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挑战

2018-09-27 20:34吴静张蕾
科技传播 2018年17期
关键词:区块链银行应用

吴静 张蕾

摘 要 自从面世以来,区块链技术受到各方关注,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也给金融业带来了变革。文章首先介绍区块链的基本情况,然后探索银行使用区块链的实践。

关键词 银行;区块链;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8-0095-02

自从面世以来,区块链技术受到各方关注,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其中最引人注意、也受到各种热议的当属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诸多优良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运用到银行后将会从多个方面对银行原有的业务架构进行颠覆。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数字货币领域逐渐进阶到金融、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区块链将可能改变人们对金融业的看法,并对金融业产生颠覆性的颠覆性影响。

1 区块链概述

区块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底层应用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区块链记录以交易为主要基本数据单元,其中每完成一笔交易表示完成一次价值转移,也就是将资产所有权从A迁至B。与传统交易不同,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是去中心化的,也即并非通过相关中间权威机构如商业银行确认生效并记录到该银行内部数据库,而是由专门的网络节点将已通过验证的诸多交易打包装进一个被称为区块的数据块,同时将该数据块进行加密封装并且链接到前一区块而进行记录。

区块链有以下6个特征:

一是去中心化,区块链的权利和义务在任何节点上都是相同的,所有节点共同维护数据块。

二是去信任,由于整个系统是透明的,在系统的规则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前无法欺骗。

三是开放性,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区块链中的数据,通过接口查询相关应用。

四是自治性,区块链采用的规范和协议是基于协商而一致的,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其信任是对机器的信任。

五是信息不可篡改,只有系统中51%以上的节点被更改,则数据库才能被修改。

六是匿名性,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交易对手无需公开自己的身份,也无需让对方信任自己。

2 银行区块链应用场景

2.1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特点是去中心化,有着可观的交易流通价值,是一种准超主权货币,能对冲风险,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从使用上来看,数字货币可以代替实物货币,从而降低传统货币的印刷和发行成本,从而保持相对稳定的币值。数字货币可以降低货币的印刷和发行成本,提高支付结算的便利性,增加交易的透明度,规避洗钱和逃漏税等违法行为。目前,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巴西这些国家都是合法的比特币市场,而突尼斯已经发行了国家数字货币,居民可用来买卖商品、生活缴费等。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将提出研究和发行数字货币的计划。

2.2 防伪平台

利用區块链分布式、公开透明、无法作弊的特点,银行可搭建防伪平台。如兴业银行目前就试点了区块链防伪平台。这个平台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开源架构,由兴业银行自主研发。目前,这个平台已经提供了数据防伪、数据验证、历史查询、数据校验、文件校验等通用功能,同时还提供平台防伪服务相关API。

2.3 数字票据

相比现有电子票据体系,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票据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去中心化,有效进行票据价值转移。在传统票据中,中介机构利用信息差获利;而在区块链中,双方可实现点对点交易。二是能够有效防范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由于区块链无法篡改,交易如果未完成,全网都能公开看到信息,有效确保票据安全,避免票据背书错误、一票多卖等风险。三是去中心化的票据系统让银行不用再建立中心化的票据服务器,减低运营成本。四是降低监管成本,区块链中的前后相连的时间戳可以对每个环节进行追踪,增加了不法分子的伪装成本,在监管上也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

2.4 银行积分

当前,积分系统成为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必不可少的系统。银行的积分和数字货币有着类似之处,这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成文可能。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积分更容易被兑换,尤其是跨行兑换;另一方面,接入商户可以一起进行积分的记账,减轻对账负担。

2.5 银行征信

目前,我国银行面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主要的依据是借款主体的征信记录。一旦用户申请贷款,银行会在获得客户授权之后,上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用户的征信记录。这一过程效率较低,且信息不完整不透明。利用区块链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痛点。对此,依靠程序算法,可以自动记录征信系统中的海量数据,将这些数据存在网络中的每一个计算机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且信息无法被篡改,各银行在查询用户征信时,只需调取区块链记录的相关数据,即可获得准确的征信信息,免去了去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的麻烦。

2.6 跨境金融服务

跨境金融服务环境常常涉及到开户行、对手行、境内代理行和境外代理行,支付流程复杂,需要经过多次对账和清算,环节多,效率比较低下。区块链则有望解决跨境金融服务中存在的痛点。根据区块链去中心化、可分布式的特点,可建立一套标准的银行间金融交易协议,则大大减少了外资企业在跨境金融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例如,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Banking?Corporation)已经开始向少数国家推行基于区块链的小额支付系统。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及瑞士联合银行(Union? Bank?of?Switzerland)合作探索一套运用分布式账本的贸易金融体系,为信用证提供自动化的独立智能节约,降低进出口贸易风险,缩短国际信用证的处理时间。

2.7 反洗钱

区块链有助于帮助银行规范用户的金融活动,尤其在反洗钱方面可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利用区块链,银行可以分析和监测客户交易中的异常行为。除了商业银行自己本身有的公钥,可以为用户提供与其个人地址相关联的私钥(即电子身份证明信息),任何交易均需通过这个私钥和银行的公钥共同验证才可进行,从而使区块链上数据具有可追溯性。银行也可以通过私钥审查数字货币账户持有人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从而达到反洗钱的目的。

3 银行应用区块链所面临的挑战

虽然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前景广泛,但是很多应用场景仍然处于概念阶段,离真正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是国家制度的制约。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特点,中心机构,如监管机构的作用被大大弱化了,这给现有监管体系带来了挑战。比如,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盛行,游离于国家货币系统之外,可能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此外,法律监管部门对新事物的认识常常比较落后,相关法律条款的出台需要经过层层修改和审批,这导致技术已经盛行而规章制度还未跟上的局面,当前市场中区块链的活动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护,例如現在已经有多个传销机构打着区块链的旗号拉下线拉人头,给市场和用户带来了风行。

其次,银行若想在现有系统中整合进区块链技术,将花费较大成本。通常在考虑是否要采用一项新技术时,银行不仅要考虑这项技术能否带来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是否能过监管那一关,同时还要结合传统银行业基础设施,这势必增加了成本。

最后,区块链的运用将会挤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间业务是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帮助银行与客户在多个业务中展开合作,且以第三方身份解决交易双方的信任危机。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让交易中的任何一方可以公平地获取各种信息,使得中间业务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另外,中间业务空间压缩也会减少此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业务环节,使得银行某些岗位工作人员被淘汰。这使得银行需谨慎考虑区块链的应用。

4 结论

随着区块链的发展以及其与金融业的强匹配属性,未来在商业银行中应用区块链将是大势所趋。在积极应用区块链的同时也应注意,区块链的技术还不成熟,数字货币发展至今,丢失和失窃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打击了市场对这项技术的信心。此外,区块链缺少可以被广泛使用的程序,在推广和普及上,普通民众仍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较高的技术门槛可能降低市场主体对区块链应用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参考文献

[1]冯驯.商业银行区块链技术应用分析建议[J].时代金融,2018(9).

[2]石丹,郝彦鹏.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场景探索[J].金融电子化,2016(9):46-48.

[3]杨雷,赵开山.积极探索、稳妥布局——工商银行区块链技术应用探索及实践[J].中国金融电脑,2017(3):32-33.

猜你喜欢
区块链银行应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存梦银行”破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