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之声腔

2018-09-29 05:44王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声腔评剧中国戏曲

王爽

摘要:本文从评剧发展历史历程出发,结合历代评剧名家名段进行赏鉴分析点评,梳理了各评剧流派的声腔特点,重点对评剧声腔进行了探讨总结,对现代评剧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实现评剧事业的繁荣提供可参考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评剧;声腔;中国戏曲

评剧产生于上个世纪初,它是由冀东(河北)民间说唱的莲花落及东北民间的蹦蹦进化而来。从对口莲花落到平腔梆子戏(即落子)的“拆出”,评剧的声腔有一个飞跃。“拆出”类似现在的折子戏,再不是一个演员演众多的人物,而是一个人物由一个演员扮演。第一代评剧艺人,在莲花落和蹦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又从京剧、河北梆子借鉴本剧种需要的素材及板式,使评剧这一时期的唱腔较莲花落时期有一个大的发展。

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是个农民出身的剧作家。他多才多艺,既能演戏,又能导戏,又精通评剧的文武场(即鼓乐、打击乐),他的主要贡献是为评剧写了一百多出优秀剧目。剧本的内容丰富了,声腔也随之有个变化。当时对声腔改革贡献最大的有月明珠、金开芳等。他们根据剧情的需要,创造了评剧的慢板、垛板、摇板、锁板、留板、扣了迷子、哭头。评剧的搭调是成兆才先生创作的,缘于他的农闲上街时听到一户人家的妇女哭死去的丈夫,成先生根据哭的声调,为评剧剧中哭死的亲人写了一个音调,这就是后来评剧的搭调。

评剧的第一代男旦演员,大都是农民出身,评剧创造初期,他们半艺半农,就是农忙回家种地,农闲时集中一起跑码头唱戏。评剧的唱腔就产生于民间,初期有很浓的河北冀东的音调,后又传到东北,形成唐山落子和奉天落子两大派系。虽然地方的语音有差别,但特点都是观众熟悉、通俗易懂。许多优秀剧目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如《杜十娘》、《马寡妇开店》、《花为媒》等。有些著名唱段时至今日仍在传唱。

正是第一代演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唱腔,才把他们演出的剧目保留至今。这就是声腔在评剧艺术中的作用。有的人说,好演员、好唱腔、好剧本,才能使剧目保留下来,尤其是唱腔的魅力,更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白玉霜、爱连君、刘翠霞等为代表的女演员崛起,在继承先辈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对评剧的声腔进一步革新完善。白玉霜把评剧打到中国第一大都会上海,并且唱红了大上海,影响半个中国,这带动许多人加入到评剧改革的行列里来。

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在上海为评剧写出很有份量的评论文章,又亲自为白玉霜写作现代戏《海棠红》,在上海演出盛况空前。白玉霜又在该剧中,根据人物的需求,成功地运用了“反调”进一步丰富评剧声腔的板式。著名评剧艺术家爱莲君,在评剧的声腔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在她的演唱中,运用了疙瘩调。疙瘩调的出现,使评剧声腔的演唱技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建国后,新风霞、花淑兰的演唱艺术,都是在爱莲君的影响下形成的。刘翠霞的演唱高亢、激昂,她为评剧唱腔铿锵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出现的评剧三大派系(白派、爱派、刘派)被视为评剧史上的三大派。

评剧声腔真正地展现了评剧艺术魅力,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对文艺工作非常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专门设立了管理文艺的机构,投入大量的力、财力支持文艺事业的发展。

当时,沈阳评剧改革在音乐领域是全方位的,除了对唱腔进行革新外,又对以锣鼓曲牌为主的音乐也大胆的革新。程光华为《小女婿》谱写了江北民歌素材的前奏、间奏、描写气氛音乐,为剧终合唱组织了全新的小型民乐队,在全国影响极大。其中的“小河流水”已成为评剧的千古绝唱。

在沈阳的评剧舞台上,形成韩、花、筱三大派。三大派的特点、魅力主要区别于声腔上,韩派声腔的韵味纯厚,吐字清晰,旋律优美流畅;花派唱腔嘹亮、高亢,疙瘩腔运用地道;筱派唱腔更是深入人心,她把說唱艺术的节奏巧妙地运用到她的唱腔中来,她的重大贡献是为评剧创造了老旦行当。评剧的唱腔根基在于的它的语言,唱腔是口语化,因此唱腔很受群众欢迎。

中国评剧院的音乐家贺飞,在男腔改革中成绩卓越。传统评剧是男女唱同度,受生理条件的限制,男腔很简单,主要是生二板,是作为女角陪衬,男角不能担纲唱戏。贺飞发展许多男角演唱塌调,有的音上不去低走,他根据男演员的高度,创作了比女腔低四度的唱调。男性的著名演员也产生了,如马泰、魏荣元等。魏荣元的《秦香莲》老包唱段,马泰的《夺印》唱段,都为男腔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全国评剧声腔的情况,除了演员有新派、白派、韩派、花派、筱派、鲜派之外,根据全国评剧的发展形势看,我认为从总体讲,应分为北京、天津、沈阳三大派系,其它城市的声腔都是从属这三大派系的。这三大派系取决于主要演员的特点。北京是低弦低唱(弦定得低,唱腔高),天津是高弦高唱(弦定得高,唱腔也高),沈阳高弦低唱(弦定得高,唱腔旋律低),这就是目前我国评剧声腔的特点。

评剧声腔在建国后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到六十年代,评剧团遍及全国,南到昆明,西到新疆,有十多个省市有评剧专业表演团体,尤其河北省及东北三省,评剧团如雨后春笋一般,大、中、小城市都有。这就是评剧声腔的魅力,吸引了广大观众。当然评剧的唱法还不够科学,发声和运腔有待进一步研究。进入新世纪后,评剧的声腔也定会和时代同步,有一个大的发展与突破。

猜你喜欢
声腔评剧中国戏曲
评剧产业的特色文化版块发展模式探析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之声腔划分
苏剧音乐的曲调与声腔研究
浅析梆子声腔的当代发展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中国戏曲艺术之美
评剧《良宵》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