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春拍精品录

2018-09-29 00:21阮富春
文物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成交率估价拍品

阮富春

3月中旬的纽约拍卖,历来被视为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开年第一拍,无论其行情涨跌,还是利好利空,都会波及随后的香港、东京、北京、伦敦、巴黎等市场的中国艺术品拍卖。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纽约春拍因缺少像藤田家族收藏的重量级藏品专拍,多少有些平淡。本季苏富比、佳士得和邦瀚斯三家公司的总成交额也未超过2亿美元,单件成交价超过百万美元的拍品仅22件:佛教艺术品7件、瓷器10件、青铜器1件、书画作品4件,未出现千万美元拍品,远不及去年春拍——千万美元拍品9件。

或许平淡才是真味。艺术精品从来不是大众消费品,而是稀缺资源。市场平淡,有利于收藏者沉潜下来品味艺术。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增速也慢下来了,步入一个理性、稳定的时期。理性、稳定,正是今年纽约春拍的基调。邦瀚斯、苏富比、佳士得三家公司的成交率、成交额基本呈现出了当前的市场状态,成交率均超过65%,多数场次成交率在70%以上。佛教艺术品、瓷器工艺品、中国书画三大板块行情稳定,未出现较大波动。参与拍卖的艺术品买家出价理性,超百万美元成交的高价艺术品多数在合理的范围内,有的甚至尚未达到坊间期望的价位。

佛教艺术品:藏传佛像理性领跑

或许是涉足佛教艺术的群体较为活跃,今年纽约春拍期间,相关资讯的传播速度、频率以及多样性比较突出,让人感觉佛教艺术的热度远高于其他门类。

有自媒体喊出“佛教艺术品:价值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口号,虽然不尽确切,但传达出了这类艺术品当前的人气和行情热度。

事实上,佛教艺术品的价值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时代,可远追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大量的石造像、铜造像被盗劫、贩卖到欧美、日本时,国际市场已认可其价值。

对佛教艺术品价值认可、研究、收藏起步最晚的,反而是中国市场。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斯比尔曼收藏佛教艺术专拍前,中国内地市场虽也有过佛教艺术专场拍卖,出现少数几位重要的收藏家,但尚未真正形成佛教艺术专题收藏的概念。当前活跃于市场上的行家、藏家,八成以上起步于21世纪,特别是2006年以后。蓦然间我们才发现,精美上乘的佛教艺术品大量流失在海外,规划建立一定规模的收藏体系,需要远赴欧美、日本等地区寻访。内地随后兴起的佛教艺术专场拍卖,相当数量的拍品源自海外。

中国收藏者介入佛教艺术只能算是后起新秀,急速增长的收藏人群,以及所携带的投资资金,刺激着以纽约、伦敦等国际艺术品拍卖中心将其设为常规专场,吸引中国买家参与。

本季纽约邦瀚斯、苏富比、佳士得三家公司推出6场佛教艺术拍卖,数量超过中国书画专场1倍,仅次于瓷器工艺品的7个专场,可见拍卖公司对佛教艺术的重视程度。价超百万美元的拍品中,佛教艺术品的7件之数仅次于瓷器的10件。尼泊尔和中国西藏地区造像精品高价迭出,明清宫廷造像行情平稳,最贵的单件佛造像为北京藏家邢继柱竞得,为中国藏家提振了信心。

邦瀚斯:尼泊尔造像精品受追捧

3月19-20日,邦瀚斯以两场佛教艺术专拍率先拉开今年纽约春拍的大幕。第一场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品拍卖,120件标的拍出78件,成交率65%,12件成交价超过10万美元,其中2件价超百万美元。13-14世纪尼泊尔西部的卡萨玛拉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图一),以139.25万美元首破百万美元大关。此像被行内人士誉为来自“遗失在历史中的帝国”——卡萨玛拉(Khasa Malla)帝国的遗珍,专家断代为13-14世纪卡萨玛拉帝国末期之作,造像身体丰满、四肢圆润,面部五官雕刻细致,手背关节刻画清晰,右手施触地印,左手施禅定印,服饰边缘的稻谷纹饰,莲座上铸联珠纹下铸花卉狮子纹,莲座后部施红彩,尼泊尔西部造像风格典型。

1430年西藏中部铭“索南坚赞之作”的铜鎏金十一面千手观音像(图二),1968年以来收藏著录清晰,拍至121.25万美元。此像融合十一面、千手两种观音造型于一体,主尊双手合十,其余手作施予印,每只手掌掌心都铸有慧眼,铸造精细,鎏金华丽,衣饰复杂。

