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拓展数学课的“广度”

2018-09-26 15:12万云飞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拓展教学广度自主学习

万云飞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拓展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有利于学生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并且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课堂教学要进行有效的拓展比较困难。而翻转课堂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让我们可以正确有效使用教学的拓展,让课堂充满生机,洋溢出智慧的火花。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我最近利用翻转课堂上过的三年级上册第5页例2的拓展内容。

关键词:拓展教学;自主学习

【案例背景】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先汇报完自己通过看微视频收获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分别有:数小格、数大格和用到校时刻减离家时刻这三种后,我们就处理了自主学习单上的疑问。最后,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他们在自主学习单上编制的题目。我选了其中五道,做成课件出现在大屏幕上。

第一道:同学们中午午睡从1:10开始,到1:30结束,同学们中午睡了多长时间?

第二道:小强离校时间9:40,到家时间是10:05到公司。他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第三道:明明从5:10开始写作业,写了半小时,他什么时间做完了?

第四道:小红早晨上学要走15分钟,8:00上课,她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最晚?

第五道:我晚上9:00睡觉,第二天早晨6:00起床,我睡了几个小时?

学生讲题过程如下:

生:第一道题的情况和例题是相同的,因为“时”是一样,所以我们就可以直接用30-10=20(分),所以同学们午睡了20分钟。

生:第二道题因为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不在同一“时”中,所以要用10:05-9:40求出答案。

第三道题学生是通过“问”的形式给大家讲的:已经知道的5:10指的是什么?(开始时刻)半小时指的是什么?(经过时间)要求的是什么?(结束时刻)结束时刻用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得出。

同样第四道题,学生也是用上面的方式讲的。

第五道题学生是这样讲的:从晚上9:00睡到12:00用了3个小时,再从12:00到6:00睡了6个小时,所以3+6=9(小时)。

【课后感悟】

在上完这节课后,回想这一教学环节,我有如下几点感悟:

感悟一:微视频的学习是让拓展教学顺利进行的一把保护伞。

要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都对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之后才能进行。之前的课堂上进行的拓展教学可能只是学有余力的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后进生或者是学习能力中等的孩子有时可能会成为课堂的“看客”,看的就是老师和极少数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提前进行微视频的学习就会对这一节课要讲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样就会尽可能地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拓展教学的环节中。

感悟二:学生对拓展教学的内容探究兴趣和参与度都较高。

在参与这个环节中,当学生看到自己编制的题目或者是小组成员编制的题目登上“好题榜”时都很兴奋,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发表自己解题的方法和对题目的疑问。因此,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的参与度很高,并且会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

感悟三: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达成建模效果。

在学生汇报之后自己就已经总结出有关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道题就是针对课本例2的基础练习,有了前一天回家看视频自学的经验学生都能很好明白道理并掌握。第二道题学生也能明白道理,但是这时就出现了如何计算的问题,经过我们共同的一翻讨论和研究之后,学生提出了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求出答案,用竖式的方法求出答案会很清楚并且不容易出錯。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还会提醒,这里向“时”借的1应该当60分用。第三道题,通过这个学生这样一问,他们自己就可以总结出求结束时刻的方法就是用开始时刻加经过时间。学生对例2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提炼,解决自己编制的问题,既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求经过时间问题的结构、模型,又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会使学生感受到模型的力量和数学的魅力。

感悟四:学生对知识模块有系统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系统学习。

第五道题其实不在这节课学习范围之内,我想学生既然出了这个问题我就加上,让他们体会“24时”。通过学生的讲就体会到了他很好的抓住了12这个很关键的时刻。这个题可以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可能感兴趣的学生会自己课后继续了解有关“24时”的知识甚至是与时间有关的更多的知识,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就会仅是就题讲题,就课本讲课本,难免显得过于简单和浅薄,但是不讲又不行,因为要照顾到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但是这样的课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又会比较浅显,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利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简单的例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好学会,并且带着问题来到课堂上解决,这样会让老师的讲更加有针对性。最重要的是可以留出很长时间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上进行拓展,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探索,让课堂精彩生成,使数学课丰满起来,学生在像这样的课堂上会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拓展教学广度自主学习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中和滴定分析及其教学
网络在拓展学生阅读广度中的运用
金融广度:指标选择与政策建议
科学把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深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