种具有非常明确主题的人造景观之外,一些典型的营建主题公园手段和方法,被主题公园之外的景区所应用。本文把这种现象称为“泛主题公园化”现象。

(一)泛主题公园化定义

所谓“泛主题公园化”现象,通俗的讲就是非主题公园的一般景区采用主题公园开发建造的手段,人为设定专门为旅游服务的设施。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泛主题公园化”现象不同于“泛主题公园项目”。泛主题公园项目,是指主题公园的建设不再是单一的游乐设备,而是涵盖餐饮、住宿、商业等多业态的产业群,由此形成的一种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

(二)泛主题公园化产生的原因

游客需求的升级是导致泛主题公园化产生的直接原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对于在旅游过程中个性化、深度化的体验需求不断升级。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旅游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旅游多元化业态应运而生。

1. 社会主要矛盾转移的需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旅游就是实现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据《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收入3.94万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11%和15.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4.3%和5.1%。从《公报》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形式。

2. 消费升级的需求

随着游客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经验的丰富,传统观光型的基础旅游已经满足不了现在游客对高体验、高参与、独特强旅游产品的旅游需求。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成为游客出游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旅游体验性强或体验性旅游产品成为游客新的需求。皮平凡和张伟强对体验式旅游的概念进行了趋势分析,认为从旅游者的需求结构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自身情感需求关注的比重得到了增加;从旅游消费的内容看,大众化旅游产品日渐失势,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欢迎;从价值目标看,旅游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到注重使用产品时的感受;从接受旅游产品的方式看,旅游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从文化需求的方式看,旅游消费者对文化体验旅游产品需求迅速增加。通过两位学者的分析可知,体验性旅游产品正成为大众旅游时代新的旅游需求。

3.旅游产业转型的需求

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来临,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侧日益增长,国民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而旅游业供给侧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需错位,无法为国民创造幸福的旅游体验, 无法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旅游业必须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泛主题公园化发展的趋势

1. 景区IP与地方文化的结合

随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以及休闲旅游时代精神需求含量的不断加重,文化内涵在旅游景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旅游景区要有特色,除了具有独特景观和产品体验外,最根本的是需要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并且这种文化要具有不可复制性。地方文化是体现独特性的重要载体。景区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则是景区融入于当地市场的敲门砖,也是景区有别于其他景区的关键所在。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在中国的发展。自身强大的IP文化与“局部移植中国文化”的策略是其在中国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2. 体验性旅游产品受追捧

现在的旅游者在积累了大量的旅游经验之后,己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越来越青睐于在旅游过程中寻求一种难忘的经历,以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受到追捧。什么是体验旅游,简单地说,就是以景点景区为舞台,以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为道具,为游客创造难忘经历的旅游活动。以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为例,利用灯光和科技通过视觉以及隐藏在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和照明设备,增强体验者们的感官放大他们的想象力,营造一种奇妙的沉浸式体验。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体验旅游产品,为游客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3. 旅游服务的专有化以及景区建设的市场化

与一般景区相比,作为市场化、人工构筑出来的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的一种显著特征就是“专有化”。与传统景区管理模式混乱,发展用途多样相比,这种“专有化”的特征,使得纯旅游用途,纯企业管理性质的主题公园相比于传统资源基础型的旅游发展能够有效地基于市场和商业规则运作,从而更容易掌控。随着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成熟,专有化的发展模式势必会成为旅游景区发展的新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的主题公园,一方面,突破了受资源条件约束的限制;另一方面,可以指导企业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确立景区主题,避免盲目上马导致的经营风险。

三、结语

主题公园的发展带来了泛主题公园化现象,这种泛化现象会随着主题公园的存在继续发展下去。首先,本文在对泛主题公园化深入解读方面,还存在欠缺的地方,后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次,本文通过对“泛主题公园”现象的描绘,以期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与因资源属性而建立的景区相比,主题公园建园条件受限较小,但是对于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来说,主题公园并不能成为游客来访的首选。如北京、西安等历史名城。

参考文献:

[1]保继刚.人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03).

[2]董觀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3]楼嘉军.试论我国的主题公园[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3).

[4]江昼.我国主题公园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常州淹城春秋乐园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7(02).

[5]皮平凡,张伟强.基于体验经济的旅游消费与营销战略初探[J].经济师,2005(08).

[6]袁俊,刘艳红.旅游业发展的效率评价与转型升级[J].重庆社会科学,2017(03).

[7]孙根年.论我国主题公园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02).

[8]钟士恩,张捷,李莉,钟静.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回顾、评价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5(08).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主题公园效应趋势
画与理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主题公园欢乐多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全球最大室内主题公园造价10亿美元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
偶像效应
主题公园导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