8-9世纪斯瓦特地区的错银毗卢遮那佛铜像(图三),属于如今市场上较受追捧的高古造像一类,估45万至65万美元,拍至73.25万美元。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位居五方佛的中央,功在去“痴”,此像错银眼,狮子莲花座等铸造工艺具斯瓦特地区的典型造像风格。此像1962年以来出版、展览不断,被国际著名西藏艺术研究专家乌尔里希·冯·施罗德(Ulrich von Schroeder)收入《印度与西藏的铜造像》(Indo-Tibetan Bronzes) —书。

38件慈心阁(Maitri Collection)收藏的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品拍出28件,成交率88%,成交额约390万美元,单件成交均价超过10万美元,是本季行情最好的一个专场,28件成交品有11件价超10万美元。此专场在行内有着较高的美溢度,拍品多数收藏传承清晰可查,尤其以尼泊尔造像具代表性,从李察维时期到马拉王朝均有精品之作。一开场上拍的8件尼泊尔造像精品即高价成交5件:13-14世纪尼泊尔铜鎏金十二臂文殊菩萨像(图四),精细的雕刻工艺展现了尼泊尔纽瓦尔艺术家高超的铸造技术,估25万至35万美元,拍至67.25万美元,同类型的造像市场少见;经Spink & Son Ltd.以及John Eskenazi Ltd.收藏的14世纪尼泊尔绿度母铜像拍至37.25万美元;1977年以来至少被收入6种以上重要著作的14世纪尼泊尔铜鎏金弥勒菩萨立像(图五),先后5位欧美著名收藏家经手,此次以46.85万美元拍出;同样有显赫收藏传承的U世纪尼泊尔-西藏铜鎏金不空成就佛坐像,拍至37.2万美元;12世纪印度南部塔米尔地区朱罗王朝的青铜舞姿奎师那像(图六),私人收藏并不多见,称得上是朱罗王朝时期的大师之作,身姿优美,拍至49.25万美元。

苏富比:佛教艺术品种类丰富

本季苏富比佛教艺术拍卖表现强势,一举推出3个专场,成交额超过1500万美元。3月20日上午率先开槌的“明·朝曦”专场,上拍一尊“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图七),估40万至60万美元,拍至133.5万美元。此像由美国私人珍藏40余年,首次现身拍场。永宣造像被中国藏家誉为明代宫廷造像的典范之作,早已是佛教艺术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对象,典型风格的带款永宣造像数量有限,施罗德(Ulrich von Schroeder)在其名作《印度与西藏的铜佛像》一书中指出,西藏寺院收藏有45尊永乐年施款造像,此说虽然值得商榷,但可见其数量之少。稀少的存量及其造型、工艺的经典性,使这类宫廷造像在中国市场具有较高的人气,宫廷品位被中国藏家视为顶级收藏,价位始终维持在高端。同场上拍的明永乐刺绣金刚萨埵唐卡(图八),49.5万美元的价位卖的也是永乐宫廷的概念,以单线绣金刚萨埵与般若佛母双修像,金刚萨埵为藏传萨迦、噶玛两派教义尊奉的本初佛,唐卡上下两端绣金刚萨埵百字明。

4件静雅堂收藏的中国佛教早期石造像拍出3件,成交额303.3万美元。这批石像出自20世纪早期山中商会、有邻馆、戴润斋的贩卖。东魏兴和三年黄花石雕佛七尊像(图九)拍得133.5万美元,刻有“张晖綦为母孙胜造像一樞兴和三年十二月四日”铭款,1924年由山中商会贩卖,后流入台湾市场。北齐石灰石雕菩萨立像(图十)拍至85.5万美元,此像经有邻馆创始人藤井善助收藏,还被松原三郎收人其代表作《中国佛教雕刻》一书之中。隋代石灰石雕观音首像(图十一)由山中商会贩卖,后归台湾蔡辰男收藏,拍至84.3万美元。由于中国内地市场不能交易这类高古石造像,限制了内地买家的购买热情,致使大量在海外市场出现的石造像最终仍然由海外收藏投资者购买,行情较为稳定。

