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卑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2018-09-28 10:36李驰
东方教育 2018年23期

李驰

摘要:每个学生都有好胜之心,关键是要利用好,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想办法,让学生走出自卑,树立自信。

关键词:学会赞美;持续保护;强化信心

对于学生来说,自信,就是在学习上不服输,不甘人后,奋力向前。儿童天生就有好胜心,利用好,对学生的成长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走进学校后,有些学生的自信心往往会消失,不够强烈。原因是上学后,家长的要求高了,紧盯着分数,分数代表着一切,教育方法也随之改变。孩子的心是敏感的,脆弱的,他们也想学好,但是考不出好成绩,回家会受责怪,他们心里充满了恐惧,慢慢地对学习就产生了厌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信心就悄悄地消失了。

一、学会赞美,走出自卑

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不吝啬自己的赏识与赞美。他们对班上自卑的同学,绝不会用责怪的语气,而会给学生慢慢成长的机会,给学生犯错的机会,让学生的自信心慢慢建立起来。有时一些“你很有创意”、“你想得真周到”、“这个问题你想得与众不同”之类的肯定,就足以让学生高兴一天。自信,往往是从别人的肯定开始的,自信心就是这样在赞美中树起来。

我在刚接手一个班的时候,有一位家长特意找到我,说他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字都写不好,对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我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该学生已经习惯了别人甚至是亲人对他的否定,他一直在别人的“差评”中生活。我决定对学生进行家访。检查他的作业,与他面对面地讲解,并表扬他的字虽然写得不是很工整,但错别字很少,说明他记忆力很好且很有写字的天赋。家长与孩子对我的话都感到意外与振奋。学生的母亲在事后告诉我孩子的变化:“我和孩子还真的发现,孩子的记忆力是不错。孩子现在都阳光了很多。”我专门从让学生认真写好作业入手,还在班上张贴他写得端正的作业,让同学感受他的进步,培养他的自信心。逐渐地,学生从自卑中走了出来。

二、树立自信,持续保护

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会有反复。学生刚刚从自卑中走出来,如果保护不当,往往又会重回自卑,甚至比之前情况更糟糕。

保护,首先是语言上的保护。既然赞美可让学生走出自卑,那否定就会让学生重回自卑,“你真笨”,“这件事都做得不好”等指责性、否定性的话语就不能用。学生自信心初步建立起来,就像一棵小苗正像迎着阳光成长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恶劣的天气,而是和风细雨。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肥料,雨露,更充足的阳光。对学生而言,是让他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肯定,从胜利走向胜利。

有一位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班中的几名学困生熟记生字。在听写生字词时,采用一课分三次听写的方法。给予学生指定的生词,足够的“备听写”时间,学生自然记得牢。在这样的听写中,他们获得的是顺利,或者说是胜利。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随着学生的进步,这位教师逐渐地加大难度,由一课三听写改为一课两听写直至与别的同学一样一课一听写。学生在这一渐进过程中,是漫长的,是螺旋前进的,虽然有失败,但这位教师总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以鼓励。结果,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遣词造句能力逐渐提高。这就是因为学生在识字这一个点上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提高语文成绩的突破口。

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得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有的老师在辅导学生时,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对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或没有注意一些细节问题。让学生看不到自己进步的点滴。比如,学生有一点进步了,本来是好事,要及时的肯定,有的老师却加了一句“但是这里还是做得不好,怎么搞的”,这对保护自信心是起反作用的。

三、学会独立,强化自信

不够自信的学生,往往独立能力差,依赖性强。一棵小树长到一定程度,风雨到来时就不用树起支架保护了,需要的是自己面对风雨。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后,要强化自信,巩固自信。要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上的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的学习困难的过程中,体现到独立完成的成功快乐。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请别人回答,这是很常见的事,对于这种问,最好不要輕易地满足,否则,就是培养学生的惰性,增加了学生的依赖性。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启发学生学会猎取,学会消化,学会吸收,变“学会”为“会学”;孩子会学习了,就不用什么都问家长,问老师,问同学,因为他自己学会了独立思考,自信自己能得到答案。

在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得以加强后,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检的习惯与能力,在学习上,学会回顾做题的过程,检查正误,在与同学交往上,要回顾事情的经过,纠正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从而减少一出现问题就依赖老师家长解决的习惯,在不断地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就得以加强。

成绩不好的同学,往往是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信心往往树立不起来,更谈不起保护与强化了。习惯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时,往往是注入式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自己的主观强动性。我们要改这种教育方式为“让学生自己养成习惯”。教师给他们适当的提出要求,合适的目标,少问经过,只问结果,让他们独立去完成。比如,给他们准备一个错题本,要求他及时把错题抄在本子上,老师定期检查;给他们一个每人一张背书表,什么时候背。找谁背。用什么方法背,学生自己解决让他们及时把背书的情况填上去,老师定期检查……任务下来了,而这些任务往往是需要学生自己定量、独立完成的,不能再依赖别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自卑,往往是因为我们不用心去赞赏他们的优点,或不经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只要老师在平时多用心,多想方法,学生的自信心是不难树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