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概念的引入方法

2018-09-28 10:36韦文群
东方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三角形概念数学

韦文群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都占有重要比例。数学的理论抽象,概念的引入是教学的第一步。总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概念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取得成效的重要动力。而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 何选择方法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教学概念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所选取的教学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引入策略是否有效必须保证以下三点:首先,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这是前提条件;其次,这些策略能够唤起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回想起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和方面与数学相联系;再次,应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体现概念的关键属性,为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一、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 在上课伊始,教学注重设置情境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教学方法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尤其是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假若没有教学技巧和教学工具的辅助,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不会很高。在概念中,我们可以把教学知识的重难点提前设置,留下悬念,在概念之初对相关知识留下印象

一、利用已有经验,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知。概念教学不仅要关注概念产生的背景,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积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概念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学习“三角形”时,因为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接触过形状是三角形的物体,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而且在低年级时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所以可以直接给学生呈现几个三角形和其他多边形,让学生找出三角形,继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类图形叫“三角形”,明确三角形都有两个角和三条边。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概念,便于沟通概念的前后联系,建构这类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现数学知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 、

二、联系实际生活引入概念

数学离不开生活。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形成的。因此,在教学归纳时,注意结合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概念,不仅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引力,而且更能使学生容易掌握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反比例时,如果照本宣科,直接引入,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掌握。相比之下,如果联系实际中的实例引入,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理解。例如可以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小强看一本120页的图书,他每天看8页,多少天看完?如果他每天看10页、15页呢?当同学们怀着好奇心算完时,教师及时提问思考:为什么同一本书,所用的天数不同呢?(因为每天看的页数不同。)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在页数相同的情况下每天看的页数和天数成什么关系?由学生的回答就引入反比例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举出与反比例有关的实例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三、联系实物原形引入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许多的概念是描述性的,如圆、角及直线的概念等等,对这样的概念结合实物原形,形象而充分地展示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适当地用语言加以概括描述,这样得出的概念就很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对概念的感知和理解就一目了然。如在引入直线的概念时,可以拿一把尺或一根拉直的线,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可适当点拨,让学生有自己的语言归纳直线的概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记忆。

四、通过比较方式引入概念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联系性很强的学科,每一个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于相应的系统中。在概念间存在差别的同时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学生往往不容易分清,把“比例”说成“比”。因此在学习“比例”这个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将“比”和“比例”的概念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比”表示两项相除,只有两项,而“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项,项数不同,这是它们的区别。联系:“比例”是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通过比较,就可以引出“比”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比”的概念。

五、通过旧知创设问题引入概念

“问题是启开智慧的门”。同样,在属性概念教学中,问题也是个好帮手,它能帮助吗启开新的概念。通过旧知搭桥铺路,创设问题引入新概念。这种方法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体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概念来设置问题:对边相等且平行,但四个角不是直角的是什么样的图形?这样设疑引起学生思考,就会很自然引入梯形的概念等。通过旧知引入新概念,可以促进去探索新知识。

六、从创设情景中引入概念。

在引入概念之前,老师要积极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到问题是真实的、具体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同学们,我们平时所见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学生会肯定地回答:“都是圆形的。”“方的行不行?”“那怎么行,方的怎么滚动啊?”“这样的行吗?”教师随手在黑 板上画一椭圆形问。“也不行,颠得厉害。”教师再问:“为什么圆的就行了呢?”当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板书:圆的认识。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话,就调动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以旧概念的复习引入新概念。

一个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概念系统中,处在与其它概念的相互联系中,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学习复杂概念之前,先学习更一般更简单的概念(即上位概念),以這个上位概念作为新概念的的先行组织者,联系学生已学过的有关概念来阐明新概念的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利用整除的概念阐明约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公约数与公倍数的概念中,再添上“最大”、“最小”的限制,而得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实践表明,用先前的一个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这样的既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又能使知识结构形成的更完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联系的思维方法,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概念的引入方法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和运用。

猜你喜欢
三角形概念数学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古代的时间概念
画一画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