“理查德·R与玛格达莱娜·恩斯特伉俪收藏喜马拉雅艺术”唐卡专场,是近年少见的一场高水准唐卡专拍,汇集恩斯特夫妇收藏的12-18世紀唐卡88件,成交68件,成交率77.27%,成交额517.39万美元。理查德·恩斯特199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收藏的建立始于1968年,50年来专注于西藏、尼泊尔佛教、苯教绘画作品。此次8件西藏唐卡、2件尼泊尔唐卡成交价超过10万美元,其中6件价超30万美元。17-18世纪尼泊尔十万佛塔博巴(图十二)以超估价两倍有余的56.7万美元成交。约1570年的西藏五尊曼荼罗唐卡(图十三)51.9万美元的成交价,超估价1倍。13世纪西藏早期佛教上师唐卡(图十四),被行内人认为是“现存最大型的早期西藏肖像之一”,有着较高的美誉度,估80万至120万美元,然而仅拍至49.5万美元。估价60万美元至80万美元的西藏约1225年的噶举派四上师唐卡,拍至36.5万美元。估价50万至70万美元的西藏约1570年时轮金刚曼荼罗唐卡,也仅拍至35万美元。18世纪西藏/不丹班智达相莲花生大士唐卡估10万至15万美元,拍至31.25万美元,是此场中少见的溢价拍卖现象。

其实,这场唐卡专拍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估价过高影响了买家的积极性,多数成交品低于估价,或者在估价范围内成交,两件估价高达70万至90万美元的15世纪西藏密集金刚唐卡、独雄大威德金刚唐卡,悉数流拍,说明当前唐卡拍卖的行情正在调整阶段。

常规的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品专场,68件标的流拍11件,成交率83.82%,57件拍得691.13万美元。9件印度、西藏地区的石、铜造像价超10万美元,其中2件价超百万美元。西藏地区铜鎏金造像引领专场行情,9件价超10万美元的拍品中,5件出自西藏地区。全场39件价超1万美元的拍品中,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艺术品超过23件。13世纪西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图十五),估150万至200万美元,

拍至163.5万美元,紧贴最低估价成交,显然行内人士对这类造像的高估价有着理性的判断,这种理性在本季佛教艺术拍卖中非常突出。

14世纪西藏丹萨替风格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图十六)的成交情况亦如此,估80万至120万美元,成交价97.5万美元。估价略低于行市的造像,反而受到买家的争抢,拍出高价。约15世纪西藏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估6万至8万美元,拍至18.75万美元。明清宫廷造像仍然是热点,清乾隆汉藏风格铜鎏金大威德金刚像(图十七),估25万至35万美元,受到买家的追捧,拍至59.1万美元。

印度早期造像精品少见,源自意大利私人收藏的2-3世纪犍陀罗片岩释迦牟尼佛立像(图十八),2004年纽约苏富比曾交易一次,此次估100万至150万美元,拍至109.5万美元,落槌价格甚至不及最低估价。可见高估价造像的价格上行确实有不小的阻力。

佳士得:单件西藏造像价格创季度新高

3月21日的佳士得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专场,53件标的成交39件,成交率73.58%,成交额652.8万美元,7件标的价超10万美元,其中1件西藏造像价超百万美元。大约于1400年西藏铸造的嵌银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图十九),估100万至200万美元,拍至361.25万美元,由北京收藏家邢继柱先生竞得。此像20世纪90年代曾现身香港收藏市场,2001年3月21日被纽约佳士得拍卖。造像具有浓郁的尼泊尔-西藏风格,被行内人士誉为市场上出现的14世纪尼泊尔-西藏风格造像的代表性作品,造像百衲衣上以错银技术的联珠纹表现袈裟衣襟和布片之间的缝线,写实性强,是当时尼藏风格典型的创新技法,佛像正背面均以精工制作。具有类似时代风格的一尊释迦牟尼像,2017年5月31日曾被香港佳士得拍卖,当时从1300万港币起拍,以5094万港币交割。显然邢继柱捡了一个漏。这尊坐像是今年纽约春拍中单件成交价格最高的佛教艺术品。

印度造像行情持续向好,此场拍卖中早期印度造像独树一帜,上拍量、成交量都远超藏传佛教造像,尤以黑石造像表现突出。印度东北部帕拉王朝时期的黑石屠牛魔形难近母像(图二十),20世纪70年代以来收藏交易清晰可查,以91.25万美元成交。11-12世纪印度中西部的黑石毗湿奴立像(图二十一),拍至42.05万美元。曾经安思远(RobertH.Ellsworth)收藏过的 14—15世纪印度南部塔米尔纳德邦毗奢耶那伽罗王朝雪山神女铜像(图二十二),拍至30万美元。

瓷器工艺品:宋代黑釉茶碗续写辉煌

本季纽约春拍中国瓷器工艺品板块的热点集中于宋代名窑瓷器、清三代官窑瓷器方面,佳士得的临宇山人珍藏宋瓷专场,苏富比的明清宫廷瓷器精品,以及少量青铜器、清代硬木家具成为买家争抢的目标。

