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栓通络饮对深静脉血栓模型大鼠凝血指标及血栓干湿质量的影响

2018-09-22 07:09穆世民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9期
关键词:造模通络肝素

张 波 穆世民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深静脉血栓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腔隙,引起静脉回流受阻,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DVT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管疾患,常见于下肢骨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研究显示,择期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2%,人工全髋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为50%~60%[1],脊髓损伤引起瘫痪者为75%~80%[2-3]。本病起病隐匿,发病急骤,有 20%~25%的患者两年内演变成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少数患者可因栓塞脱落引起肺栓塞,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7]。目前DVT主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尽管中医药治疗DVT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6],但是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消栓通络饮是本院预防和治疗DVT的临床经验方。本研究采用消栓通络饮干预DVT模型大鼠,探讨其对多项凝血指标及血栓干湿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消栓通络饮防治下肢DVT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60只SPF级SD大鼠,体质量(250±10)g,雌雄不限,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许可证号:SCXK(豫)2017-0001。按清洁标准分笼饲养,湿度50%~70%,温度24~26℃,保持鼠笼通风,保持光照适宜,按时清理打扫鼠笼,自由进食水。适应性喂养1周后,再进行分组。本实验对动物的处理方法符合《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8]。

1.2 试剂与仪器 台式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型号 TGL-16c),酶标仪(美国 Bio-rad),凝血仪(美国库尔特公司),大鼠D-二聚体(D-dimer)定量测定ELISA试剂盒(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S-C600型精密电子天平秤(日本SHIMADZU公司),无水石膏绷带、显微手术器械、EDTA管等均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提供。消栓通络饮,组成:黄芪30 g,当归 20 g,丹参 20 g,川芎 12 g,赤芍 12 g,红花6 g,白芍 12 g,生地黄 12 g,续断 12 g,牛膝 12 g,威灵仙 9 g,茯苓 9 g,桂枝 6 g,白术 9 g,泽泻 9 g,猪苓 9 g,柴胡9 g,陈皮9 g,枳壳9 g,甘草6 g。统一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制剂室煎煮浓缩。低分子肝素钙(万脉舒,0.4 mL:4100AXaIU,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10)。

1.3 分组与造模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消栓通络饮组各15只,除空白组15只大鼠外,其余3组共45只大鼠均参照文献复制下肢DVT动物模型。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参照赵学凌[9]实验动物造模方法:1%戊巴比妥纳腹腔麻醉(1 mL/kg),麻醉生效后,大鼠取仰卧位,双下肢屈髋屈膝固定,采用髓内钉打拨器分别击打大鼠双侧近端外侧(大转子至大转子下1 cm),造成股骨骨折,行髋人字石膏固定,7 d后取标本进行检测。

1.4 给药方法 参照《药理实验方法学》[10],给予大鼠等效剂量,消栓通络饮组每只按24.36 g/(kg·d)生药给药,按1 mL/100 g换算,每只2.5 mL灌胃(每毫升含生药2.436 g),每日2次;阳性药物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用量按 366.43 IU/(kg·d)换算,每只 91.61 IU/d 皮下注射;空白组、模型组均以生理盐水2.5 mL/d灌胃。各组治疗开始时间均为造模前7 d至造模后7 d,持续灌胃14 d。

1.5 标本采集与检测 大鼠空腹8 h后,抽取腹腔静脉血液1~2 mL,置于冷水浴冷却的肝素抗凝管中,混匀,4℃冷藏2 h,-20℃或更低温度保存,用于大鼠凝血指标检测;同时,取大鼠股静脉血栓,用于测量血栓干湿质量。大鼠静脉血采用凝血仪及原装配套试剂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D-dimer水平;血栓干湿质量均采用精密电子天平秤量取。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否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空白组大鼠精神状态佳,活动自如,饮食正常。其余3组大鼠造模前7 d给予相应治疗后,无明显异常,饮食及活动正常;造模后精神欠佳,下肢肿胀,患肢活动减少。造模过程中,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各有1只大鼠麻醉后死亡,最终,模型组模型复制成功14只,阳性药物对照组12只,消栓通络饮组13只。造模后各组继续给予7 d干预,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对照组、消栓通络饮组大鼠一般情况好转,食欲增加,患肢血运改善。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及消栓通络饮能改善DVT大鼠模型的一般情况和患肢血循状态。

2.2 各组大鼠凝血指标比较 见表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 APTT、PT、TT 均不同程度降低,FIB、D-dimer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造模后大鼠体内抗凝与凝血系统平衡机制发生了改变,处于高凝状态,下肢创伤部位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对照组、消栓通络饮组APTT、PT、TT有所回升,FIB、D-dimer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及消栓通络饮均能起到抗凝的作用;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消栓通络饮组FIB、D-dimer均低于阳性药物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APTT、PT、TT 等凝血指标无显著差别(P>0.05),说明消栓通络饮对 FIB、D-Dimer的作用比低分子肝素钙显著。

