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外阅读

2018-09-28 10:37王艳红
东方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学段课外阅读读书

王艳红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基本阅读能力的形成,除了得法于课内,更应得益于课外。因此,只有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由一本教科书的学习带动几本、几十本乃至几百本优秀课外读物的主动阅读,才能使小学生的阅读量得以大大丰富和扩展,阅读能力得以充分锻炼和提高,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小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如何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得实效呢?

一、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营造一种浓厚的小学生读书环境和氛围。

1、营造书香校园,推进课外阅读。

本学期我校大力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我们为了使课外阅读开展的扎实有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进行。我们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本着“一切为了读者”的基本原则,“以用为主”,“主动服务”,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广泛实行开架借阅,大范围开展互借、预约借书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让小学生可以天天到阅览室,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人找到了书,书找到了人,藏书的价值得到成倍的体现。此外,我校因地制宜,根据名人传记类、童话寓言类、科普读物类、文学艺术类等类别确定小学生课外基本阅读量,发放了各年段阅读的书目,使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阅读有的放矢地有序进行。全校28个班级轰轰烈烈开展了“读书月”活动,推出淘书活动,部分家长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赞同,收效很好。班级读书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

2、家长应帮助和指导子女买书、藏书、读书。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个体的无意识行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举一国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受益的首先是孩子,又不仅是孩子,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3、社会要关心和引导小学生的读书活动。目前,新课程改革工作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乐学、愿学?这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的大事。如果学生在课余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机会。社会是否能够提供孩子们在课余活动的广阔空间与和谐健康环境,是否能提供足够的适应孩子们身心发展特点和要求的设施?只有认真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家长才能放心,学生才能真正地健康成长。由此看来,小学生读书,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家庭的熏陶,而且需要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关心和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康有益的书刊,丰富多彩的科普读物,大型的读书宣传活动等等,营造一股浓浓的读书氛围。比如居委会也可以做出表率,为学生阅览开绿灯,街道阅览室暑期为孩子们免费开放,让孩子们与书为伴,与书交朋友。

二、有效地循序渐进地实施和引导。

1、自由开放式地阅读。

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如果孩子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如果翻动了书本的三页,还不能吸引住孩子的目光,那就不能责怪孩子,那只能是书本身的问题了。如果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如果一旦孩子被吸引住了,你会发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就算你想阻断也是阻断不了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我们的课堂上会有那么几个躲在书桌后面“冒险”的阅读者。比较折衷的办法是:教师开列书目与孩子自由选择相结合。比如我现在带的是低年段,我就开列低年段适合的书目,比如带拼音读物,童话,幽默小笑话,篇幅短小的故事等,小学第一学段是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是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是不少于100万字。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量有增有减;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段的阅读总量也可作前后的调整。阅读量,还应该包括对于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阅读的次数。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第二次阅读与第一次阅读相比,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的解读就会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特别好的作品,一定要改变一次性阅读的习惯,多读几遍,钻得深,悟得透,才能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运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

2、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倡作摘抄,写读后感,但不能强求。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成为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当然,课外阅读并不排斥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这是一朵娇艳恶毒的罂粟花;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阅读后的表现,当然这得先问问孩子们是否愿意,是否有这样的冲动和兴趣。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当然可以让孩子们写写读后感,做做摘录,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等。

3、珍视孩子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

这是一个很现实很严峻的问题,因为阅读总有体验,我们必须要面对。体验的不公正遭遇是会影响阅读的动机的,我们一定得谨慎,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例如,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友情,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我们要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孩子通过课外阅读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对阅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的。例如,阅读了《哈利·波特》以后,有的孩子喜欢手持一根小棒指指点点,有的孩子变得喜欢沉思,有的孩子会聚在一起热烈的交谈书中的情结,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切都是孩子阅读后的兴奋溢于言表,激情真实流露,冲动难于自抑的表现。小孩子都做过“过家家”的游戏,这不也是他们阅读了生活这本大书以后的一种表现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远方,我们老师和家长带学生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如果我们想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首先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有效地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帮助他们从学习热爱读书和怎样读书开始。

猜你喜欢
学段课外阅读读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们一起读书吧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