收藏传承清晰的宋代定窑黑釉鹧鸪斑碗,传世孤品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清康熙五彩叩马阻兵图大棒槌瓶,著录权威的明成化青花缠枝花莲瓣口瓶,一系列传世名瓷的高价成交,上演了一场名瓷换手潮,成为本季拍卖的主要看点。尽管缺少价超千万美元的高价品,但数量可观的传承清晰品集中上拍,对收藏投资者来说,可谓接触名家名藏的难得机遇。

佳士得宋瓷专场再掀热浪

佳士得瓷雜板块推出3场拍卖,300件成交品收获3230余万美元,是本季这一板块成交额最高的公司,平均成交率超过80%。临宇山人珍藏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碗以421.25万美元创造了本季器物类的最高价格,此专场的高品质瓷器也注定会成为高古瓷收藏经典性案例。

3月22日上拍的“澄园山房珍藏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37件标的拍出28件,成交率75.68%,成交额210.71万美元。成交19件明代、清代、民国瓷器,4件清代玉器,3件明清漆器,1件清代铜胎画珐琅器,1件明代铜佛像。18世纪青花蓝地白花海水云龙纹梅瓶(图一)以73.25万美元成交,梅瓶蓝地留白刻划龙纹、云纹、海水纹的装饰技法,费工费时,在传世清代中期青花瓷中并不常见,这应是价超估价数倍的缘由。六字楷款的清乾隆剔彩“春寿”长方倭角盘拍至23.75万美元(图二),“春寿”纹是乾隆朝剔彩漆器、珐琅器的经典纹饰,因寓意吉祥在中国市场一直受欢迎,此盘2008年5月在香港以102.75万港币拍出,十年间上涨10万美元。

“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第三场专拍续写辉煌,仅1件流拍,成交率97.62%,41件成交品拍得1283.28万美元,全场仅2件在估价内成交,39件成交价超过估价上限,有的高达数倍。

此前,2015年在香港拍卖的临宇山人珍藏首场专拍中,36件流拍5件,成交额4862.63万港币,成交率86.11%;2016年纽约第二场临宇山人珍藏拍卖,28件成交27件,成交额1840.6万美元,南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碗拍至1170万美元。三次上拍瓷器106件,收获3883.99万美元。

临宇山人即日本藏家富田雅孝(Masataka Tomita),20世纪70年代涉足中国瓷器收藏,坊间传闻日本古董店千秋庭主人大岛太太是其经纪人和顾问。其收藏注重有来源的宋至明代各大名窑的精品之作,据传他收藏的150件藏品几乎均流传有绪,不少源自龙泉堂、壶中居、千秋庭、仇炎之、Lally、埃斯卡纳齐(Eskenazi)、万野美术馆、安宅家族、白鹤美术馆、出光美术馆等重要机构和名家收藏,藏品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传奇故事。

这场拍卖因拍品来源可追溯,被誉为高古陶瓷收藏的标杆性样本。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碗(图三)因斑纹漂亮,被行内人士誉为“天外飞仙”而爆红,最终拍至421.25万美元。此碗经班氏夫妇(Eugene Bernat)、万野美术馆、千秋庭收藏,曾两度在拍场上拍卖:1980年在纽约苏富比以40万美元成交;2002年10月在香港佳士得,富田雅孝于以1239.41万港币竞得。16年价格翻了一番。拍后坊间众说纷纭:一部分行家认为价格不贵,买家捡了漏;有行家认为其有“三条冲线、底足有磕、有窑粘,施釉不均匀”,“烧制窑温偏低”,制约了价格冲高;也有观点认为“其窑口当为当阳峪窑,而非定窑”。如果单纯从投资的角度看,此碗这次的增值幅度的确有限,16年1倍的增值率,如果除去通胀,仅仅与中国内地的银行储蓄利润相当,远不及期货、股票、黄金、房产的投资回报率。然而,收藏毕竟不能等同于投资。

专拍一开场,青釉色泽透亮、纹饰刻划简练的北宋耀州窑刻芙蓉纹碗(图四),就从3万拍至37.25万美元,超最高估价数倍。安宅家族旧藏的北宋-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小口瓶(图五),是磁州窑小口矮形梅瓶的经典造型,瓶腹所绘鱼藻纹在磁州窑此类梅瓶中极为少见,拍至175.25万美元。南宋龙泉窑仿官釉贯耳壶(图六)器形仿自商代青铜壶,以线条简化了青铜壶的复杂装饰,显示了宋代简约的造型特点,此件非全品相,估4万至6万美元,也拍至109.25万美元,超最高价16倍有余。元-明初的“五”字款钧窑玫瑰紫釉鼓钉洗(图七),估15万至20万美元,拍至58.85万美元。

