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史料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018-09-30 06:32姚惠民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史料历史教学

【摘 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史料回到“历史现场”,自主地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尽量地接近历史真相。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自己建构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史料;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3-0050-02

【作者简介】姚惠民,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江苏江阴,214401)教师,高级教师。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有“求异思维”,而是要求学生有个性的、独立的思考,帮助学生去反思习以为常的“固有”行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主体资格和人格尊严,激励他们自觉地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笔者结合具体的实践谈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补充相关史料,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

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用一些典型史料,适当延伸拓展,帮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厘清历史概念,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在讲到“宋代以后商业发展”时提及:“草市”更加普遍,早市、夜市昼夜相接。教材中只是简单一提,而根据已有的材料学生很难理解“草市”和“夜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除了讲清“草市”的概念以外,可以补充材料:《南齐书》中设“草市尉”说明“草市”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之后利用陆游的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草市”已经具备饮食服务设施。再呈现三则材料——唐代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送友游吴越》“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唐代诗人张籍《送南客》“夜市连铜柱,巢居属象州”。通过以上史料的补充呈现,学生在史料中了解了当时的情境,仿佛回到“历史现场”,而教学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例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教材讲到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以“德先生”“赛先生”为口号,高举“打倒孔家店”的旗帜,猛烈抨击封建儒家传统道德。以往讲到这里,学生在评价时容易认定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比较偏激。这时教师可将新文化运动领导者陈独秀的一段话语呈现给学生——陈独秀在《再答常乃德(古文与孔教)》文章中说过:“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为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发现:陈独秀批判儒学孔教,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儒学中的纲常名教,也并不是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价值,更不是全盘否定孔子。

二、对比呈现史料,引导学生客观理解历史事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客观史实与解释;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和准确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中去理解,予以同情性理解,不苛求古人。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讨论宋代理学与古代科学技术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给出两段材料。一段材料是李约瑟认为理学促进古代科技发展,就如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另一段材料是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他认为理学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让学生对比两段材料,客观理解宋代理学与古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三、比较鉴别史料,让学生在辩论中接近历史的真实

历史是过去的事实,具有不可逆性。我们要认识历史只有借助于现存的史料,广泛搜集、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接近历史的真实。在此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依据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鉴证知史、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例如,历史上人们对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对其失败原因的分析史学界观点众多。在课前,我们让学生广泛搜集史料,进行整理分析。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在对史料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历史认识。

有学生选择《宋史》中朱熹的一段评论,从“引用凶邪,排摈忠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中得出结论:朱熹认为王安石用人不当,祸国殃民,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

有学生从邓广铭的《王安石》中苏辙对王安石变法的一段评论“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认识到苏辙说王安石嫉富惠贫,打击富民,站在大地主阶级立场,青苗法损害富民利益,否定变法。

有学生从梁启超的《中国六大政治家·王荊公》中的文字“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提出梁启超推崇王安石变法,进一步认识到梁启超推崇的原因主要是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还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引用黄仁宇在《有感王安石变法》中的论述,肯定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具有一定前瞻性。该学生指出王安石变法以“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为指导,理财主要是生财,也就是扩大生产能力,而不是加重百姓的负担,以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稳定增长;变法中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通过法律和税收手段对工商业进行管理调控;王安石不仅重视“开源”, 还重视“节流”, 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均输法”“保甲法”等即为例证。王安石变法的财税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

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的史观,选择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同一历史事物,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只有具备了历史批判性思维,才能真正懂得所谓的“看法”都是别人的观点,才能用有力的史实反驳别人的主观臆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广泛收集有用的可信度高的史料,仔细甄别筛选,提高驾驭史料的能力,借助史料培养批判性思维。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史料历史教学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语多文体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