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 找准定位奋力开启“四个大矿”建设新征程

2018-09-22 07:06郭景忠
中国煤炭工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产设备管理

文/郭景忠

平庄煤业元宝山露天煤矿始终秉承科学发展理念,聚焦“安全大矿、产量大矿、效益大矿、文化大矿”建设目标愿景,贯彻落实平庄煤业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化解区域市场回暖与企业生产接续紧张、设备老化、火工品供应不足等供需矛盾,在过去一年中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煤炭产销、利润等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建矿以来最好水平,员工收入同比大幅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企业迸发出勃勃生机。

落实安全责任,倾力打造“安全大矿”

元宝山露天矿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新机制、新举措,推动了企业安全稳健发展。

把实施“113”安全工程(即,坚持安全“零事故”的目标;构建“一部一策”安全管理模式,推行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机制)作为推进安全工作的总抓手,不断提高安全管控水平。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牢固树立“零死亡”是安全管理最起码要求的理念,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考核体系,逐级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干部年度考核最高额度由10000元提高到15000元。创新实施“一部一策”安全管理模式。矿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对基层安全管理进行精准把脉,制定下发了涵盖45大项120余小项的《“一部一策”安全管理清单》,使安全管理的指向性和目标更加明晰,措施更加具体得力。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分专业、分系统定期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建立专业部门、基层单位和班组三级排查体系,全面开展安全体检和健康普查。对照自检自改表,实施153个项目的自检自改工作,全面形成“现场检查—分析总结—结果通报—下达整改—复查验收—闭环销号”的风险隐患闭环管理模式。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常态化。制定下发《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管理办法》,按照“学标、对标、达标”三步走的步骤持续推进“新标准”落地,有效补齐管理短板,顺利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验收。强化班组安全建设。全面推行正班长管安全、副班长管生产的班组管理机制,提高班组安全管控能力。深入开展 “三零六化”星级班组评比、“学规程讲案例”、轮值安全员等活动,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基础。

创建高效生产体系,倾力打造“产量大矿”

按照“安全为天、技术先导、生产先行、设备是根本、检修是保障、供应是关键”的原则,着力构建安全、生产、机电、技术、经营“五位一体”的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各专业协同,营造了安全高效、紧张有序的生产氛围。

强化专业协同,均衡有序推进出煤、剥离生产。持续优化出煤生产组织。针对煤层赋存条件差的实际,加大选采力度,全年完成选采总量1264万立方米,同比增加379万立方米。强化剥离生产组织。优化采剥顺序,全矿连续3个月剥离产量过百万,创出月剥离112万立方米、单台电铲月剥离34.9万立方米的历史新高标。优化生产组织设计。坚持“保总量、保接续、保部位、保质量”的原则,合理规划采场布局,有序推进416直排改移、二区西筛分场移设等重点工程和重点部位,保证接续均衡。制定采空区作业规程及应急预案,保证连续工艺作业安全。强化机电保障管理。按照“抓计划、抓时间、抓效率、抓关键、抓细节”的工作要求,狠抓设备提效,全矿设备完好率达98.7%,待修率平均为1.22%,事故率为0.11%,均优于上年度。强化设备包机管理。细化包机单元,采取互检方式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抽查,月均检查出问题90余项,同比增加86.2%,整改率达到100%;严格执行设备包修制。逐级签订包修协议,建立了基层单位设备信息平台,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电铲、钻机出动率同比提高3%,91吨车出动率较上年同期提高4%。

聚力提质增效,倾力打造“效益大矿”

牢固树立价值创造理念,突出经济价值创造,坚持智慧营销实现外延增利,坚持苦练内功实现内涵增效,开源节流并重,利润水平远超预期。

创收引擎动力强劲。坚持稳产拓销,按照“生产服务销售”的原则,抓住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管理优势和生产组织优势,稳步占领市场,销量一路攀升。优化销售结构,按照“优先互保,强化地销,优化结构,开拓市场”的原则,强化产销衔接,统筹协调各煤种生产销售,创出日产销7.1万吨、月产销180万吨的历史新高。全面实行地销混煤公开竞价销售政策,全年竞价用户多达40家,同比增收近6000万元。实现多渠道增收,通过销售副产品煤矸石增收3亿多元;通过实施东帮到界回采工程,增收2.59亿元;通过加强选采,选出3100卡以上优煤42万吨,增收4000余万元。

深挖降本潜力。坚持技术创新降本,优化采场布局和运输系统,通过实施筛分场移设、新建213排土场等措施,加权综合运距缩短200米,累计节余生产成本500余万元;对疏干系统推行智能化节能控制,全年节约电费130万元。狠抓生产系统提效降本。通过优化生产组织,轮斗效率同比提高98立方米/小时;电铲效率同比提高32立方米/小时;破碎站效率同比提高50立方米/小时。强化设备提效降成本,通过严格执行设备中断影响考核办法、设备故障分析讨论制度等措施,设备“三率”持续优化。坚持开展“躲峰填谷”工作,全矿总峰谷比同比下降3.89个百分点。“优化生产组织,提高设备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和“输煤系统优化”科研项目获平庄煤业总经理奖励基金一等奖。强化内部管控降成本。通过综合施策,累计节余成本1000余万元。

实施品牌战略,倾力打造“文化大矿”

坚持以文化传承为导向,以品牌战略为引领,大力营造稳定和谐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努力实现行业领先的企业目标愿景。

大力培树“元露矿、元露煤、元露人”的品牌意识,不断推进品牌升级。打造“元露矿”品牌。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清单式管理”和“说清楚机制”,把年度重点工作横向分解到部门、单位,纵向分解细化到月、周,编制下发月度重点工作清单12期、周重点工作清单46期,形成了“周保月、月保年、年保全面”的责任目标工作机制。倡导“样样工作争第一”的理念,全面树立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业绩、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形象。打造“元露煤”品牌。严抓产品质量,严格按煤质合同组织生产销售。大力倡导“诚信营销、质量为本、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以品牌效应拓展市场。打造“元露人”品牌。大力培树“人人都可以成才,工作出色就是人才”的理念,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大力推行“五点要求”“六项工作准则”和“十二项优秀品格”,培树了干部的创新思维和“马上就办、马上就做”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造就了一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职工队伍。

猜你喜欢
生产设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调试新设备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