3月22-23日的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348件标的成交231件,成交率66.09%,成交额1742.79万美元,是本季单场成交额最高的专场。40件成交价格超过10万美元,其中2件家具、1件瓷器价超百万美元:17-18世纪黄花梨六柱架子床(图八)193.25万美元,17-18世纪黄花梨梨方角柜一对(图九)133.25万美元,六字篆款清乾隆粉青釉刻拐子龙纹赏瓶(图十)121.25万美元。清代黄花梨家具有着相对稳定的经营、收藏群体,国内外市场的行情差距较小。

全场成交数量最多的仍是瓷器,达百余件,清三代瓷器是重头。青铜器、佛像、龙袍均有精品高价成交。26件成交的青铜器、铜器中,源自香港名家旧藏的西周中期青铜龙纹蠱(图十一)拍至73.25万美元。19件家具、11件纺织类成交品中,以约瑟·史迪威将军(General Joseph W.Stilwell)收藏的清嘉庆御制缂丝金龙十二章龙袍(图十二)价格最高,达75.65万美元。9件成交的佛像中,英国私人藏17-18世纪金漆木雕释迦牟尼佛坐像(图十三)成交价达68.45万美元。瓷杂专场涵盖的品类丰富,收藏来源可靠、品相上乘品之外,偶尔出现的尚未被人认识其价值的拍品,对参与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苏富比明清宫廷瓷器价格冲高

苏富比本季瓷杂板块推出4场拍卖,其中两场为私人收藏专拍,总成交额近3100万美元,平均成交率超过70%,明清宫廷瓷器表现优异,特别是明代宣德、成化以及清代康熙、乾隆宫廷瓷器精品行情涨幅明显,多数远超估价。

3月20日上午,“康熙:洁蕊堂珍藏”专场精选91件杰夫·史得门(Jeffrey P.Stamen)收藏的康熙瓷器,包括五彩、青花、斗彩、素三彩、青花地黄彩、矾红彩、釉里三彩、虎皮三彩、青花釉里红、豇豆红釉、青釉、红釉等常见的康熙经典釉彩品种。杰夫·史得门的康熙瓷器收藏时间超过30年,此次上拍品中不乏斗彩寿庆御瓷、神话故事图大瓶、浮雕纹花瓶、人物故事图青花及五彩瓷器等精品,为收藏投资者呈现了一个高水平的海外私人藏康熙瓷器的专题性样本。

本场拍出72件,成交率79.12%,成交额446.9万美元。7件价超10万美元,清康熙五彩叩马阻兵图大棒槌瓶(图十四)估40万至60万美元,拍至157.5万美元。此瓶由通运公司贩售,1913年收藏于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2005年3月30日在纽约佳士得拍至35.2万美元。瓶腹所绘“叩马阻兵”故事,源自《封神演义》,画面表现浩荡的周朝大军前往讨伐商纣王,孤竹国逸民伯夷、叔齐阻拦于道中,进谏周武王和姜子牙罢兵的故事,绘画精细,色彩艳丽。国内仅见类似的康熙青花器。清康熙斗彩仙女祝寿图八方花盆(图十五)尺寸硕大,色彩浓淡相宜,有行家考证烧制于康熙后期,应是为康熙帝七十万寿庆典所制,盆腹绘画的瑞兽、海浪、仙女笔法熟练,两岸故宫收藏有类似花盆。此次39.9万美元的成交价,刚过最低估价。专场上拍的五彩浮雕四仙图洗口尊、青花地黄彩赶珠云龙纹盘、豇豆红釉镗锣洗、釉里三彩湖山独钓图炉等拍品,价格均超估价数倍。

继去年3月首推明瓷专拍后,纽约苏富比今春的第二场“明:朝犧”成绩并不理想。14件拍品流拍5件,成交率64.29%,9件拍得939.45万美元。拍品以15世纪宫廷御制瓷器为主,两件瓷器价超百万美元:“大明宣德年制”款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图十六)极有可能是存世孤品,明代同类器仅见永乐款制品,估60万至80万美元,拍至313.5万美元。收录于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一书的明成化青花缠枝花莲瓣口瓶(图十七),此次以289.5万美元成交,拍前估100万至150万美元。估价过高的明永乐翠青釉盖罐流拍。

