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2018-09-26 15:12鲜洪涛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鲜洪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微课开始在日常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充分的学习和运用知识。教学中使用微课作为辅助是很有必要的。微课,可运用信息技术认知规律,体现不一样的知识构建。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用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这种方法,使得其更喜歡学习,更乐于参与课堂。本文通过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特征和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微课在当今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引言: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泥沙俱下,学生如果无法做到自控,就会出现上网成瘾,荒废学业的情况。微课的出现可以使这种现象得到减轻,学生通过在网上学习微课,减少其他娱乐的时间,科学合理上网,利用网络去学习。

一、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特性

(一)资源使用的便利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课堂上学生学生自身对知识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导致了其掌握程度的不一样。所以优秀的教师教师需要依照个体的不同,选择其对应的教学方法,找出主要问题。因材施教,所以老师老师会对学生进行抽问,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判断判断教学质量。以及运用一些教学措施,比如讲解PPT的使用时,PPT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片和音频,学生可以根据PPT更加生动的理解其具体操作方式。教师在播放PPT的同时进行录屏做成微课,抽问学生各种相关知识,奖罚分明,在讲解的最后进行疑问解答,有问题的学生通过举手的方式向老师提问,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课中的不同内容进行相应的解惑[1]。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微课是用简短的视频生动的展现学习的内容,然后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开始学习。微课是课堂正式开始之前的一味调味剂,调动学生的味蕾,让学生可以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微课的便利性决定了,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所以在课下,学生也可以自行学习[2]。比如C语言的学习,因为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无法完全十分全面的讲解,所以教师支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观看微课自行学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重复,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在通过微课自学的过程中,也减少了其上网娱乐的时间,培养了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也改正学生对游戏上瘾等不良习惯[3]。教师应该对合理利用微课自学的学生进行大力嘉奖,激发其他同学对微课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丰富学习方式。让学生化主动去学习,享受学习,不再一味的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知识。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在课堂上加入了微课,使得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对学习感兴趣,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学习。视频的内容是与课堂的知识点紧密相连的,可以由书本上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切入,微课在这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微课,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4]。如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基本的word软件的操作后,微课再生动的演示的word文档的各种功能,通过看到word制作的漂亮海报,使学生即巩固了知识又对加深了对word软件的兴趣,所以会更努力的学习,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新的知识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后对新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不明白的知识点做标记。在观看微课时,仔细听这些疑难点,这些就是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学生在观看完微课时应做好相应的笔记,在观看结束后,对依然存在的疑难点向教师同学请教。教师收集学生的问题,对其中重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对这节课的课堂效果内容作出总结,奖励表现得好的学生,鼓励其好好努力。学生在学习中可能有许多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是困惑,微课作为一个学习的辅助工具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去理解知识点。微课的便利性决定了学生可以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多次的观看,最终达到完全理解的并合理运用目的。

(二)微课应用的实例

第一个实例:九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一课“写作:秋”。以秋天的图片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秋,激起学生对秋的情绪。学生先自行对秋进行回忆和想象。然后播放写作技巧的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掌握写作技巧,开始写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把其中高分作文作为范文进行表扬。学生观看微课学习了写作技巧,又通过写作和教师的批阅掌握了写作技巧。

第二个实例:高一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行星与地球”。课堂开始先通过微课视频向同学们展示地球和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学们通过微课更加了解他们的特质和相互关系。在进行“地球公转”的学习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一个比较难以讲解的知识点,它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做微课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的用文字描述,需要加上视频或者地理道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应该在用地球仪进行演示的同时播放微课,转动地球仪并且保持地轴不倾斜,观察太阳直射点变化。再让地球围着太阳转一圈,观察太阳直射点点的改变情况,最后,画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表格。

在“陆地与海洋”这一课时,其中的问题“跨经度和纬度最广的大陆分别是哪个大陆”如果仅仅这样问,学生很可能无法理解。单靠微课教学就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所以教师的讲解起到很大作用。教师通过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分析后告诉学生,跨经度最广的大陆就是最宽的大陆穿过经线最多,而跨纬度最多的大陆就是最长的大陆跨纬线最多。这样学生在充分理解题目后,做题就更加轻松了。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中,教学模式要顺应历史潮流,微课以及其他新型的教学方式应该合理的应用于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学生也应该自主运用微课等各种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惠明超.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22):30-31.

[2]李三平.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1):54-54.

[3]刘刚.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时代教育,2018(2):7-7.

[4]林小玲.有关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考试周刊,2016(44):114-114.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