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8-09-20 05:26韩宗晏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6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对策

韩宗晏

摘要:贵州六盘水过去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典型的以煤炭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虽然还没有被划归资源枯竭型城市,但鉴于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陷入产业转型的困境,自2005年获得“中国凉都”称号以后六盘水就力求以发展旅游产业的形式谋求经济转型。文章介绍了六盘水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旅游业所面临的优势与潜力,并找出了六盘水旅游产业所遇到的问题与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下一切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客观存在,而经济学上的“资源”一词,更多是与“生产要素”是等价的。从古至今,资源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现代文明前进的基本动力。然而,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国内外众多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遭遇发展困境,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逐渐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贵州六盘水过去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典型的以煤炭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虽然还没有被划归资源枯竭型城市,但鉴于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陷入产业转型的困境,自2005年获得“中国凉都”称号以后六盘水就力求经济转型。六盘水拥有独特的气候旅游资源,故而相比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六盘水拥有更多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六盘水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接着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后改特区)作为煤炭基地相继成立。过去30年,六盘水一直被定位为标准的由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主导产业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自2004年以来,六盘水的旅游产业发展一直在稳步提升。2005年,六盘水获得了国家认证的“中国凉都”称号,自此旅游业才作为六盘水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得到重视。2004~2014年间,六盘水的旅游总收入从1.53亿元增加到了57.27亿元,旅游收入占总GDP的比率由0.92%提高至5.49%。2016年,随着国际夏季马拉松、冬季人造滑雪、特色古镇等旅游项目趋于稳定,六盘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124.65亿元,旅游收入占总GDP比重达到9.49%,接近10%的大关,国内接待的旅游人次达到1901.41万人,比2015年度增加了52.11%。由数据可以看出,旅游业在六盘水的发展是极具潜力及优势的。

近年来,围绕全域旅游着力打造山地大健康旅游产品体系,建成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梅花山旅游景区等10余个重点旅游景区,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还建成了玉舍滑雪场等4个中国纬度最低的滑雪场。最后,六盘水具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市内44个少数民族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盘州彝族山歌、盘州布依盘歌、六枝梭戛苗族蜡染技艺、水城南开苗族芦笙技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等丰富多样的节庆文化。建有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风情生态博物馆”、中国第一个彝族文化园“海坪彝族文化园”、中国最大的布依族铜鼓“月亮河布依族铜鼓”。

二、六盘水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六盘水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六盘水旅游产业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 六盘水的旅游产业起步相对滞后,与贵州其他热门旅游地相比,六盘水的旅游产业仍有不小的差距。传统的贵州旅游圣地如黔东南、安顺、遵义等,不仅旅游地拥有品牌效应,其旅游产业的起步比六盘水早,如今的发展也比六盘水纯熟。与其他地级市的市场竞争在未来六盘水旅游产业的发展之路上势必会成为不小的挑战。

2.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例如,以“民宿”为主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地域的饮食文化以及住宿中”。产品高度均质化,没有当地农村特色和新设计。与开发这种小型“农家”的方式类似,农业旅游中个性化管理较为缺乏。实现专业化组织建设非常困难,造成资源与资金的合作不够。龙头企业的龙头作用不够,文化内涵不足。挖掘是不够的,发展的形式是独特的,功能不强。这将当地的农业旅游发展限制为一个小品牌,无法形成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旅游支持基础设施落后。一是景区内的道路交通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郊区农村地区。道路狭窄,高峰时段经常发生交通堵塞。二是在风景区的小型停车场,游客中心服务不到位,没有道路标志,公共厕所环境旅游,商业和娱乐设施落后,建设质量差。三是农业景观提供的大部分住房和食物供应都是基于家庭服务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健康检查。游客收到的服务,健康和安全没有得到有效提供。

4. 当地旅游与其他产业未能协调发展。当地以眼前利益为重,忽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整合。例如,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文化资源的经济潜力已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政府忽视了其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问题。一些盲目而广泛的发展导致了一些高质量的文化资源正在遭受破坏,比如拆除古建筑和具有各种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村,以及与环境不相容性的程度低层建筑的修建,造成部分古城失去了独特的历史底蕴。

三、对六盘水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高水平的政府旅游设计的进一步完善

在旅游开发方面,政府需要改变现有的旅游管理形式,以防止由于系统僵化和功能重复导致的低效率。通过保持清晰的思路和规划,政府也需要尊重市场规律,避免出现一时兴起蹭热度或单纯的为了获得政绩所进行的短视行为与重复建设,让六盘水地区的旅游业得到较为平稳快速的发展。

(二)旅游品牌的进一步打造

旅游品牌的完美形象不仅取决于对于品牌的推广,还取决于对品牌内在价值的探索。在品牌推广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建议引入使市场导向模式,比如主题节庆活动,邀请行业组织参观,促进有组织的旅游,以实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工具与本地旅游展览的较好融合。挖掘旅游品牌的价值的根本。关键是在梳理和定位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制定差异化的总理念。六盘水地区现阶段虽然有“消夏文化节”、“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等特色品牌旅游项目,但市内AAAA景区仅有三个,无AAAAA景区,与周边的其他地级市如安顺、黔西南等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另外,六盘水的市容市貌、居民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对于旅游人才的引进与专业培训也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

(三)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2015年,“旅游+互联网”这一理念被提出,研究认为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将为旅游業发展前景带来信心,为旅游业发展开启了新视角。除了“旅游+互联网”外,旅游业还可以与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与乡村、农业融合,与房地产、工业等相融合。比如,六盘水非城镇区域的农村条件很适合将旅游与农业相结合,开展“农家乐”或者“避暑山庄”式的休闲旅游活动,既能优化旅游体验,又能刺激周边农业的发展,达成双赢。又例如滑雪、滑翔等新兴旅游项目的兴起可以与六盘水的旅游装备制造业结合起来,拉动制造业的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技术

旅游信息化的理念取决于提高游客质量和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旅游信息技术不仅包括为旅游资源、企业和人才建设数据库,还包括建设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专业门户。建立高效,适宜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景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相关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利用微博等新兴技术和智能导航系统可用于景区景观建设和品牌推广,赢得市场和客户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傅利平,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J].城市问题,2010(11).

[2]鲁金萍.广义“资源诅咒”的理论内涵与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1).

[3]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人民出版社,2004.

[4]李树梅.贵州资源枯竭型城市避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六盘水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6(30).

[5]胡晓晶,李江风.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六盘水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2(02).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对策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