3月20日下午,“灵感:朱迪思及杰森·雷伯伉偭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90件标的流拍20件,成交率77.78%,70件拍得130.56万美元,2件标的价超10万美元。雷伯夫妇是美国当代艺术、设计名家,杰森是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朱迪思以手袋设计知名,其设计作品受明星与社会名流追捧,两人热衷于中国瓷器等艺术品的收藏。明历历青花用端形熏炉(图十八)估6万至8万美元,拍至32.5万美元,此类熏炉传世品中并不多见。一对源自英格兰威尔特郡放山居阿尔弗雷德·莫里森等名家旧藏的清乾隆粉彩锦堂富贵图大盖瓶(图十九),估25万至40万美元,拍至27.5万美元,对瓶是乾隆时期外销粉彩瓷精品,器型硕大。此系列收藏以外销产品为主,显然收藏者更注重器物的形制、纹饰的表现手法,这与国内收藏投资者较多看重宫廷制作的价值取向大相径庭。

3月21日上午,中国艺术品专场220件标的流拍50件,成交率77.27%,170件成交品拍得1580.63万美元,36件价超10万美元,其中3件价超百万美元。上拍的铜器、瓷器、玉器、家具、漆器等工艺品,以瓷器大宗。加拿大私人收藏的黄花梨家具,Ann及Gordon Getty坑俪收藏的清代瓷器,波特兰艺术博物馆旧藏品受关注。商代殷墟时期青铜饕餮纹卣(图二十)以193.5万美元成交,这件卣清末时为黄浚所藏,后转手安东·飞利浦博士(Dr.Phillips),早在1978年就进入拍场,经戴润斋、戴克成、Wahl-Rostagni等人收藏。稀缺的青铜器历来受市场追捧,此场收藏传承清晰的9件传世青铜器悉数成交。同场上拍的西周初青铜凤鸟纹卣、西周末青铜區、商末-西周初青铜饕餮兽面纹杖首成交价均在10万美元以上,凤鸟纹卣铸铭“卫作宝尊图二十一),拍至32.5万美元。青铜區(图二十二)铸铭“叔男父作为霍姬媵旅區其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邢”,清末以来递藏清晰,多次上拍,此次以16.25万美元拍出。

高价成交的瓷器、家具等工艺品多数为清三代制品。或许受叩马阻兵图大棒槌瓶的带动,Sidney T. Cook家族收藏的一对六字楷款清康熙五彩西厢记人物故事图仰钟式杯(图二十三)从10万至15万美元的估价,拍至115.5万美元,成为此季纽约溢价较高的拍品。康熙此类杯以五彩花神杯闻名,保存完整的成对人物纹饰杯精品不多见。六字篆款清乾隆粉青釉夔凤耳海棠式大瓶(图二十四)拍至123.9万美元,溢价3倍有余。旧金山Joe Yuey收藏的六字篆款清乾隆粉青釉如意纹六孔瓶(图二十五)以56.7万美元成交。这两件青釉瓶造型复杂,是乾隆朝新创烧的器形,算得上青釉瓷器中的代表性作品。

22件明清漆器、硬木家具成交15件,一对清代黄花梨雕如意纹圈椅(图二十六)拍至67.5万美元。21件佛教艺术品成交15件,收录于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的北魏正光二年铜鎏金观音立像(图二十七)拍至20.63万美元。

5件清代珠宝成交价均超过10万美元,清代慈禧太后御宝“鉴空衡平”水晶雕瑞兽钮方玺(图二十八)25万美元,清代金累丝凤凰镶东珠嫔朝冠顶(图二十九)47.1万美元。

清代瓷器工艺品卖点集中于宫廷制作上,特别是那些具有典型宫廷风格的艺术品,往往能拍出估价数倍的高价。

邦瀚斯低价快销

邦瀚斯本季率先开拍,瓷杂板块推出两场拍卖,一场常规拍卖及一场鼻烟壶,拍品估價走低价位路线,取得了不错的成交率。在精品征集困难的当下,精选有特点、受收藏投资者欢迎的中低价位拍品是非常务实的做法。

3月19日邦瀚斯上拍的中国工艺品与绘画专场,194件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等工艺品成交143件,成交率73.71%,7件早期青铜器、石造像、清代宫廷瓷器成交价格超过10万美元。全场基本以低估价拍品为主,半数成交品价格在1万美元以下。

