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高中地理试题命制的重要方向

2018-09-21 11:11李帅侯刘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试题命制高中地理生活化

李帅 侯刘起

[摘 要]生活化是高中地理试题命制的重要方向。高中地理试题立意的生活化、情景的生活化、设问的生活化以及答案的生活化,意在考查学生结合生活,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试题命制;生活化;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95-02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要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可以说,生活化是高中地理试题命制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高考试题,从立意的生活化、情景的生活化、设问的生活化以及答案的生活化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立意的生活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生活对地理方面的需求”,并在课程内容部分对“生活化”进行了详细论述。比如,在地理1中强调“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在地理2中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多种地理信息,分析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形式”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等的生活化决定了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的生活化。如在水平1中强调“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境中,能够辨识地貌、大气、水、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简单分析其中两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在水平4中强调“结合现实中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系统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及其阶段性特征,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等。

2018年地理高考大纲强调,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社会上的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该目标,地理高考考试内容要求“情景语言优美,贴近生活实际”。

二、情景的生活化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了很多生活化的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创设了生活化的情景(见案例1、2、3)。

【案例1】(2016年全国卷1第42题)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案例2】(2016年全国卷3第36题)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见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案例3】(2017年江苏卷第1~2题)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省际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上述案例可以反映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无论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的地方卷,都出现了生活化的试题。(2)生活化的试题可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以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3)生活化的情景可以直接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创建,如微信红包;也可以以对话或者日记的形式出现,如某民宿经营者的语言描述以及游客对内格罗河的描述等。

三、设问的生活化

也有很多高考题设计了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见案例2、4、5。

【案例2】(2016年全国卷3第36题,详见前)

[问题]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案例4】(2015年新课标卷1第42题)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问题]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案例5】(2017年全国卷2第43题)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峽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问题]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上述案例可以反映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活化问题比较通俗易懂,减少了学术的味道,学生容易结合自己所见所闻进行回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2)生活化问题既涉及自然地理,也涉及人文地理。比如,“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侧重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进行设问,“从文化体验的角度”显然侧重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设问,“河上很少有桥”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设问。(3)设问的生活化,充分地挖掘和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了生活与学科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

四、答案的生活化

材料、情景、设问的生活化决定了答案的生活化。因此,在回答生活化的问题时,也需要紧密结合生活进行回答。

“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这一题,结合图中经纬网可以判断当地为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该地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生高原反应;该季节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多暴雨,可诱发山洪;该地山体高大,地势陡峻,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可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

“河上很少有桥”这一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应从建桥的经济需求、建桥的难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因此,参考答案为:“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应做的前期准备”这一题,前期准备应该从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尊重当地习俗、设计旅游线路、准备相应的装备和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方面分析。因此,参考答案为:“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总之,生活化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考查。在立意、情景、设问以及答案等方面进行生活化,能够考查学生结合生活,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生活化是高中地理试题命制的重要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J].人民教育,2014(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J].人民教育,2001(9).

[4]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试题命制高中地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居高临下不如用心其中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