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腹治腰”生理机制初探

2018-09-25 04:43龙抗胜赵锋李洪亮李铁浪叶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推拿肌张力内脏

龙抗胜 赵锋 李洪亮 李铁浪 叶勇

摘要:本文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的角度对“推腹治腰”可能的生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分析腹部推拿可从神经、筋膜、内脏、肌肉等层面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旨在阐明相关疾病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不同的推拿手法对机体产生效应亦不同。

关键词:推拿;腰痛;内脏;神经;筋膜;肌张力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7.003

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07-0008-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possibl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treating waist by abdominal massage therap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CM and modern medicine,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abdominal massage from the nerve, fascia, visceral, muscle and other aspects, with a purpose to elucidate that the occurrence of relevant diseases may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and different massage techniqu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body.

Keywords: massage; low back pain; visceral; nerve; fascia; muscle tension

現代医学从生理角度认为,推拿能通过作用于人体软组织并对肌肉骨骼及神经血管系统产生影响[1],皮肤及皮下组织中感受器对推拿机械力刺激的反应是其产生影响的起始环节[2]。由于人体皮肤感受器种类丰富,刺激不同感受器对机体所产生效应不同,每种感受器被激活所接收的刺激方式不尽相同,因此,术者所施手法不同,患者机体反应也有差异,临床常出现推拿治疗某种疾病时,同时发现患者身体另一种疾病也得到好转的现象。如推拿腹部治疗脏腑疾患时,患者腰部疼痛同时得以缓解;治疗腰痛时,同时予以腹部推拿,疗效可能更好。因此,笔者以“推腹治腰”为切入点,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角度对其可能的生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推拿的临床运用拓展思路。

1 中医理论基础

腰痛以患者自觉腰部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临床上诱发腰痛所涉及的病因较广,有些患者无明确诱发因素,治疗很棘手。中医学认为,腰痛多由外感、内伤、跌仆损伤等导致腰部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治疗以疏通经络、通调气血为主。人体经络系统存在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前后呼应等相互联系的规律,因此治疗需从整体入手。《灵枢·官针》有“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腰痛表现虽集中于腰,但引发腰痛之因并非仅集中于此。推拿治疗腰痛从腹部入手,遵循了经络系统前后对应的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腰痛推腹,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由此可平衡阴阳,激发机体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目的。《灵枢·海论》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脏腑之气通过经络输注于体表,内脏有疾可反映于体表,腰痛可由腹腔脏器病变导致,腹部推拿可调理腹腔脏器,从而消除体表阳性反应。

2 现代机理探讨

2.1 神经调控机制

内脏牵涉痛最早由Head H[3]于1894年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引发牵涉痛的机制极其复杂,目前尚无定论。牵涉痛可出现在相关内脏的皮节上,也可出现在远离病变内脏的区域,躯体感觉与内脏感觉在神经元上的交叉是对牵涉痛的一个解释。内脏信息通过交感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背角,而此背角又接收来自相应皮节的躯体感觉信息传入[4],二者的信息在此汇合后最终传入大脑。由于内脏传入纤维传入脊髓背角的比例相对于躯体传入纤维较低,因此,大脑易将起源于内脏的疼痛信息误认为来自相应躯体结构[5]。这一神经元交叉机制是目前对内脏疾患引发潜在性腰痛较好的解释。

另一个可以解释内脏源性腰痛的机制为中枢敏化[6]。内脏伤害感受器被过度激活后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改变[5],使中枢感觉神经元兴奋性增强,此神经元状态即为中枢敏化。由于内脏与躯体感觉信息输入最终会聚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内脏疼痛刺激导致的中枢敏化使机体对某一其他部位受到的机械力刺激会产生疼痛感觉。由此可见,对应脏器的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后,必会导致所牵涉的腰部疼痛。然而,腰部疼痛又会反射性引起疼痛部位肌肉紧张,肌紧张引发局部循环障碍,代谢产物堆积致疼痛加重,产生恶性循环,日久引起局部组织纤维化[7]。不及时处理内脏疼痛,最后会导致内部脏器与外部肌肉疼痛并存。

推拿作为一种接触式物理治疗,能够“干扰”疼痛的发生,在疼痛传导通路的多个位置产生效果,起到物理性镇痛效果[8]。有研究表明,作用于腹部脏器的手法能够缓解腰痛[4,9]。通过腹部推拿能使机械力直接作用于腹部脏器,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干扰痛觉传导通路,避免了腰部牵涉痛及中枢敏化的发生。