六字篆款清乾隆粉青釉葫芦瓶带盖(图三十)拍至27.5万美元,超最低估价近四倍,这类清代乾隆时期的单色釉瓷器有着比较稳定的行情,品相完整者在中国市场很少低于百万元人民币成交。北魏石灰岩雕弥勒菩萨坐像(图三十一)拍至16.25万美元,超估价三倍有余。此像是日本人寺崎英成1941年前在上海、北京任职期间所得。美国巴尔的摩的收藏家米勒伉偭收藏的商代安阳青铜觚(图三十二)拍至13.75万美元。

来自美国辛辛那提的西尔万与菲思·戈尔登夫妇珍藏的鼻烟壶专场,117件拍出108件,成交率高达92.3%。6件标的价超1万美元,多数拍品价格为一两千美元。清代中期玉鼻烟壶较受欢迎,1758-1850年的白玉雕竹篓纹鼻烟壶(图三十三)拍至1.88万美元,1750-1850年的青黄玉留皮巧雕吉祥如意纹鼻烟壶(图三十四)拍至1.75万美元。在当代和田玉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有年代的和田玉的制品受到了玉器收藏投资者的重视,近几年价格走高。以鼻烟壶为类,珐琅鼻烟壶之外,数和田玉制品最受欢迎。

邦瀚斯近十年来致力于鼻烟壶、高古玉、佛教艺术专场的深耕细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品牌价值与日倶增,已经成为继苏富比、佳士得之后,拍卖中国艺术品的重要公司,其拍品估价平实,拍卖操作稳健,在业内颇受好评。

中国书画:张大千作品雄居榜首

纽约本季上拍的中国书画较弱,因缺少精品之作,行情平平,上拍量、成交额均不及瓷器工艺品。好在有几幅历代名家画作撑场,4件精品的成交价超百万美元。

邦瀚斯书画拍品仅46件。佳士得的书画专场成绩平平。苏富比的两场书画算是主要看点,总成交额超过2670万美元。

古书画方面,仍然是明清时期的名家之作领军,文徵明、王绂、王翬、周臣作品价格理想,均超百万美元。20世纪名家数张大千的画作行情坚挺,与中国市场相似:可靠的名家之作越来越少。张大千1968年创作的《卷去青霭望水天》横批,以655.04万美元的高价成为今春纽约最贵的中国艺术品。有趣的是,曾为张大千做饭的一位厨师徐敏琦,在1977-1979年间收藏了十余张张大千书写菜单,此次大约拍得116.88万美元,是否可以算史上最贵的菜单。

苏富比:张大千山水橫批夺魁

苏富比推出两场中国书画,成交额超过2670万美元,4件价超百万美元,是本季中国书画拍卖成交额最高的公司。

3月22日下午,76件邱氏家族珍藏的中国书画上拍,多是明代以来的名家书画作品,流拍18件,成交率76.32%,58件成交品拍得1328.12万美元,23件价超10万美元以上,其中1件价超百万美元。

林良、张灵、马守贞、恽寿平、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等画家的作品价格较高。张大千1968年创作于美国加州的《卷去青霭望水天》横批(图一),估120万至180万美元,拍至655.04万美元成交,创今春纽约的单件最高价格。此画署款:爰翁。戊申(1968)七月,五亭湖上制。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世界。邱永和、吴忠鍈的这批藏画收藏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加州地区,邱吴夫妇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长期生活于加州、洛杉矶、旧金山地区,与张大千、郎静山、溥儒、庄严、那志良、李霖灿、江兆申、黄君璧等名家有交往。此画长期被秘藏,从未公开展览、出版过。

私人收藏的林良画作真迹屈指可数,精品动辄百万

元以上。2010年12月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上拍一幅林良的《古木寒雀图》立轴,拍前并未看好,仅估3万至4万元,结果拍到了 336万元。此次苏富比上拍的林良《寒雪山鸡》立轴(图二),可誉为林良此类题材代表之作,颇受江兆申、叶公超、庄慕陵、吴爽秋、张大千等人好评,拍至38.7万美元,超估价3倍。同场上拍的林良《秋荷双凫》立轴(图三)以20万美元成交。

明代张灵所作《看耕图》立轴(图四),估16万至22万美元,拍至61.5万美元。张灵活跃于明代成化-正德年间(1470-1523),字梦晋,居苏州,与明四家之唐寅为邻,且交往密切。史料笔记言其家贫且嗜酒,性情中人,能画人物,也作山水,传世作品甚少。历年中国市场上出现张灵可靠作品不过数件而已,精品价过百万元。《看耕图》钤有那志良、李霖灿、百砚堂藏、朱氏观复阁珍藏印,收入《故宫季刊》《卡梅尔松果周报》,江兆申先生1967年题长跋,认为“梦晋画传世最少,复精好若是,则其可宝也”。

