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分析

2018-09-20 10:38岳增蕾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专利分析

岳增蕾

【摘要】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如何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资源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采用专利分析法对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申请趋势、技术热点、专利申请人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专利分析;技术热点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秉持“創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秸秆也从最初级的焚烧走向综合利用和创新应用。2017年2月,农业部印发的《“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突破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瓶颈技术,创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研发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秸秆综合利用率目标由“十二五”提出的80%提高到85%,并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应用列为农业技术推广重点项目之一。近年来,安徽、山东、江苏、黑龙江等省份相继出台政策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1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申请趋势

近十年(2008-2017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共申请专利3642件,其中发明申请2588件,发明授权621件,实用新型431件,外观设计2件。从专利申请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申请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13年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到2016年达到峰值,全年申请量达773件(见图1)。

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申请趋势来看,2009-2013年间,江苏省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专利申请量一直处于领先水平,2014年起,安徽省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专利申请量大幅提升,远超其他省份,江苏、山东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广西2016年专利申请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见图2)。

2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技术热点分析

从技术构成来看,近十年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在IPC小类中C05G和C05F两个技术领域申请量最多,分别占16.91%和14.92%,其次是C12N、C12R和A01G技术领域,说明近十年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主要围绕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技术领域开展(见图3)。

从专利技术申请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在各IPC小类中申请数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2015至2017年间C05G技术领域专利增长最快,2016年全年在该领域专利申请量达到192件,占2016年专利申请总量的24.8%。此外,2016年,A01G和C05F两个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也比较多,分别占14.7%和14.1%。因此,从专利技术申请趋势来看,近十年秸秆综合利用专利仍然以肥料相关技术领域为主。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在C02F、A23K、C12P、B01J、C08L等技术领域也有新的突破(见图4)。

3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申请人分析

从专利申请人排名来看,近十年中国农业大学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所申请的专利总量最多,达到33件;其次是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永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申请了32件和30件专利;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和个人所申请的专利数量也都超过了20件。

而各申请人所申请的专利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中国农业大学所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C12N、C12R、A23K、C05F几个IPC小类里,重点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制造生物有机肥料、制造微生物菌剂、制备纤维素、微量元素测定等。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所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A01G、A01B、C09K等IPC小类里,侧重于应用层面,包括用于盐碱地种植的有机肥料制备、种植方法等。重庆永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F26B、B08B等IPC小类,聚焦秸秆脱水机。

4结语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秸秆处理由大面积焚烧走向了还田、饲料加工,又由基础能源领域发展到了生物炼制领域,安徽、山东、江苏等省份在秸秆综合利用各应用领域都取得了创新和突破,秸秆发电、造纸、制造生物质燃料等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逐渐延伸,附加值也正在成倍地增长,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未来,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应用的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必将进—步创新、拓展。

猜你喜欢
专利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利竞争态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