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

2018-09-26 22:46潘彩勤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校图书馆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的意义,分析了勤工俭学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要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灵活的计酬、奖惩制度;进行自主招聘,加强岗前培训和日常检查;推行管理工作柔性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信息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功能和定位也在不断更新。图书馆在发展建设的进程中常常会出现工作人员配备滞后于业务更新和服务增新需求的进度,所以,选聘并管理好勤工俭学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工作中,不仅能弥补图书馆缺编的困难,而且能让学生得到锻炼,增长知识,提高自我。因此,让在校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趋势。[1]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的意义

1、勤工俭学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高校普遍存在多校区的现象,图书馆也设总馆和分馆。上海健康医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市属本科医学院校,由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而成。成立之初有三个校区,图书馆有3个分馆1个临馆。在合并、搬迁、扩建的过程中,图书馆工作量显然增加,而学校并没有大量引进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短缺问题比较明显。[2]

在这种情况下,让勤工俭学的学生参与图书馆部分管理服务工作,可以较大程度缓解图书馆人员不足的困扰,可使工作人员从一些日常的服务工作中解放出时间,以利集中精力投入到要求更高的服务工作中去,从而有助图书馆的整体建设和新业务的顺利开展。

2、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形成勤工学生与读者之间良好互动的关系

勤工俭学的同学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是一次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同学不仅可通过馆内带教老师学到图书的基本分类排架、图书馆工作流程、文献检索等专业知识,还能在与馆内老师、勤工同学和读者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接触,从而培养与他人的沟通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图书馆这个社会实践平台上,可以开拓视野、锻炼自己,为将来融入社会,正式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3]在本校浦东校区北苑图书馆,每学期都有20-30名勤工俭学的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年级。他们既是图书管理员,也是我们的忠实读者,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4]通过这些勤工学生,图书馆可以征询他们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体会和建议,能广泛细致的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以便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勤工俭学的学生能收集到更多读者对图书馆的建议、愿望和要求,并及时反馈给图书馆,供领导决策参考。[5]

3、是学生缓解生活压力,提升信心的需求

勤工俭学指一边读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般家庭较为贫困,他们参与图书馆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同时攒取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6]在学校层面而言,极具书香气息的图书馆是学生们比较向往的勤工俭学工作场所之一,雅静的环境能使人感到愉悦放松。图书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学生不仅可在工作中学到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增强管理能力,还能结交到不少的朋友,这些都可以减轻勤工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自信心。

二、勤工俭学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的熟悉了解有个过程

高校勤工俭学的直接管理部门基本上是学生处,图书馆只是使用部门,对到馆勤工学生的工作能力、个人素养事先几乎不了解。学生有限制的勤工时间,加上图书馆不同岗位和不同服务时间需求的特殊性,使得图书馆带教老师接触学生的时间较少,因此熟悉了解学生的过程相对较长,故安排使用好学生是个难题。

2、大学生有限的空余时间与图书馆需求的矛盾

大学时代的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少,需要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加上学习任务和实习锻炼,都使得勤工俭学学生的空余时间較为有限。学生会因考试、补课等情况需请假,有些社会活动也会占用时间,因故调换执勤时间也是比较频繁的现象。学生在中午、晚上等时段空余时间较多,此时段也是读者集中来图书馆时段,而该时段学校其它部门或辅导员往往会安排学生较多任务,使学生不能准时到馆执勤,甚至无奈缺勤。有的学生只做一两个月就不做了,这就导致图书馆不断补充新学生,不断做岗前培训,加大了带教老师的工作负担。[7]这些问题都增加学生管理的难度,也影响到图书馆正常开放和服务读者。

3、缺乏灵活合理的计酬方法和奖惩措施

书库、期刊室、自习室、电子阅览室等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开放时间不同,学生的工作强度和要求也不一样,但是每位同学的勤工报酬却是相同的。图书馆勤工岗位较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比较。勤工酬劳仅以时间来计算并不合理,这对较为辛苦、专业要求较高的岗位上的学生不公平;还有双休日、节假日与工作日时间的值班也没有体现出区别,这种勤工报酬的单一性容易引起学生态度消极,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到图书馆应有的服务质量。