3月23日上午的中国书画专场,220件标的流拍66件,成交率70%,154件拍得1345.33万美元。27件周臣、沈周、文徵明、文彭、唐寅(款)、王原祁、伊秉绶、吴昌硕、曾国藩、张大千、溥儒、赵少昂、林风眠、傅抱石、吴冠中等人的作品成交价格在10万美元之上。“顾维钧严幼韵夫妇珍藏中国书画”和“李铸晋教授珍藏中国书画”两批藏品受关注。乔与海伦·戴理安夫妇收藏的周臣、文徵明、王翬三人的作品成交价超过百万美。周臣《闲步柳畔》镜心(图五)估10万至15万美元,拍至191.1万美元,算是海外拍场成交价最高的周臣作品,苏州职业画家周臣生活在明代成化至嘉靖年间,是明四家之唐寅、仇英之师,传世之作精者价格高达千万元。此画中景开阔,绘画细腻,所绘花卉细柳、人物、楼阁一丝不苟,兼工带写,为其精品之作。文徵明1556年作《书画赤壁图赋》手卷(图六)时已87岁高龄,画家自题画于“嘉靖丙辰中秋,倭平,书于停云馆中”,可视其晚年精品,自明代王榖祥、项元汴以降收藏传承清晰,估38万至58万美元,拍至109.5万美元。王翬的八开《山水》册(图七)估28万至38万美元,拍至133.5万美元。李铸晋收藏的赵少昂《水牛》镜片(图八),画意与题诗“一泓绿水歌劳止,片刻清凉解苦辛。喘月耕云明日事,牧童前岸笛声频”相得益彰,28.75万美元的成交价超估价近五倍。

佳士得:张大千菜单卖出百万美元

3月20日纽约佳士得中国书画专场154件标的,流拍35件,成交率77.27%,119件成交品拍得739.65万美元,表现平平。全場未见价超百万美元的成交品,22件价超10万美元的成交书画中,5件价格在50万美元之上。

大约宋元时期的一件无款《十六应真图》手卷(图九)以85.25万美元成交,价格紧贴80万美元的最低估价,显然并不理想。手卷上钤有赵孟頫的两方藏印“子昂收伏图书”,经王季迁题引首,买家显然看重的是后两者的价值。

罗家伦收藏的书画作品受到买家追捧:

估7万至13美元的无款《斗鸡图》立轴(图十),拍至68.45万美元,此画有万历癸卯(1603)谢道龄的题跋,以及狄平子等人的鉴赏印。著录于《清河书画妨》《六研斋二笔》《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壮陶阁书画录·卷三》等书的明代王绂《绝壁凝岚》立轴(图十一),拍至55.25万美元。

20世纪名家书画方面,张大千、齐白石、林风眠、于非闇等人的画作价格较高。

由溥儒题识的张大千1946年作《观世音菩萨》立轴(图十二)拍至58.85万美元,

张大千的厨师徐敏琦在1977-1979年间收藏的十余张张大千书写菜单(图十三)拍得116.88万美元,可谓史上最贵的菜单。

齐白石1945年作《集锦》镜框四幅(图十四)拍至55.25万美元。

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都是张大千作品成交价格亮丽,显示了张氏画作行倩的国际性,其画作精品屡屡创造数千万、上亿高价是有其市场基础的。

邦瀚斯:于非闇牡丹图受欢迎

邦瀚斯本季上拍的中国书画作品有限,仅在3月19日的中国工艺品及绘画专场中推出46件标的,拍出31件,于非闇的两件工笔重彩《牡丹图》立轴拍出高价,估价均为2.5万至4万美元,1948年的一幅红牡丹(图十五)拍至34.85万美元,1947年的一幅白牡丹拍至26.25万美元。

纽约上拍的中国书画体量有限,三家公司将古代、近现代甚至当代作品汇于一场,与中国市场细分专场的现象大有区别。从本季的情况来看,买家在追逐周臣、沈周、文徵明、文彭、王原祁、张大千之类的大家之作外,也不放过张灵、马守真等小名头画家,甚至无款的精良画作、名家菜单,在体现专业性的同时,对藏品趣味性的关注更值得点个赞。

猜你喜欢
成交率估价拍品
房地产估价中房地价值分配探讨
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成交价格的关联因素分析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年8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1960万吨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 年3 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92 万吨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8《富春山居图》:估价500亿的名画如何颠沛流离600年?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17年7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成交1308万吨
GB/T 18508—2014《城镇土地估价规程》标准更正启事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