2.2 腹部推拿调衡内在筋膜

人体内脏器官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内部环境,这个内部环境是由人体肌肉及骨骼系统所构成的一个大的中空体腔,包括颅腔、胸腔、腹腔、盆腔。颅腔由完整的颅骨构成,相对其他3个腔较为稳定,而胸腔、腹腔、盆腔并未完全被骨骼覆盖,其周围覆盖有大面积富有弹性的肌肉及韧带组织。内脏并非无序堆积于体腔之中,而是通过包覆内脏的结缔组织膜与周围结构相互联系、支撑,此结缔组织膜又称为“筋膜”[10]。通过该结构,内脏与周围器官相互联系,同时连接于周围肌肉骨骼之上,因此在人体执行身体动作时,随着肌肉收缩及骨关节的运动,体腔会连带内部器官产生形变。人体长期维持错误的姿势或炎症会使筋膜受异常机械应力的影响,导致筋膜从细胞水平上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会造成人体异常的生物力学模式,从而产生一系列脊柱及肌筋膜疼痛[11]。内脏器官表面的筋膜称为浆膜层,也叫“滑动平面”,滑动平面的正常与否决定了内部器官在体内的运动。内部筋膜结构的改变会降低其对内脏器官的稳定与支撑作用[4],同时也影响内脏在体内的正常运动,导致其难以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人体外部肌肉骨骼系统的异常会影响连接其上的内部脏器筋膜,而筋膜结构的改变又进一步影响内部脏器的功能。反之,内部脏器功能障碍也可影响其所连接的肌肉骨骼系统,使人体产生异常的生物力学模式,引发一系列的颈肩腰腿痛疾患。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内脏手法作用于肾脏,可缓解非特异性腰痛[12]。综上,腹部推拿能使腹部脏器紊乱的筋膜结构恢复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此引发的腰痛。

2.3 腹部肌肉张力释放缓解异常牵拉

腰痛的发病与脊柱力学平衡失调密切相关,而腹部肌群在腰椎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腹部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当人体躯干做屈曲、伸直、旋转等动作时,腹部肌群会相应不同程度地同时启动,并在动作过程中与其他相关肌肉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脊柱稳定。在执行这些动作时,会由于某一外在因素,使腹部肌群遭受急性损伤,或由于自身肌力失衡,长此以往使腹部肌群产生慢性劳损。受损后的腹部肌群发生痉挛,导致脊柱前后肌力失衡。此时,受损伤的腹部肌肉可能并不感到疼痛,但因其保护性挛缩机制造成躯干前屈状态,使疼痛部位可表现在因躯干屈曲而被牵拉的腰椎后部肌肉,此情况易导致临床医生判断上的错误,而将治疗重点放在假性疼痛部位。腹部推拿能对深层次的内脏产生影响,缓解内脏源性腰痛,但同时也能作用于浅表层的肌肉组织,松解局部筋结点,使受损腹部肌肉高张力状态得以释放,从而进一步缓解因腹部肌肉损伤导致前后肌肉张力失衡所引发的腰痛。

3 小结

“推腹治腰”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体现,腹部推拿可从神经、筋膜、内脏、肌肉等层面对机体产生影响,因此,在推拿操作时作用于哪一层面是需要加以关注的。如腹部推拿治疗因腹部肌肉损伤所致腰痛时,操作重点为浅层肌肉组织,但如果手法操作不够精确、力度过大,有可能直接作用于内部脏器,这种对脏器的影响是否有利于疾病康复不得而知。另外,推拿治疗如选择不确切的手法和不恰当的时间,可造成内脏损伤[13]。当腹部推拿需要作用于内脏时,有可能对神经与筋膜层面同时产生影响,但应以哪一层面为主,取决于操作者手法的选择。上述通过对“推腹治腰”生理机制的探讨,旨在阐明疾病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对机体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推拿所作用的面较广,不同的操作手法对机体产生效应亦不同,临证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法操作流程。

参考文献:

[1] MORASKA A, POLLINI R A, BOULANGER K T, et al. Physiological adjustments to stress measures following massage therap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0,7(4):409-418.

[2] 郭争鸣.推拿按摩的皮肤触压感受器生理机制初探[J].湖南中医杂志,2009,25(6):86-87.

[3] HEAD H. On disturbances of sensation with e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ain of visceral disease[J]. Brain,1894,17(3):339-348.

[4] PANAGOPOULOS J, HANCOCK M, FERREIRA P. Does the addition of visceral manipulation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Rationale and study protocol[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2013,17(3):339-343.

[5] CERVERO F. Visceral pain-central sensitisation[J]. Gut,2000, 47(4):iv56.

[6] WOOLF C J. Central sensitization:implic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in[J]. Pain,2011,152(3):S2-S15.

[7] GLOMBIEWSKI J A, TERSEK J, RIEF W. Muscular reac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chronic back pain patient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8,70(1):125-131.

[8] 张昊,房敏,蒋诗超,等.推拿干预疼痛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71-174.

[9] PANAGOPOULOS J, HANCOCK M J, FERREIRA P, et al. Does the addition of visceral manipulation alter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 European Journal of Pain,2014,19(7):899-907.

[10] HEDLEY G. Notes on visceral adhesions as fascial pathology[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2010,14(3):255-261.

[11] MELTZER K R, CAO T V, SCHAD J F, et al. In vitro modeling of repetitive motion injury and myofascial release[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2010,14(2):162-171.

[12] TOZZI P, BONGIORNO D, VITTURINI C. Low back pain and kidney mobility:local osteopathic fascial manipulation decreases pain perception and improves renal mobility[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2012,16(3):381-391.

[13] 劉岚庆.推拿意外的预防及处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02-106.

(收稿日期:2017-04-04;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推拿肌张力内脏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推拿手法在产后尿潴留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请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