三、加强勤工俭学学生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灵活的计酬、奖惩制度

根据馆内不同部门不同的岗位需求,制订较为细化、具有操作性的学生管理勤工细则。使得图书馆在日常管理勤工学生过程中可以照章管理,同时勤工俭学学生也可以依章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权责明确。[8]同时做到灵活计酬、奖惩分明,周末、双休日值班的同学,应该给予较高的酬金,节假日值班的可以翻倍计酬,以鼓励积极性;对于业务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同学,不仅在馆内给予优秀管理员奖励,同时反馈给校辅导员和学生处,作为学生在校表现的一个方面,在学校的各项评优中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对于无视纪律,工作缺乏责任心的学生,及时给予教育和帮助,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与学生处沟通,给予淘汰撤换等。

2、自主招聘,加强岗前培训和日常检查

建议由学校主管部门控制到图书馆勤工俭学人员总量,图书馆自主选聘学生管理员。图书馆根据馆内各个岗位需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安排最适宜的岗位,以最大限度合理设置,保持勤工学生人员稳定。

对上岗前的学生要做好岗前培训,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文献管理知识,如简明图书分类法、图书编目方法、数据库录入及为读者服务的基本程序等;二是专业职业意识的培训,给学生一个思想意识,自己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爱岗爱馆,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9]通过培训使学生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与图书馆老师一起为全校师生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

培训工作中要特别注重新招聘学生的“上书”练习,可以用书车把还回的书按不同的类别分好,排好序,再整理上架。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边讲解边指导,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会图书排放的规律,掌握上书技能。经过几年的带教工作,个人认为这是较为行之有效的一项练习,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上书效率,熟悉图书上架的操作程序和图书馆业务。日常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包干书架制度,保持借阅室书籍的排放正确,学生在上书之余,负责整理自己所包干的书架,纠正错架、乱架现象,保持书架图书排放的准确和整齐。这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项任务指标,也是加强书库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

平时管理中,带教老师要对学生的工作多加督促指导,不定期对学生执勤进行检查:书库图书的排放准确率,是否准时到岗工作,考勤情况统计,听取读者和各阅览室老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等,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处理,可以个别沟通也可以召开阶段工作交流会,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思想认识。

管理学生一定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和方式加强与学生勤工群体的联系,一方面方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让同学们意识到图书馆的这支勤工队伍是有纪律有组织有要求的,有利于开展对这支队伍的有效管理。

3、推行管理工作柔性化

勤工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往往性格较为内向敏感,不够自信,但吃苦耐劳精神普遍好于来自大城市和富裕家庭的学生。良好的环境可以加强学生对勤工俭学的热情和积极性,[10]所以带教老师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真诚关爱、理解尊重勤工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工作中要多考虑学生地域、家庭背景等情况造成的个性差异,合理听取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优势。

在安排执勤时间和岗位时优先听取每位学生自我意愿,尽量从一开始就避免勤工和学习、作息习惯、业余社团等活动的冲突,在这基础上再进行协商调整。顺应他们的要求,学生能感到一种关爱和尊重,会对这份工作有个良好的初始印象,会以愉快的心情来接受。馆内老师除了在勤工中给予耐心的指点,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也能适当给予帮助指导,了解他们的教学进程,见实习的安排,就业的趋势,也可以跟他们聊聊家常,了解他们家乡的风俗习惯,还可以帮助他们下载一些学习资料,收发邮件等等,让他们在图书馆的勤工过程中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从而激发出更高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勤工实践中去。当然,图书馆的老师注意要在学生面前事事带头,处处以身作则,这样自然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服务行为。[11]

图书馆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重要基地,合理安排、正确引导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参与图书馆实践是强化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12]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队伍在图书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有目共睹,相信在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勤工俭学管理工作将日趋成熟、日渐完善,为图书馆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7] 陈昕.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1(4)145-146.

[2][9] 先卫红.谈对大学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J].图书馆学刊,2004.26(S1)85-86.

[3][6][10] 王冶陶.高校圖书馆勤工俭学管理工作的浅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6(7)139-140.

[4][11] 宋碧云.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8)114-116.

[5][12] 刘晓凤.高校图书馆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初探[J].医学信息,2004.17(1)52-53.

[8] 吴丽红.图书馆对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5(9)208.

【作者简介】

潘彩勤(1971.11—)女,汉族,上海人,本科学历,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流通管理.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校图书馆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