表1 各组大鼠凝血指标比较(±s)

表1 各组大鼠凝血指标比较(±s)

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P<0.05。 下同

组 别 n APTT(s) PT(s) TT(s)FIB(g/L) D-dimer(μg/L)空白组 15模型组 14阳性药物对照组 12 23.29±0.74 9.71±0.53 19.78±0.71 18.61±0.38▲ 7.43±0.33▲ 15.13±0.41▲20.97±0.78▲△ 8.44±0.67▲△ 17.96±068▲△2.52±0.21 39.39±1.21 4.41±0.31▲ 120.12±1.34▲3.31±0.27▲△ 64.32±3.46▲△消栓通络饮组 1321.24±0.81▲△ 8.19±0.52▲△ 18.25±0.61▲△2.79±0.32△*55.49±4.34▲△*

2.3 各组大鼠血栓质量比较 见表2。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对照组、消栓通络饮组血栓干质量、湿质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及消栓通络饮均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消栓通络饮组血栓干质量、湿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及消栓通络饮在预防血栓形成方面无明显差别。

表2 各组大鼠静脉血栓干、湿质量比较(mg,±s)

表2 各组大鼠静脉血栓干、湿质量比较(mg,±s)

组 别 n 血栓湿质量 血栓干质量模型组 14 13.09±1.35 2.81±0.51阳性药物对照组 12 9.89±0.97△ 1.91±0.34△消栓通络饮组 13 10.01±1.04△ 1.95±0.42△

3 讨 论

DVT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见于骨科大手术之后,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Virchow[11]认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脊柱骨盆损伤、下肢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等骨科大手术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12]。DVT的防治措施包括手术、溶栓、介入、超声以及中医药干预等治疗方法。研究显示,手术治疗与药物溶栓疗效无显著差异[13],故不建议将手术作为DVT的首选治疗方法。尽管药物溶栓、抗凝是治疗DVT的常用方法,但溶栓存在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脑梗死等病史的患者,溶栓的风险很大。

中医学将DVT归属“股肿”“脉痹”等疾病范畴,主要由外伤、手术等致气血瘀阻脉络,静脉归心之血回流不畅,以致聚而为湿,流注下肢发为肿胀,气滞、湿滞日久,易于化热,故本病的病机特点为瘀血阻络,湿热相搏,瘀血为主要的病理产物[14]。此外,气能行血、生血,血能化气、载气,因此笔者认为,气血亏虚也是DVT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则,利湿消肿为辅。本研究采用消栓通络饮,方中重用黄芪、当归、丹参为君药,黄芪甘温益气,当归补血活血,丹参活血祛瘀,重用三者配伍,体现了益气、活血、化瘀的主要治则;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与当归配伍,加强其活血之功效,赤芍凉血散瘀止痛,红花活血散瘀止痛,三者配伍共同加强君药行气、活血之功效,为防止诸药辛散之太过,配伍白芍、生地黄益精敛阴,同时伍川牛膝、川续断补益肝肾以固本,牛膝尚能散瘀止痛,续断亦能活血续筋,以上药物共为臣药,增强君药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时益精敛阴,防止辛散太过。因本病病机除瘀血阻络外,尚有湿滞水肿,因此佐以威灵仙及五苓散,威灵仙散风祛湿、行气通络,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在利水祛湿的同时,增加了主方益气行气之功效,柴胡疏肝解郁,陈皮理气燥湿,枳壳破气消积,共奏行气理气之功,也增强了威灵仙及五苓散利湿的功效;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共奏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止痛之功效。

既往研究表明,临床诊断考虑DVT时,外源性凝血指标PT、内源性凝血指标APTT的测定值与正常值比较可缩短,FIB、D-dimer测定值可升高[15],FIB 增高提示有血栓形成的风险,D-dimer升高提示体内高凝状态并纤溶亢进,其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极具价值[16]。本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APTT、PT、TT 均不同程度降低,FIB、D-dimer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造模后大鼠体内抗凝与凝血系统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两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APTT、PT、TT 均有所回升,FIB、D-dimer均降低 (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及消栓通络饮均能抗凝,对深静脉血栓起到预防的作用;但两个治疗组比较,消栓通络饮组FIB、D-dimer均低于阳性药物对照组 (P<0.05), 而 APTT、PT、TT等凝血指标无显著差别 (P>0.05),说明消栓通络饮对FIB、D-dimer的作用比低分子肝素钙显著。血栓质量的比较,则直观地反映了两个治疗组对DVT的治疗作用,两组治疗后,血栓的质量均降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消栓通络饮对DVT大鼠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可能通过调节APTT、PT、TT、FIB、D-dimer等凝血指标起到抗凝作用,且其在降低FIB、D-dimer方面可能强于低分子肝素钙,这为其预防下肢术后DVT形成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造模通络肝素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造模方法的研制与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大鼠造模方法的文献研究*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益温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